被限制的槟榔 古代移民的良药

一颗小小的槟榔,在1800年的漫长岁月中,推动了经济中心南移,见证了明清商业。吃槟榔为什么会上瘾?又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凤凰网美食出品

作者|冯毅 编辑|冯毅 策划|王振宇

据人民网报道,9月17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文称,自即日起,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尽管多年来,我国医学界、科普界对于限制槟榔宣传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在土耳其、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槟榔更是被认定为毒品,并在多个欧美国家禁售。但我国的槟榔市场却在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

目前,全国槟榔消费者有近一亿人。为了占领年轻消费者的心智,口味王等大型槟榔企业依靠赞助“湖南系”热播综艺,进行大肆宣传,试图将槟榔贴上“提神”、“时尚”、“潮流”等标签。2017年,槟榔品牌口味王冠名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喜乐会”,并在此后连续三年独家冠名湖南卫视春晚。2018年,又冠名芒果TV综艺《野生厨房》、深度合作了著名综艺《欢乐喜剧人5》《这就是街舞4》《这!就是灌篮3》今年7月,则赞助了《说唱听我的2》。并在年轻人中有广泛影响的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8、S9赛季,口味王分别于斗鱼、虎牙深度合作,直接冠名赛事。

而面对庞大的市场,有些地方政府对于槟榔的态度也引发了网友争议。今年5月,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发布《对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47号建议的答复》(简称《答复》)中表示,为确保槟榔产业的发展,将争取通过地方立法确定槟榔“地方特色产品”的定位。

在中国,槟榔用了1800多年,“走过”了从皇室贡品到平民消费,从移民良药到致癌物品的曲折道路。“中国人为酷爱槟榔?”“吃槟榔为什么上瘾?”搞明白这两个问题,就会明白国人对于槟榔的复杂感情。确实,如今“恶贯满盈”的槟榔,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是国家曲折发展与苦难的真实图鉴。

一颗槟榔子,半部中国史

槟榔产业在中国有着广大的市场。作为为四大南药之首,继香烟、酒和含咖啡因饮料后的第四大嗜好品,有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中国槟榔市场需求量103378.2吨,并仍以每年30%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地扩大。

但广受欢迎的槟榔,其实是舶来品。根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槟榔和槟榔文化的发源地,是在马来半岛和印尼群岛一带。而国人之所以能吃到槟榔,则要感谢对“外交”有着狂热执着的汉武帝。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征南粤,并将大量南方植物带回长安扶荔宫。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对此事都有记载。

自此槟榔在中国走起了“上层路线”。到了六朝时期,槟榔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中药。但其真正在中国历史上崭露头角,并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还要等到300年后的隋唐。

事情要从岭南说起。所谓岭南,泛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包括今广东、海南、广西和越南北部。唐代贞观至开元年间,福建也曾一度划入“岭南道”治下。隋唐时期,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地逐渐加速,中国南方,尤其是岭南地区,成为了中原王朝既陌生又好奇的地方。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口南下,开始对岭南进行开发。另一方面,由于相对落后,当时这些历史先行者们的生存环境,普遍比较堪忧。这时候,槟榔经过一番改头换面,成为了开发南方的重要物资。

之所以说生存环境堪忧,主要是因为岭南地区气温高、湿度大,加之当时建设落后,容易给各种疾病的传播提供土壤。由于古人科学知识不高,将南方各种疾病的发生,解释为“瘴毒”。最晚到隋代,随着对岭南接触的增多,“岭南瘴毒”的说法开始盛行。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记载:“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嶂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

中原王朝想要加速开发岭南,便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如何治疗“岭南瘴毒”、消除人民对瘴气的恐惧?

唐中后期,中医通过观察岭南人民的饮食习惯、防瘴理论,将“槟榔除瘴”带到了医学理论中。如王焘《外台秘要》记载:“山瘴疟方”中“凡跋涉江山、防诸瘴疠及蛊毒等,常服木香犀角丸方(含槟榔十分)”。到了唐朝末年,侯宁极更是在《药谱》中直接将槟榔称作“洗瘴丹”。自此,槟榔成为了中国人民开发大东南方的重要战略物资。经济重心的南移也有了技术保证。

在槟榔的帮助下,到宋代,岭南的开发越来越好,关于“岭南瘴毒”、“瘴毒恐惧”的记载开始明显的减少。但当年开发岭南时食用槟榔的习惯,则逐渐传播到了全国。在当时,食用槟榔,已经成为上到达官显贵,下到庶民百姓共同的爱好。到了明清时期,岭南地区早已开发的一片繁荣篇,不再是王朝“认知边缘”、“化外之地”。食用槟榔也彻底失去了药用功效,变成了一种食俗文化。

最后,抗日战争的爆发,又一次改变了槟榔。1937年,受到战争与日本侵略的影响,湘潭的槟榔原料来源受到了阻碍。商人们只能组织人力,到广东沦陷区接壤地带冒险采购。生逢乱世,商人讲究的是赚快钱。槟榔批发由论个数改为论斤卖。同时,其制作方法,也改为敞口、发糖、点卤、粘心。经过这番操作,槟榔一改传统石灰槟榔卤碱性太重,咀嚼起来满口起泡的缺点,变得香甜可口。这次技术革新,这为湖南湘潭槟榔接下来的广泛流行奠定了重要基础。

当然,除了曾经的“药用价值”和口味,槟榔之所以能在全国风靡,主要还是因为它具有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成瘾性。

复杂的成瘾性

首先,食用槟榔具有生理成瘾性。

槟榔中含有两种名叫槟榔碱和槟榔次碱的物质。作为精神活性物质,长期摄入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可塑性变化。突然停止使用,或者使用受体拮抗剂,机体会产生相应的戒断症状。这就是槟榔成瘾的生物学机制。

其次,槟榔还具有心理成瘾性,且成因不止一种。

吃槟榔时,咀嚼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令人成瘾的。依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婴儿在0-8个月的时候处在口欲期。此阶段婴儿的大部分时间专注于嘴巴里感觉,用嘴巴去认识事物,用吸吮与母亲建立安全感。此时过早断奶,或是过度打断婴儿的吸吮,会造成人的安全感缺失,造成吸吮或是咀嚼成瘾。

同时,由于人类早期对饥饿的恐惧,对食物的渴求早已刻在了基因中。不断咀嚼的动作,本身也可以给予心理安慰,满足并非人体生物上需求的进食假象。咀嚼的刺激又可以让人时刻感觉到自己,强化了存在感,降低焦虑。这些同样有可能造成咀嚼成瘾的问题。

除了咀嚼动作,吃槟榔时人体感受到的快感也是成瘾的原因。之前提到的槟榔碱,是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激动剂,具有拟交感神经的作用,能使人产生欣快感、舒适感等主观感受,并提高人的抗饥饿能力和耐力。槟榔碱还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增加内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释放。而槟榔次碱,则可以结合脑部的 γ - 氨基丁酸受体,发挥去抑制的生理作用,阻断 GABA 的神经抑制作用,令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具有类似抗抑郁的作用。咀嚼槟榔时,人获得这些刺激是如此的及时迅速,且获得成本低、时间短。相比于通过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快感,它不需要延迟满足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即时快感,也是造成槟榔成瘾的原因。

健康杀手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健康意识的提高,槟榔对健康的危害逐渐被重视。

首先,由于槟榔纤维粗硬,嚼食的过程中对牙齿的磨损很严重,还可能会刺伤牙龈或堵塞牙缝,造成牙龈的压迫而发炎。此外,经常咀嚼槟榔会让颞下颌关节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引起疼痛,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关节盘穿孔。

更重要的是,咀嚼时很容易引起黏膜病变,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再加上其中的槟榔碱生物碱的作用,就更增加了口腔癌的风险。早在2003年,世卫组织就把槟榔列为了“一类致癌物”,意思是它对人类的致癌性有着明确充分的科学证据。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方面,印度、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岛是口腔癌发病率最高的三个国家,也是槟榔消费非常盛行的国家。在中国,台湾和湖南是嚼槟榔最流行的两个地区,口腔癌的发生率也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得多。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分析了长沙5所医院2006~2016年就诊的口腔癌患者,发现槟榔导致的口腔癌人数在10年间增加了近20倍。《中国牙科研究杂志》调查的数据表明:2016年,长沙市与槟榔相关的口腔癌病例累计有8222例,整个湖南省约2.5万例。

目前,槟榔已经在土耳其、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被认定为毒品,在多个欧美国家禁售,就连上世纪20年代槟榔的主要生产国和消费国泰国,也在2012 年起完全禁止了槟榔的进口和销售。

2018年,槟榔巨头口味王集团前总裁陈义曾公开表示:“董事会定下的目标是下一个十年,将口味王发展成为千亿企业,紧接着还要走出国门,面向世界。”如今,在我国对槟榔的限制政策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不禁让人好奇,这个千亿目标能实现吗?

科学顾问:

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著名科普工作者云无心

心理咨询师黄硕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玟

参考资料:

瘴气、瘟疫与成瘾:地方社会变迁中槟榔食俗的传播与重构

张恩迅申玲玲

DOI:10.13370/j.cnki.fs.2021.01.010

嚼食槟榔的成瘾性:研究状况及可能机制

张微 兰燕 邓冰 严万森

DOI:10.13936/j.cnki.cjdd1992.2016.06.004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