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富邦基金收39万元税务罚单,财务总监此前缺乏公募财管经验

4月21日,企业预警通披露信息显示,方正富邦基金违反税收管理规定,存在不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行为,被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分局处以责令整改并罚款39.83万元的行政处罚。

图片来源:企业预警通

尽管罚款不足40万元,但这一处罚暴露了公司税务管理的疏漏。此次处罚的直接责任人系方正富邦基金财务总监邹小兵,而这位2024年2月刚刚履新的财务负责人,此前并无公募基金行业财务管理经验。

公开资料显示,邹小兵此前曾任平安银行总行计划部副经理,中国金币深圳经销中心人事、行政、市场负责人,深圳前海金融资产交易所机构业务部、产品部高级总监,平安理财市场营销部资深经理等职位,2023年9月加入方正富邦基金后,仅用3个月时间便从财务企划部负责人升任财务总监,2024年2月邹小兵接替向祖荣担任财务负责人时,其履历中未见财务管理专业背景或实践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处罚并非“方正系”首次遭遇税务合规问题。作为方正富邦基金的控股股东,方正证券近年来频繁因税务问题 “踩雷”,2024年10月,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福田区税务局公告显示,方正证券深圳梅林路营业部因增值税及城市维护建设税欠缴2.2万元被通报,尽管金额较小,但这是其两年内第二次因税务问题被监管点名。更早前的2023年,方正证券曾因两融业务收入未及时申报增值税,被深圳证监局出具警示函,涉及税款金额达146万元。频繁出现的税务合规漏洞,既反映出相关责任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也暴露出“方正系”在财务内控机制建设上的缺陷与不足。

方正富邦基金的管理层用人逻辑暗藏矛盾,这家管理规模超800亿元的公募机构,核心岗位却由“新手”担纲。从历史轨迹看,这种反专业主义的用人偏好似乎早有清晰脉络,现任总经理李长桥2017年从方正证券零售业务部“空降”履职,其职业生涯此前毫无公募基金产品管理经验,却在资本棋局中意外执掌这家中型基金公司的战略舵盘。

这种“外行主导”的治理模式,与公募行业对投研专业性、合规严谨性的本质要求形成剧烈冲突。在李长桥八年任期内,方正富邦基金累计净利润达-3422.87万元,呈现“规模扩张与效益倒挂”的畸形发展态势。据方正证券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方正富邦基金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同比下降2.26%,净利润骤降至0.26亿元,同比降幅高达42.53%,盈利能力较2023年已接近腰斩。

图片系方正富邦基金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情况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机构之家

在李长桥2017年履新初期,正值国内ETF市场爆发式增长阶段,李长桥随即提出方正富邦基金重点打造全谱系ETF产品矩阵的战略,然而7年时间过去,至2025年4月22日,方正富邦基金旗下五只ETF产品合计规模不足10亿元,且近半数产品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负,其中方正富邦中证科创创业50ETF自2021年成立以来亏损幅度高达-42.26%,在同类2849只基金中排名第2528位。

图片系方正富邦基金旗下ETF产品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具体到产品运作,李长桥的“外行”特质尤为明显。其曾管理的方正富邦创新动力混合基金在2020-2021年任职期间亏损29.95%,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5.88%,在全市场同行业1263只基金中位列倒数第一。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在李长桥接手前是一只年化回报18.69%的 “绩优基”,但在其任期内因重仓押注新能源车产业链导致净值遭遇“腰斩”。

这种管理错位似乎正形成系统性风险传导,基金产品设计重任交由毫无公募基金管理经验的李长桥,财务合规重任委托给毫无税务合规经验的邹小兵。合规性与专业性本应是生命线,但方正富邦基金似乎将管理层核心岗位作为“人事安排”筹码,其引发的多米诺效应不仅冲击专业护城河,终将反噬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