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A.ZXY
短短一年,张开血盆大口,将2500亿财富吃得满嘴流油。
暗度陈仓34年,把自己包装成国货门面,招摇撞骗。
国人拿命换来的血汗钱,就这么被外资轻松叼走,满腔热忱,也喂了外资的狼。
它就是金龙鱼调和油,走进中国任意一家厨房,它已然成为了家家户户的标配。
然而,华丽包装下,它却是外国资本家手里疯狂榨汁的“摇钱树”。
01
别被包装骗了!
那些你以为是国货之光的日常品牌,其实是背后资本的假象。
1991年,金龙鱼调和油宛如一匹凶狠的市场“饿狼”,毫无征兆地猛扑进中国市场。
靠着无孔不入的营销手段和拿捏得死死的市场定位,硬生生挤入众多家庭的厨房,成了看似不可或缺的存在。
广告铺天盖地,成功洗脑大众,以至于多数人都被蒙在鼓里,错把它当成根正苗红的国货。
但撕开它的伪装,就会发现,这货实则是新加坡丰益国际旗下的“洋牌子”。
1954年,中华牙膏横空出世,一脚踹开中国牙膏工业的发展大门。
当年,它可是扛起民族品牌大旗,家家户户都把它奉为洗漱必备,是国货之光的代表!
牙膏皮上明晃晃的“中华”俩字,就像在脑门刻着“国货之光”,硬气又夺目。
1994年,市场突然变天。
英国联合利华瞅准机会,跟土匪进村似的,把“中华”牙膏的永久租赁经营权抢走了。
打那以后,中华牙膏包装、味道看着还是老样子。
可谁能想到,它早就被外资攥手里,成“假国货”了。
当年,国货护肤品里就属大宝SOD蜜最牛,基本人手一瓶,到处都能瞧见它。
大宝SOD蜜出身北京三露厂,价格接地气,擦在脸上真能滋润皮肤。
一下子就火遍了大江南北,谁家没个一瓶两瓶的?
那时候,“大宝天天见”这句广告词,比亲戚的嘘寒问暖还让人觉得亲切!
可到了2008年,美国强生跑来搅局,直接把大宝给吞并了,好好的国货就这么成了外资旗下的品牌。
一提碧柔,好多人都以为是国货,实际上被忽悠了都不知道。
碧柔包装看着清爽,东西还五花八门啥都有,一下子就抓住了国内消费者的心,到处都卖断货。
看着眼熟就当国货?别闹了!
碧柔其实是日本花王旗下的,仗着在中国市场混得久,就把大家骗得晕头转向。
哈尔滨啤酒这一路走来,那叫一个波波折折,拍成电视剧都有人抢着看。
02
1900年,有个俄国商人在哈尔滨搞出了第一家啤酒厂。
哈尔滨啤酒就此诞生,直接成了中国啤酒文化的开山鼻祖。
本以为能一直是国货之光,2004年美国百威直接拿下,哈尔滨啤酒自此披上“洋外衣”。
曾经,双汇火腿肠就是国民品牌的骄傲,广告洗脑到你耳朵起茧。
不管是村口小店还是繁华商超,货架上全是它,简直无处不在!
2006年,美国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横插一脚,大手一挥买下双汇超70%股份,双汇就这么稀里糊涂成了洋货。
银鹭的花生牛奶、八宝粥,简直是“国民爆款”,征服了无数国人的胃,大街小巷全是它的忠实粉丝!
平时看银鹭一副国货的样子,谁能想到,它背后老板竟然是瑞士雀巢。
有了雀巢的资源撑腰,银鹭市场越做越大,可慢慢的,大家都快忘了它曾经是个国货了。
国内炊具哪家强?苏泊尔绝对能上榜!
质量好得没话说,成功拿下全国老百姓的信任,厨房没它都不完整。
一直以为苏泊尔是国产老牌子,结果一查,好家伙,早就被法国SEB赛博集团拿下了!
靠着法国那套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苏泊尔发展得顺风顺水,但国货的身份,也彻底没了。
以前,南孚电池靠着“聚能环”广告,在国内火得一塌糊涂。
大家一提到国产电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
南孚电池竟然被美国吉列集团收购,差点就没了国货身份。
好在咱自己人给力,又把它买了回来,这下才算是回归老本行,熟悉的亲切感又回来了!
提到给老外送钱最多的品牌,金龙鱼绝对拔得头筹。
03
在商业圈里,有个不显山不露水,但能量大得惊人的狠角色——郭鹤年。
他的故事,得从父亲郭钦鉴说起。
当年,郭钦鉴跑去马来西亚闯荡,拉着自家兄弟搞起了“郭家兄弟”粮油公司,一头扎进了粮油生意里。
就靠着和当地管粮食的官员关系铁,公司轻松拿下大米和粮食采购业务。
没多久,当地大半地区的粮食供应都被他们拿捏得死死的,业务遍地开花,郭家兄弟直接赚得盆满钵满,成了富得流油的大老板。
郭鹤年接手的时候,这生意已经做得相当有模有样了。
但他可不是个容易满足的主儿,直接开启了“疯狂搞钱”模式,到处开疆拓土。
眨眼间,公司就从马来西亚一路杀到新加坡,版图疯狂扩张。
可他压根没打算停下,眼睛早就紧紧盯上了中国这块大肥肉。
那时候香港还没回归,郭鹤年心急火燎,一头扎进香港开始布局,准备大干一场。
香港填海造陆,郭鹤年二话不说,掏出真金白银拿下地皮,风风火火盖起酒店,混得风生水起。
香港一回归,郭鹤年坐不住了,马不停蹄进军大陆,一头扎进粮油行业,搞出金龙鱼油,就想在这大赚特赚。
为了让中国人买单,他可太懂拿捏了。
取名“金龙鱼”,又是财富又是祥瑞,包装选喜庆金红配色,各种中国元素往上堆,狠狠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广告主打阖家欢聚的温馨场景,把生活里的烟火气全拍进去了,谁看了能不心动?
凭借这些手段,金龙鱼在中国市场一路横冲直撞,偷偷发展34年,狂揽2500亿。
现在市场上的东西五花八门,国货发展得越来越好,实力不容小觑。
不管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好多国货都做得特别出彩。
为此,买东西的时候多看看国货,实实在在支持国货发展!
参考文献:
和讯网——中国粮油,打破“食品安全”固有偏见,进入美国costco有多难?
新浪财经——被骂上热搜!卖身国外的“国民啤酒”,这次又栽了
新浪财经——中华牙膏、银鹭竟是外资品牌,家喻户晓的民族品牌为何拱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