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自研5G Modem,高通慌了?
苹果历经多年挑战,终于成功推出5G Modem。新款iPhone 16e搭载A18芯片与自研C1调制解调器,性能流畅,电池续航突破。苹果计划将C1芯片推广至全产品线,打破高通垄断。此举标志着苹果逐步掌控核心技术,开启新篇章。高通过去从苹果身上轻松获利的日子已结束,苹果正引领技术创新潮流。
一、调制解调器之难,难于上青天
基带芯片的研发难度极大,这是业界公认的事实。它需要与全球几十个国家的数百家运营商兼容,技术门槛极高。全球能够生产这种芯片的公司屈指可数,包括三星电子、联发科、紫光展锐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此前,芯片巨头英特尔在5G基带上投入诸多努力却未能取得突破,最终清盘收场,足以证明其研发难度。调制解调器芯片是半导体领域最复杂的芯片之一,它需要处理众多不同的无线标准,在不同频率间切换,还要在信号强度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无缝工作。此外,与其他组件的集成、电源效率、毫米波技术以及知识产权和许可、制造和供应链等方面都存在诸多挑战。
二、苹果高通的恩怨情仇
由于调制解调器研发难度大,高通在过去多年一直垄断苹果的基带生意。然而,巨大的利益纷争让苹果与高通产生了一系列诉讼。2017年,苹果首次提起法律诉讼,称高通利用在手机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收取高额费用。高通则辩称其技术涵盖广泛,收取费用合理,还指责苹果利用法律手段压价。经过几年的拉扯,双方最终和解并签订多年modem供应协议。但与此同时,苹果也开启了自己的modem研发之路。
三、苹果的死磕之路
苹果调制解调器的开发历程漫长而艰辛。最初计划最早在2021年推出该调制解调器,为此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建立测试和工程实验室,收购英特尔调制解调器部门并聘请众多工程师。但早期的调制解调器原型问题不断,体积大、发热多、电源效率低。公司内部也有质疑声,担心项目更多是为了与高通竞争而非打造优质产品。后来,苹果调整开发实践,重组管理结构并引进新人才,包括高通工程师,这才让项目重燃希望。经过五年多研发,苹果自主研发的调制解调器系统今年春季首次亮相。苹果决定从低端产品开始应用自研调制解调器,部分原因是该产品风险高,高端产品难以容忍调制解调器出现问题,且苹果首款芯片在一些方面不如高通最新调制解调器先进。
四、C1芯片终亮相
昨晚,苹果终于发布了名为C1的芯片。苹果硬件技术高级副总裁约翰尼·斯鲁吉表示,C1子系统是苹果迄今打造的最复杂技术,基带调制解调器采用先进的4纳米芯片制造技术,收发器采用7纳米技术。C1芯片希望通过与iPhone处理器芯片紧密集成脱颖而出,例如在数据网络拥塞时,处理器可向调制解调器发出信号,优先处理对时间敏感的流量。C1芯片还具备定制GPS系统和卫星连接功能,但缺少连接毫米波5G网络的能力。
五、高通成“受害者”
苹果自研基带亮相后,高通无疑成为了最大受害者。苹果贡献了高通20%的营收,随着苹果继续开发调制解调器和相关技术,对高通的依赖将进一步减少。高通高管预计其在苹果调制解调器方面的份额将从目前的100%降至明年的20%。虽然苹果表示目标不是匹配竞争对手规格,而是针对自身产品需求设计,但抛弃高通是显而易见的结果。彭博社消息称,苹果计划于2026年推出支持mmWave技术、下载速度达每秒6千兆位的第二代调制解调器,2027年发布融入先进人工智能功能并支持下一代卫星网络的第三代调制解调器,长期愿景是将调制解调器和主处理器合并为一个组件。
六、未来之路仍漫漫
苹果成功推出自研5G Modem,标志着其在技术自主研发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这不仅对苹果自身产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苹果在调制解调器技术上不断进步,未来是否能彻底摆脱对高通的依赖,以及能否在技术上超越竞争对手,让我们拭目以待。而高通又将如何应对这一挑战,也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