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董峰:坚守公益信仰,走向那座“山峰”

编者按:全球新冠病例数据仍在攀升,而公益无国界,回顾2020年,在病毒肆虐美国之际,中美民间力量联合发起拯救生命行动,从中国采购累积近100万只一次性口罩和多批次N95口罩,用以支持美国25家医院、30家非营利组织的医护及公共服务人员防护工作,董峰便是行动者之一。再回首人生经历,他感慨万千,在一步步趋近公益山峰的过程中,他越发笃定,所谓信仰,不只是精神和灵命上的朝向与联接,更要通过行动去折射和宣告。

2006年春天,北京的一座小山峰上,晚风渐凉,万壑有声。望着西下的夕阳,42岁的董峰静静伫立,回顾自己的前半生。

按照通常标准,董峰是成功的。他出生在甘肃,在西安念完⼤学,在深圳当过技术员、⼲部,后来又到上海开公司,做投资。事业有成、财富⾃由、家庭美满、受人尊敬……

如果一直沿着这条路走,董峰会继续成功下去,一直到生命的尽头,就像此刻的夕阳一样,带着世俗的荣光,落到山后,归于黑暗。

董峰也以为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平顺地过完此生,直到一件意外的发生。一位好友突然自杀了!这位朋友与董峰交情甚笃,曾数次结伴在欧洲旅行,也是一位事业上极为成功的人士,但是却在生命的高光时刻患上抑郁症,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件事带给董峰极大的震撼,也促使他思考:应该怎么度过这一生。事业固然是人生中的一座“山峰”,但并不是唯一的一座,世界那么大,应该有山比此山更高。于是,他转身,走下这座小山峰。

生活中的董峰。

“我的长征:见自己 见众生 见天地”

这时候,《我的长征》宿命般为他打开了一扇大门。

2006年,董峰的一位好友策划了一档电视栏目《我的长征》,计划组织团队以超长远征的方式徒步万里,发现沿途地区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边走边做公益。自小就有英雄主义情结的董峰,彼时内心深处也渴望一次身体与灵魂的“放逐”,于是果断决定参与。

就这样,董峰成为了参加这次远征的26名队员之⼀。队员中年龄最⼤的54岁,最⼩的21岁,每人一票选举队长,42岁的董峰以18票的高票当选。

参加长征前,他翻阅了能找到的⼏乎所有的有关书籍,并迅速把⾃⼰变成了个户外内⾏。但是实际面临的挑战还是超过了他的想象。

一路上,伴随着恶劣天⽓和夜行军、急行军,董峰和队员们每天都“像牲口⼀样行⾛”,肌肉酸胀、关节疼痛、脚上起泡,身体不仅被蚊⼦、跳蚤、蚂蝗、蝎⼦轮番叮咬,还长了虱⼦。

作为队长的董峰不仅要自己走,还要协调队员之间的矛盾,既要保证不让⼀个队友落单,又不能牺牲全队的前进效率,其中困难可想而知。没过多久,董峰的体重就轻了⼗公⽄。

行进路上,住宿艰难,经常需要借宿沿途的小学教室,课桌椅拼接起来就是⼀张硬板床。“躺在防潮垫上,我能清晰地感觉到我的尾椎骨。”过了很多年,董峰依然记得这些细节,由于课桌高矮不⼀,每⼀次翻身都会被硌醒⼀次。

当肉体的极限临近,精神上的狂野与浪漫却被激发出来。过草地的时候,董峰和队友宗富做了一个疯狂的尝试:断食行进!虽然后来被叫停,但他们仍然创下了在海拔最低3000米的⾼原,断食三昼夜,徒步89公⾥荒野路途的纪录。

不只是董峰和宗富,随着队友们身体对⾼强度⾏⾛的适应,这种精神上的狂野与浪漫开始集体爆发。103公⾥突袭泸定桥,87公⾥茅台镇狂走⼆郎滩,赤水河上⽩浪漂流,达古⼭上罗汉裸奔……

8个半月,250天,途经9省,跋涉6100公⾥,董峰和队友们最终走到了终点。

“走到终点的时候,我在想这条道路都教了我们些什么?”董峰总结了三句话:教会我们如何走出自己胸⼝和⼼眼⾥的腊⼦⼝,和自己相处;教会我们如何跨越⼈际间的天险金沙江,和他⼈相处;教会我们如何行走在天地间的雪⼭草地上,和⾃然相处。

这跟很多年后热播电影《一代宗师》中提到人生境界不谋而合: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

到达终点时,作为队长的董峰代表全队致辞。

生命的增值:当公益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的长征》栏目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边走边做公益使也让这档栏目变得更有意义。董峰和队友们在一路上共筹得慈善捐款1500万元,帮助了沿途230所学校。

除了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洗礼,这次“万里长征”也将董峰带到人生中另一座叫做“公益”的山峰脚下。从此,他从个⼈的⼩天地⾛进了⼴阔的社会中,开始承担起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在途中的一个乡村学校,董峰和队友们听到过这样的对话。学生问老师:“坐飞机时,人坐在哪里?”老师的回答竟是:“坐在飞机翅膀里。”

这些贫困地区的老师自己也没坐过飞机,只能用想象向孩子们描绘着不曾见过的山外世界,就闹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这一段经历也成为“爱飞翔”乡村教师培训公益项目的起源:把乡村教师带到城市里,让他们体验现代城市的发展,了解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董峰也从远征队的队长,变成了“爱飞翔”项目的总指挥。

董峰在“爱飞翔”项目活动现场分享。

2007年,第一期“爱⻜翔”乡村教师培训活动在北京举办。之后每年暑假,“爱⻜翔”组委会都会邀请150名⼯作在乡村教育⼀线的教师搭乘⻜机到北京,参加为期⼗天的“爱⻜翔”培训。

乡村教师们在北京的⼗天⾥,董峰和“爱⻜翔”志愿者请来全国顶尖中⼩学名师和他们共聚⼀堂,⾯对⾯地传授教育⼼得。也会组织乡村教师们参观故宫、 ⻓城,接受和睦家国宾礼遇的全⾯健康体检,请专业的⼼理⼯作坊帮助他们恢复⼼灵的弹性,把他们请进市⺠家⾥,让他们切身感受城市⽣活的脉动。甚至,还把乡村教师们请到了鸟巢,和⼗万北京球迷⼀起观看了⼀场意⼤利甲级联赛。

为给“爱⻜翔”项目筹款,董峰骨子里的狂野与浪漫再次迸发。2014年7月,即将满50周岁的董峰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个消息:我董峰,即将为“爱⻜翔”项⽬单⻋骑⾏,纵贯日本全境。

为了让身边更多的朋友了解这次骑⾏,了解到“爱⻜翔”项目,董峰做了一个有趣的设定:用⽂字、照片、卫星轨迹图等把当天的骑⾏详尽地记录下来,并⽤⼀位⽀持者的名字来命名当天的⾏程。而这位⽀持者需要捐出100元钱,同时要把以⾃⼰命名的那⼀天的骑行活动在微信朋友圈⾼调发布。

消息一出,反应强烈。作家林达、主持人张越、雕塑家刘洋等众多好友都被“炸”了出来,纷纷支持董峰的公益行为,报名⽀持的⼈数远远超过他骑行的天数。

2014年9月2日,董峰纵贯⽇本的骑⾏从⽇本本土最北端,北海道的宗⾕岬启程,⼀路曲折起伏向南。期间,遭遇两次台⻛和⼀次⽇本战后最严重的⽕⼭爆发,但纵贯⽇本之旅始终⽆间断地进⾏着。

44天后,董峰抵达⽇本本⼟的最南端,九州的佐多岬。全程3700多公⾥,累积爬升⾼度超过33000多米,这个⾼度相当于翻越了四次珠穆朗玛峰。

此时的董峰,尽管体重减轻了5公⽄,皮肤上也留下⿊⽩分明的晒痕,但内心却是无比畅快。这次公益骑行,董峰收获了665位⽀持者,募集到6万多元善款,超过10万⼈次通过微信公众号了解了“爱飞翔”项目。

董峰为“爱⻜翔”项目单车骑行,纵贯日本全境。

从2007年到2019年,“爱飞翔”项目历时12年,跨北京、上海2座城市,培训了来自中国13个省市的近3000名乡村教师,直接影响超过10万名乡村孩子。

一路走来,董峰生命的重心完成了从商业向公益转移。

“人的价值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时候才有超越个人的可能。”董峰说。

当信仰来敲门

公益这座山峰,越往上攀登,就越能欣赏其间的无限风景。在攀登的过程中,董峰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和生命的新方向,邂逅了人生中又一座山峰。

2014年,董峰受邀成为北京永源公益基金会理事,后来还担任了秘书长、理事长;同年,获得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奖学金,成为学院第一批EMP学员。北京永源公益基金会几位理事及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老师、同学对他系统学习公益知识帮助很大,大大拓展了他的公益视野。

2017年,董峰获得桥水基金会奖学金,成为哈佛大学慈善管理高级领导人项目首批40位学员之一。在哈佛进修期间,他见证了同学王建邦创立中国第一家捐赠者建议基金(DAF)。

2019年董峰又获道安基金会奖学金,入读乔治城大学非营利组织领导人能力提升研修项目。在乔治城大学学习的一年时间里,道安基金会的创始人何道峰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期间,董峰以联合创办人的身份创办了铺路石基金会。

2021年1月,像何道峰一样,董峰独立创办了一家公益基金会——以信基金会。3月8日,他向以信基金会捐款3500万元。

“何道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良师,帮我破壁除障做出决定的益友。榜样就是力量,他触发了我生命新旅程的启动键。”

在生命的新旅程中,董峰也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他说,人的生命只有在拥有信仰后,才有可能突破有限性。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像战士一样投入战斗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并迅速席卷全球,给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中国,首当其冲。

当时,全国各地中小学延迟开学,只能网上授课。网上授课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

2月29日上午,河南邓州初三年级的一名14岁女孩因家中贫困,没有钱买手机按时跟听学校网课,大量吞服母亲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自杀。

这件事给董峰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正当他思考能为网课困难的孩子做些什么的时候,3月2日,他和乔治城大学非营利组织领导人能力提升研修项目校友会的几位同学就接到了导师何道峰发来的公益召集令。何道峰与夫人决定捐赠200万元善款,用于为网课困难学子送平板电脑。

董峰和同学们迅速行动。经过一天的准备,3月4日,平板电脑申领渠道通过凤凰网公益频道对外发布。申领数量增长之快,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刚到下午4点,就收到5002份申请,远远超过了供给数量,只能关闭了提交通道。

按照与供应商的沟通情况,200万元只能购买1800台左右的平板电脑。这也就意味着要从5002份申请表中筛选出1800个符合要求的出来。初筛之后,电话调查组的志愿者对申领学生的推荐人、监护人进行二次调查。

时间紧任务重,既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调查任务,又要保障把平板电脑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那3天基本没怎么睡,嗓子都喊哑了。”作为电话调查组的志愿者,身在上海的董峰把所有时间都投入进去。只用了3天,董峰和同组志愿者就高质量完成了二次调查任务。

3月8日完成平板电脑的包装工作,3月11日上午,1800台平板电脑分批次发往全国各地。

短短10天,董峰和同学们完成了一个干净利落又扎实可靠的公益项目。

在做志愿者的过程中,董峰也有了新的感悟:“孩子们获得的不只是设备,还有陌生人对他们内心渴望的回应。这种心灵碰撞,将产生长久的心理影响,帮助乡村学生与外部世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2020年底,“为网课困难学子送平板”公益项目获得了由凤凰网主办的“2020行动者联盟公益盛典特别贡献奖”。

当信仰遇到公益:永不止息的公益之路

“公益从来都是跨国界、跨种族、跨语言、跨文化的,是一种陌生人之间普世性、共同性的神圣关爱。如果不跨越那些狭隘的藩篱,怎么能做好公益呢?”基于信仰,刚刚结束“为网课困难学子送平板”志愿工作的董峰,又投入了下一场战斗。

为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3月23日,在何道峰的召集下,“中美NGO联合拯救生命行动”正式启动。

疫情暴发初期,美国口罩等医疗物资奇缺。作为“中美NGO联合拯救生命行动”发起人之一,董峰和他在乔治城大学的三位同学负责在中国采购符合标准的口罩并运往美国,用于支援美国东部地区,尤其是纽约和大华府地区一线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防护工作。

当时,随着疫情的蔓延,口罩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成了稀缺品,尤其是符合美国医用标准的口罩更是稀缺。

为了在国内寻找符合美国标准的医用口罩,董峰和同学们开始了“魔幻”的旅程。

“我们都成了口罩贩子,整日游荡在各种口罩群里,同学朋友都成了我们的眼线,四处牵搭。”董峰回忆说,即使经过几道黄牛找到货源,也是困难重重:真伪难辨,坐地起价,数量有限,没有发票……好几次都是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前功尽弃,欲哭无泪。

董峰印象最深的“功败垂成”有两次:第一次,签了合同,垫了全款,第二天一早,发现不符合美国医用标准,告诉对方只能毁约。第二次,找到具有美国行业和医用双认证的货源,加价签了合同,付了定金,但是等足了一周之后,却被对方放了鸽子。

折腾到3月底4月初,董峰和同学们终于采购到了42万只民用口罩和30万只医用口罩。

采购完成了,如何出口到美国?

由于政策变动频繁,各大机场口岸急于出口的抗疫物资拥堵成了“堰塞湖”,运费上涨也成了家常便饭。面对航空公司的临时加价,为了这批救命的医疗物资尽快运到美国,董峰个人承担了三分之一运费。

截至2020年6月26日,董峰和同学们从中国采购了约100万套一次性口罩,分7批到达,并分发给有需要的社区居民、公职人员,以及纽约、康涅狄格州、马里兰州、新奥尔良和波士顿的25家医院、30家非营利组织。

在回顾这段经历时,董峰说,我们疫情中的这两个月经受煎熬,也获得了成长。“不是所有的价值都可以用美元或者人民币来计价,也不是任何过程都可以用结果来评价衡量。”

董峰代表口罩采购团队领取“中美NGO联合拯救生命行动最佳攻坚奖”。

如今的董峰57岁了,年龄变了,做事的方法变了,生活的地点变了,但一颗公益的心却从未改变。

2021年7月,董峰创办的以信基金会与其他公益组织合作了一个新的公益项目——全景教育。他作为义工参与了招生、培训、组织、回访的全过程工作。

这次的公益实践也让他对信仰有了新的认识:信仰不只是精神和灵命上的朝向与联接,更是通过行动去折射和宣告。

生命的旅程上,他还是继续坚定地向那座“山峰”走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