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昆剧团与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携手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隐堂(郑培凯)工作室、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香港口述影像研究会共同协办的 「昆曲无障碍」残障融合服务系列之带视听障人士走进昆剧团活动2025年8月18日圆满举行!这是一次以专业无障碍服务为桥梁助力戏剧艺术破圈层服务的创新,也是无障碍文娱「文化平权」、非遗艺术全民共享的实践。现场11位视听障碍群体与组织方和活动志愿者们,共度一段近距离全面感知昆曲艺术之美的文化破壁之旅。
缘起:有爱连接无碍传承
昆曲,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400年,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世界非遗名录第一批19中的首项。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鄢秀教授在服务视障群体的口述影像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同时也是一位昆曲爱好者。2年前经鄢秀教授热心牵线,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冬雪结识上海昆剧团党总支书记张咏亮,期望促成一次昆剧触达到视听障碍群体的特别活动。经多家组织方协力筹备,终于呈现这场融合多维度沈浸式无障碍昆曲互动体验、演出欣赏的特别活动,并辅以专业口述讲解和手语翻译,让在场的视听障碍群体得以跨越感官界限,领略昆曲艺术之美,参与非遗文化传承。
沈浸体验:当昆曲遇见无障碍
本次活动精心设计了后台探秘、道具触摸、昆曲学唱、妆造体验、动作学习、经典片段欣赏等丰富有趣的环节,在主持人上海昆剧团演员谭许亚的详细介绍下,带领视听障碍群体层层深入走进昆曲世界。
活动一开始,由上海昆剧团演员谭许亚指引大家来到后台,详细介绍昆剧历史和两位闺门旦、花旦演员的包头的全过程,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冬雪进行口述影像讲解,视障朋友们亲手触摸了精美的昆剧头饰、服饰与精巧道具,以指尖解密国粹,触摸历史流淌的文化纹路,脑海中勾勒出舞台的华彩。听障朋友们在触摸之余也通过手语翻译员赵云华的翻译,深入了解了妆造背后的深厚文化寓意。
随后,组织方代表相继致辞,上海昆剧团书记上昆党总支书记张咏亮首先发言欢迎大家的到来。香港城市大学翻译及语言学系、香港口述影像研究会鄢秀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肖维青教授、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冬雪与隐堂(郑培凯)工作室郑培凯先生,则分别从口述影像研究的落地实践、口述影像专业人才的培养、残障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无障碍文娱事普及的意义以及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几个方面进行简短发言。各方也表达了对期望已久的活动如愿开展的喜悦,以及携手实现所有人都能无障碍地欣赏昆曲艺术之美的决心。
接下来的无障碍互动体验环境是本次活动的最大亮点。组织方根据视听障碍群体的不同需求精心设计,请视障伙伴使用盲文乐谱跟随昆曲演员示范和现场伴奏,学唱经典昆剧唱段;而听障伙伴则是穿上水袖登上舞台,在演员亲身示范教学下,表演昆曲标志性的水袖动作。此环节还安排4位伙伴体验昆曲妆造,化妆师们在她们脸上勾勒出简单的脸谱,登上舞台手持道具,感受戏剧人物的内心。现场互动妙趣横生,障碍伙伴能亲身参与到昆曲演绎中都非常的开心,欢乐之余体验前所未有的艺术享受。
(视障伙伴使用盲文乐谱和触摸道具听口述讲解)
在一系列的深入了解、体验昆曲的艺术魅力后,视听障伙伴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专业的昆曲表演。上海昆剧团的艺术家门精心挑选经典昆曲剧目《牡丹亭》的精彩片段《·游园·皂罗袍》,在已经充分了解杜丽娘、春香的扮相、角色特点及舞台意境后,在手语翻译老师精准传达唱词与念白的帮助下,视听障伙伴同步领略汤显祖笔下千古情思的动人故事。这一刻,艺术超越了感官的限制,直抵在场每一位伙伴的心灵深处,也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温暖时刻:爱心传递,共建包容无障碍文娱环境
活动尾声,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冬雪代表文娱无障碍项目组向活动其他几位组织方代表赠予公益合作证书,表达对各方的大力支持与热心参与的感谢和对昆曲文化传递使者的致敬,也是未来继续一同倡导无障碍文娱服务的约定。
余韵悠长:让艺术之光温暖每一个人
「昆曲无障碍」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触动。参与者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专注的神情、积极的互动,以及活动后热烈的反馈,都印证了无障碍文娱在连接人心、传递文化中的巨大力量。
(视听障碍伙伴登台学习水袖动作和带妆手持道具)
视障参与者杜女士动情分享,虽然看不到演员的表演,但是从优美又有富有特色的唱腔中,完全能感受到杜丽娘的高贵优雅和春香的机灵活泼,再通过口述对昆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杜丽娘的一颦一笑、满园春色都深深印在了脑海中!
听障参与者张先生通过手语翻译表达,以前总觉得戏曲好像和我们没什么关系,这次参加活动穿上服装在台上学习动作,让自己也觉得可以非常好的感受到戏曲艺术的美。
志愿者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基金金融职业发展专项基金负责人王大力老师说,以无障碍的形式服务视听障碍群体竟然有这么美好的呈现,看到现场伙伴如此投入,脸上的那种欢乐和满足,很被触动,当即表示未来也要加入到无障碍文娱服务当中。
这些发自肺腑的感言,印证了活动蕴藏的巨大价值,正如主办方上海译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冬雪所说,「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参观体验,而是非遗文化无障碍传承的新形式,是构建无障碍社会的新形势」。 生动诠释了:真正的文化传承,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多样的艺术文化魅力,同时也能成为文化的参与者、享有者和传播者。
据悉这样覆蓋视听障碍群体的戏曲服务在国内当属首次举办,相信活动也会推动更多艺术工作者关注,一同探索非遗艺术的无障碍呈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