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驳虎:新冠病毒究竟从哪来?从这里来!

文/凤凰新闻客户端荣誉主笔 唐驳虎

1月11日,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研究机构提交了武汉新冠肺炎的其中一位患者身上病毒的基因全测序信息。

各国科学家随即展开了对基因的分析研究,也让其他有实力的国家也能较快地研制出PCR检测盒。

中国科研人员也正在公开分享更多患者的病毒基因组全序列,目前已有53例患者的病毒基因组全序列被共享在全球共享的基因数据库。

1月30日,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论文《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表征和流行病学:对病毒起源和受体结合的影响》。

作者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山东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医学科学院)、湖北疾控中心、华大基因、中国科学院、解放军总医院、温州医科大学、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

当然,由于基因序列都是公开的,所有正常的生物学家也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病毒来自浙江舟山?

在国际基因库里搜索,与nCoV病毒最紧密相关的冠状病毒是bat-SL-CoVZC45(同源性87.99%;查询覆盖率99%),以及病毒bat-SL-CoVZXC21(同源性87.23%;查询覆盖率98%)。

这两种最接近的病毒,均由原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现东部战区疾控中心) 分别于2015年、2017年在浙江舟山的蝙蝠身上捕获,并于2018年向国际基因库提交序列测序结果。

但这能否就说明病毒来自浙江舟山?不,这差得太远了。

nCoV病毒与浙江舟山采集到的病毒同源性不到88%,而与SARS病毒的同源性也有79%。

nCoV这一类冠状病毒,总共有近29000个核苷酸碱基,这些碱基保存着繁殖这种病毒的遗传指令。

作为一种典型的RNA病毒,每个复制周期都会产生突变(复制出错)。

根据SARS病毒和nCoV病毒的21%的差异程度,科学家们估算,SARS病毒和nCoV病毒大约在25到65年前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同样nCoV病毒与舟山采集的病毒样本多达12%的差异程度,也可以推算,大约12到35年前,这两种病毒就演化分异了,差的实在还是有点太远。

再说,虽然SARS病毒最终追踪到了云南的山洞蝙蝠,但类似的病毒还分布在贵州、广西采集到的的蝙蝠身上。稍远的亲缘样本,还在分布在陕西、湖北乃至香港的蝙蝠身上。

能够与2019年nCoV病毒高度同源的冠状病毒究竟来自哪里的蝙蝠,还需要作为“病毒捕手”的科学家们慢慢探源。

SARS病毒的起源

2003年的SARS病毒,虽然很快就被怀疑是由蝙蝠传染到了果子狸身上,再通过些许演化重组,传入人群当中。

当年冬天,广东再度零星发现有人被SARS感染,钟南山等专家力主,扑杀所有养殖和售卖的果子狸,结束了这场风波。

研究人员在中国各地的洞穴中捕捉蝙蝠,以采集它们的冠状病毒样本

但这个推想用了近10年时间才逐一落实查证。科学家们最终在云南山洞的蝙蝠身上,找到了高度同源的SARS病毒起源地。最终得出结论:

云南的蝙蝠(自然宿主)身上的冠状病毒,传染到了养殖场的果子狸(中间宿主)身上,最终通过酒店、野味市场员工,传入人群(最终宿主)。

所以当1月1日证实汉口站边上的华南海鲜市场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源地,同时该市场西区存在多处售卖野生动物的摊点,我也就立刻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nCoV病毒的细致分析

红色是SARS,蓝色和紫色是两种舟山样本。

这张图非常直观地展示了nCoV、SARS和两种舟山样本之间,具体每一段的基因差异性。

顶部的绿色代表nCoV序列,下方曲线代表具体每一段序列,SARS和两种舟山样本与nCoV的差异率。

与两种舟山样本相比,大部分段落相似率在80%以上,局部段落在50%左右。但并不是全然不同。

看到这张图,就会明白同源性和差异性都具体表现在哪里。

而基因的人工操作和自然突变的特征本身是极为显著的。人工分子操作,最正常常规的是对序列的剪接,也就是剪下一段有特定功能的序列,然后连接到另一段序列之中。不然无从表达出这段功能。

对单个碱基进行改变操作,并不是不可以,但却几乎没有实际上的意义。

要想在A病毒身上体现B病毒的特性,就必须把这一小段有特定功能的序列(短片段)整个搬运过来,也就必然体现出与A病毒原始序列的巨大差别。

——而且这些功能片段都是非常容易被同行一眼看穿的。

而自然突变则完全不同。自然突变,尤其对于病毒这种基于复制的基因组来说,其基本变异模式正是在复制过程中由于随机原因造成的点突变(也就是所谓的复制错误)。

这种点突变是整个基因组复制过中随机产生的,因此应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基因组中。最多因为涉及到一些关键基因,在这些关键区的突变相对较少而已。

稍有生物知识与基因编辑技术知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些冠状病毒都是自然演化的结果。

至于今天在网络上沸沸扬扬的“指控”,已经被中科院官方辟谣了。

另外,难道你以为这么大的事情,国家不会调查么?省省吧。

我再贴几个随便一搜就有的网友嘲讽就行了,不多说了,没什么意思。 另外,疫情当前,实实在在的造谣传谣可是要被严打的。

为什么蝙蝠是“百毒之王”?

中外科学家都已确认,包括埃博拉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nCoV病毒等等,自然宿主都是蝙蝠。

仅就目前很粗浅的认识,蝙蝠身上携带有4100多种病毒,其中冠状病毒就有500多种。蝙蝠是绝对的“百毒之王”。

为什么,因为蝙蝠是绝对“开了挂”的生物,具有难以想象的特征。

当然,“蝙蝠”也是个很笼统的俗称,正式的学名应该叫做“翼手目”,总共有19科185属962种,遍布于各大洲,除了两极和海洋中个别岛屿以外,无论是沙漠还是雨林,高山还是平原,处处都有它们的身影!

首先,它是唯一能飞的哺乳类动物,因为其飞行特性,导致其具有很快的新陈代谢(鸟类也类似),体温很高,而且没有散热窗口,可以说长期处于40度的发烧状态。

但有的蝙蝠又会冬眠,导致体温变化幅度很大。能在蝙蝠身上生存下来的病毒,必须能适应蝙蝠飞行时的高体温(40℃左右或以上)和冬眠时的低体温。

就这样,蝙蝠的身体成了培养“超级病毒”的容器,也就是俗称的“毒蛊”。

但蝙蝠却同时进化出了自身强劲又独特的免疫机制(科学家还没研究清楚),使它本身不受病毒的侵害,而能与众多病毒共存。

可以想像,在蝙蝠免疫系统强力镇压下的病毒,也会受到超常的锻炼,在强大的选择压力下变得更强大、更邪恶。

哺乳类动物免疫机制发作,往往靠体温上升。而能够适应蝙蝠40℃高体温的病毒,对其他哺乳类动物发烧的免疫机制,抵抗性强得多,可以说几乎不起作用。

另外,高体温意味着新陈代谢快,细胞DNA更新复制出错的概率也更高——也就是寿命会短。

但蝙蝠进化出了DNA损伤修复超能力,保证细胞更新不会出错,这也让蝙蝠具有了超高的寿命。

它们拥有不合常理的超长平均寿命——30年,比大小相似的哺乳动物寿命长得多!

还有,蝙蝠为了能飞,心跳要达到1000多下,简直就像一台涡轮增压的发动机,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

除种类繁多外,蝙蝠生活习性独特,又喜欢群居,一个蝙蝠洞中甚至能栖息达2000万只蝙蝠,病毒在庞大的蝙蝠种群身上更快速地演化。

总而言之,蝙蝠就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在发高烧还能到处乱飞、DNA损伤修复能力超强、拥有超强免疫系统的怪物。

最关键的,蝙蝠会飞,这让它们有更多机会把自身携带的病原体传播给其他动物或人。

以往,蝙蝠通常生活在野外或人迹罕至的地方,蝙蝠直接攻击人类或者直接触人类的机会并不多。由于人类对生态的破坏,对自然界的入侵,导致越来越多的病原体暴露在人类面前。

正如网友所说,“蝙蝠已经很努力进化,让自己长得不像食材了,可邪恶的人类还是要吃它”。

当然,几次新型的病毒传播,在蝙蝠与人类之间应存在着其他的中间宿主。

研究小组在他们采集的蝙蝠样本身上寻找冠状病毒

实际上SARS和nCoV这些冠状病毒,是通过果子狸、獾等小型哺乳动物,被带到了野生动物市场,进而感染到从业人员以及吃野味尝鲜的人们。

真的,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这是一段临时增添的短文,明天我们继续关注疫情发展。

1. 武汉疫情,背后有一个被忽视的重要背景

2. 如何全面完整看待武汉疫情?

3. 病毒极其狡猾,但因此存在巨大弱点!

4. 病例继续暴增过万,有点慌?恰恰相反!

5. 唐驳虎:日本撤侨报告,透露了病毒根本秘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