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集体低开,创业板指跌1.26%,家用电器跌幅居前

凤凰网财经讯 4月3日,沪指跌0.91%,深成指跌1.22%,创业板指跌1.26%。证券IT、油气、铜链接、家用电器等板块指数跌幅居前。

外围市场:

美股三大指数低开高走,在剧烈波动中震荡收涨,投资者等待特朗普对等关税进一步明晰。截至收盘,道指涨235.36点,涨幅为0.56%,报42225.32点;纳指涨151.16点,涨幅为0.87%,报17601.05点;标普500指数涨37.90点,涨幅为0.67%,报5670.97点。

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0.09%。拼多多、爱奇艺、阿里巴巴跌超2%,蔚来跌超1%。涨幅方面,好未来、有道涨超4%,哔哩哔哩涨超1%。

机构观点:

中金:特朗普“对等关税”冲击超预期,或将加大不确定性和市场担忧

中金公司发文称,特朗普于4月2日宣布“对等关税”,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对等关税采用了“地毯式”关税与“一国一税率”相结合的方式,涵盖超过60个主要经济体。我们的计算显示,如果这些关税完全落地,美国的有效关税率或从2024年的2.4%大幅上升22.7个百分点,至25.1%,这将超过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实施后的关税水平。我们认为,对等关税或将加大不确定性和市场担忧,并加剧美国经济“滞胀”风险。我们的测算显示,关税或推高美国PCE通胀1.9个百分点,降低实际GDP增速1.3个百分点,尽管也可能带来超过70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面对“滞胀”风险,美联储只能选择等待观望,短期内或难以降息。这将进一步加大经济下行风险,增加市场向下调整压力。

中信建投:2025年存款成本优化下银行业息差降幅有望收窄

中信建投研报分析银行业2024年报称,其他非息收入高增+息差降幅收窄,2024年上市银行营收降幅环比收窄。拨备少提释放利润,业绩增速继续改善。但零售、小微等行业性风险需持续关注。展望2025年,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存款成本优化下息差降幅有望收窄;中收表现边际改善。其他非息是最大变量,或一定程度上负向拖累营收。资产质量稳定下,利润能够保持正增长。银行板块配置上,在银行业实际经营和预期底部进一步夯实的情况下,以底线思维、高置信度、高胜率为核心诉求的配置型需求,安全边际进一步提升。经济预期未见向上拐点前,板块内部难以全面切换至顺周期品种,继续看好高股息策略,关注再融资摊薄风险有限、股息率较高且扎实的标的。

华泰证券:OpenAI或将开源,AI应用迭代有望加速

华泰证券指出,近日,OpenAI宣布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自GPT-2以来首个具备推理能力的“开放权重语言模型”,这标志着OpenAI在技术策略上的重要转变,从最领先的闭源模型代表走向开源,有望为全球AI开发者生态注入新的活力。开放权重模型的发布意味着允许用户通过本地部署的方式使用OpenAI先进的推理模型,进一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OpenAI开源类比Deepseek-R1带来的产业繁荣,我们认为或将带来如下影响:1)OpenAI允许私有化部署有望带来云厂商的第一时间跟进,国内用户或将有机会通过云服务商使用OpenAI的开放权重模型;2)AI应用厂商或将有机会接入OpenAI开源模型,将进一步带来应用端的繁荣;3)开放参数权重允许使用者通过访问与调整模型参数实现对于模型的微调,或将进一步推动大模型在垂直领域的应用;4)本地化部署将提升数据安全性与自主性,利好政府、金融等数据隐私敏感场景应用落地。我们认为,随OpenAI、Llama、Deepseek、Qwen等模型对于开源生态的进一步丰富,AI应用或将迎来加速迭代。

开源证券:卫星互联网建设逐步落地,重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开源证券指出,我国高度重视卫星互联网建设,多因素助力产业发展:1、政策端:在新质生产力方面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2、技术端:我国技术储备基本完备;3、资本端:民间资本助力卫星互联网发展,市场融资集中卫星制造领域;4、产业链端:我国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已经较为完善。展望产业链各环节,我们认为受益情况各有不同:(1)卫星制造环节:优先受益于卫星发射增量需求,建议关注卫星载荷供应商、卫星平台零部件供应商;(2)卫星发射环节:建议关注发射资源分配、发射节奏及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催化;(3)地面设备环节:建议关注高价值量核心网建设各环节,以及终端市场;(4)卫星运营环节:星网、垣信分别牵头星网、G60,双线共进,有望快速构建卫星网络,时空集团成立,重视北斗等卫星应用落地催化。

山西证券:存储芯片市场持续回暖 关注AI大模型国产化及算力基建机会

山西证券指出,存储芯片市场持续回暖,受益于原厂减产及终端补库存需求,NAND Flash价格预计Q2进一步回升,其中Wafer及Client SSD涨幅显著,建议关注存储芯片设计、模组及封测龙头;同时,半导体设备领域技术突破频现,叠加AI端侧硬件升级(如鸿蒙生态推动的AI手机/PC需求),建议布局国产设备、材料及服务器自主化产业链,并关注AI大模型国产化及算力基建机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