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了,2万美元奢侈品包成本不到1000美元的秘密,被他们捅破了

编者按:2万美元的名牌包只要不到1000美元就能买到?中国代工厂的TikTok爆料让全球奢侈品消费者集体破防!——原来自己一直在为"品牌故事“支付天价智商税”。

01 外国网友集体“破防”

那些标价几千甚至上万美元的奢侈品大牌,竟然大多是中国制造的,而实际成本低得离谱。

当特朗普政府对无理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工厂主们在 TikTok 上掀起了一场“奢侈品祛魅”运动,直接把大牌背后的真相扒了个底朝天。

有工厂主透露,他们能以 5-6 美元 的价格出售和 Lululemon 同厂同款 的瑜伽裤,而这条裤子在美国专柜的售价高达 100 美元,而两者“面料和工艺基本完全相同”。

更夸张的是,有声称代工多年名牌包的厂家,直言某款售价 2 万美元 的奢侈品牌包包,从代工厂直接拿货的价格,竟然不到原价的 二十分之一!甚至还在视频上配上“中国制造业进入美国可以让美国人生活得更好”的文案。

这些视频向全球网友传递了一个颠覆性的信息:许多国际大牌在中国以极低成本生产出优质商品,再通过品牌包装和营销手段,以天价转售给海外消费者。

视频一经发出,在外国消费者中引发了强烈震动。无数外国网友在看到这些直呼“天塌了”——原来自己一直在为品牌溢价买单!

有人崩溃留言:“我花大价钱买的奢侈品包,居然全是中国制造的?” 底下立刻有人补刀:“欢迎来到现实世界!”

但更多人的反应出人意料,开始求购买链接。

甚至有人要求工厂主创建一个网站,以方便购买。

而在TikTok上,以“Chinese manufacturers luxury brand”为关键词的搜索,会出现不少相关视频,涉及的商品也很多,比如化妆品、包包,到服装、墨镜、香水等等。

许多视频还直接提供了网站链接和联系方式,引导观众直接向这些供应商下单,甚至还在评论区回复网友可以私信。

这些视频下的评论区俨然成了大型“真香”现场,无数外国网友用亲身经历佐证视频内容的真实性。

有人说自己从中国买了婚纱,省了数千美元,而且很漂亮。

也有人说:中国制造的物品非常精美,尤其是手工刺绣、珠宝、家居用品等等。

更有经验丰富的买家热心支招:在中国买东西可以搞价。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扰乱了全球贸易,但这些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却激起了的外国网友的购买欲望。甚至连中国某跨境B2B电商平台突然爆火,短短数天内被推上了美区App Store前三的地位。

02 藏在“物美价廉”背后的产业密码

尽管上述厂家的身份存疑,且成本信息也未必准确,但中国商品物美价廉这一显著优势,却是确凿无疑

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的,价格标常常让人望而却步。比如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经典手袋系列,在欧洲部分门店,一些经典款手袋的价格可能在1000-2000欧元左右。但当这些同款手袋进入中国市场后,价格往往高达2万-4万人民币,价格相差数倍甚至十几倍。同样,古驰(Gucci)的一款经典GG Supreme帆布包,在意大利当地的售价可能在 800-1200欧元,而在中国专柜,其售价则普遍在1.5万-2万人民币上下。

然而,这些奢侈品的生产环节,很大一部分就发生在中国。比如香奈儿(Chanel)的丝巾,其印染、制作等大量工序都是在中国工厂完成的。中国工厂凭借着成熟的工艺和高素质的工人,以高效的方式生产出这些高质量的产品。

中国制造在奢侈品生产领域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完善的产业链上。以深圳为例,这里汇聚了众多皮革加工企业、纺织工厂以及各类五金配件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形成了一个紧密的产业集群,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最后加工,各个环节无缝衔接,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珠宝制造方面,中国广州的番禺区是全球闻名的珠宝加工基地。这里集中了数千家珠宝加工厂,每年为全球众多珠宝品牌提供各种款式的首饰。对于一些奢侈品牌的宝石镶嵌、金属雕琢等工艺,中国工厂凭借精湛的技艺和大规模生产,能够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

以一款卡地亚(Cartier)经典的钻石戒指为例,在番禺的加工厂中,由于其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原材料采购便捷,生产过程中的沟通协调成本低,使得这款戒指的生产成本相比在欧洲生产要低出不少。在欧洲生产可能会因为原材料运输距离远、人工成本高、生产规模小等因素,导致成本大幅增加。而在中国广州番禺,从原石切割到最后的镶嵌工序,各个环节高效配合,大大压缩了成本。

中国拥有庞大且高素质的劳动力群体,这为奢侈品的制造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在服装制造方面,中国的服装工厂能够高效地完成从裁剪到缝制的各个环节。以香奈儿、迪奥(Dior)等品牌的高端定制西装为例,在中国的工厂里,熟练的裁缝师傅能够精准地进行裁剪和缝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水平,而且人力成本相比欧洲一些国家的同行业工人工资要低很多。

从外国网友的“破防”到“真香”的转变,更是对中国制造实力的认可,而这认可,无疑就是中国在全球产业竞争棋局中,稳稳攥在手中、分量十足的一枚关键 “砝码”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