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个别幼儿园因多名幼儿集中出现反复高烧、咽痛、进食困难等症状,被迫采取临时停课措施,引发家长群体广泛关注。据广州广播电视台报道,此波健康警报的"元凶",正是近期进入高发期的儿童常见传染病——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有什么区别?
疱疹性咽峡炎以突发高热、咽峡部疱疹和溃疡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明显咽痛,导致婴幼儿拒食、流涎、哭闹不安。该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强,易在托幼机构等儿童密集场所传播,5岁以下幼儿是主要易感人群。
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历程大概两周,分为:
·潜伏期:3-5天。这时候我会在孩子、尤其是抵抗力弱的孩子体内大量复制,等待爆发。
·前驱期:1-2天。突发高烧38-40度,开始我的show time,孩子出现喉咙痛、没胃口等表现。
·水疱期:2-3天。继续高烧,咽喉部,尤其是上颚出现我标志性的水泡。
·溃疡期:低烧或退烧。因为有溃疡面,是孩子喉咙最痛的时候,吃东西很痛苦。
和手足口病类似,疱疹性咽峡炎也是传染性很强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同样会出现急起发热、厌食和疱疹或溃疡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起疱疹的位置只有在咽峡部位,而手足口病在手足臀的位置都会有。同样是自限性疾病,手足口病会引起脑炎或者肺出血等并发症,疱疹性咽峡炎却不会。
疱疹性咽峡炎如何防治?
从传播源上看,我是典型的粪-口传播,传播速度很快,因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保证休息就尤为重要。广东疾控中心提醒,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做好以下4点: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彻底洗手。
·隔离休息:发病患儿应居家隔离2周,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
·清洁消毒: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玩具、餐具,衣物暴晒杀菌。
·避免聚集:流行季节减少去人多密闭场所。
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方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所以建议不要滥用抗生素,家长可以在西医的指导下,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同时,中医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白云山口炎清颗粒,而且药效也相对温和,对小朋友更友好。临床实验数据表明,口炎清颗粒由麦冬、天冬、玄参、山银花和甘草等组成,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解热镇痛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多用于口腔溃疡、疱疹性口炎、复发性口疮等多种口腔粘膜疾病,对于缩短病程,减轻疼痛症状,缓解患儿痛苦,改善中医证候,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专家建议,在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季,家长更需注重儿童日常口腔健康,科学用药缓解症状,为孩子的健康增添一份防护保障。
疱疹性咽峡炎虽来势汹汹,但可防可控。白云山口炎清将协助全社会共同行动,加强科学防护,切实保护儿童健康,让孩子们远离疾病困扰,拥有健康无忧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