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世界产业供应链发生巨大变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2024年11月6日, “投资韩国峰会”(IKA)在韩国首尔格兰德洲际酒店举行。
和以往大会相比,这次大会透露出一个重要信号,韩国将加速联手全球公司,塑造本土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生态。比如开幕式环节特别举行一场外商投资宣言仪式。据产业通商资源部报道,开幕式现场宣布七家专门从事半导体设备、汽车零部件、海上风电和物流的全球公司将投资9亿美元,随后还举行了两家全球公司在韩国设立新总部的仪式。
或许出于保密等原因,大会开幕式采取了半封闭方式,现场未邀请外国媒体参加,产业通商部也未透露上述参与韩国投资的具体公司名称。
半导体在大国竞争的制造领域上,占有重要位置。
早在去年4月,韩国政府发布了《国家尖端产业带建设计划》(下称“计划”),指定导体、显示器、汽车电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六大核心战略产业。《计划》决定建设15个国家产业园区,面积规模超过4000万平方米,预计到 2026年之前对六大核心战略产业投资550万亿韩元。其中半导体是重中之重,投资规模将达340万亿韩元。
韩国半导体技术,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条上的重要部分,也是韩国出口的最大项目。但是因为美国对韩国在半导体出口上施压,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出口一度受到不小影响。根据韩国贸易协会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出口中国的半导体在2023年一季度达到历史低点。随后,由于半导体产业的复苏,以及人工智能企业等需求增加,韩国对中国出口的半导体表现出上升趋势。
不过,鉴于未来半导体产业链竞争格局的不确定性,为了进一步扩大韩国在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韩国政府在今年1月,宣布将联合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共同斥资622万亿韩元(约合4280亿欧元)打造全球最大半导体超级集群。
通过对半导体巨型集群的规划,韩国希望实现提升半导体在关键材料、零部件和设备供应链上的自足率。
半导体、生物医药等也成为此次峰会的重点,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半导体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加大。韩国总统直属的国家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席连载浩(Jaeho Yeom)在大会上介绍,人工智能委员会由30多个韩国重点企业以及相关专家组成,聚焦金融方面投资,确保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建设,将目前投资扩大15倍。
他还称,“我们希望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进程中,韩国能够成为引领趋势的国家,能够汇集各种力量实现国家目标。”
除了半导体领域,生物制药也是韩国大力发展的核心产业。韩国也在加大生物制药方面供应链上的本土化进程。
参会的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岛海尔生物”)副总经理王广生来韩国有并购建厂、开拓市场的打算,就是看中这一点。他表示,来韩国投资也有自己的优势,虽然韩国的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并不低,但是综合考虑到营商环境和供应链的完整性,还是不错的。比如,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同源,会降低沟通成本。韩国的生物制药属于后起之秀,对仪器设备的需求大,供应链也相对完整。符合海尔一贯先有市场再建工厂的原则。
同样来韩国寻求机会的江苏寒武纪生物细胞科学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正也提到很长一段时间,因为药品生产周期长、投入高,很多国际制药巨头,为了降低成本风险等,会将部分环节外包给中国生产。这也加速了中国生物药企的崛起,甚至不少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公司的供应链。
在快速发展期受到国际制裁,许多生物制药公司需要寻求新的机会。在张正看来,眼下,国内生物制药公司已经到了“不出海就出局”的局面。生物制药属于高端技术行业,出海考虑的重点,一是人才,一是供应链是否齐全。从这两方面讲,中国、韩国、日本和印度是亚洲生物制药技术相对成熟的地方。
“出海韩国、日本,相对来说是可行度更高。市场相对完善,人为干扰因素少,而韩国市场相对技术成熟,韩国与美国有FTA协定,韩国的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可以按优惠的关税进入美国市场,不受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中韩可以在市场和研发上有很多可以合作的机会。”不过,他也指出,中国生物药企,因为投资周期长,最短也得3-5年才能生产出来产品,而且需要投入资金很大,在出海考量上,也更慎重和保守。
从招商环节上看,王广生觉得有些地方也值得学习。比如,韩国相关政府单位提供的招商服务非常细致。在现场洽谈项目前,韩国这边已经安排了几十家韩国企业和地方政府洽谈和对接,洽谈现场定置管理,能源、自动化、生物医疗等版块标识清楚并且安排好企业顺序。最后,王广生选择了10家具有业务合作可能的韩国企业深度交流。他觉得整个体验非常好,效率很高。
不过,张正和韩国地方企业有短暂接触后,觉得韩国此次招商更欢迎有技术、有资金的生物制药类企业,对一些轻资产合作方式不太感兴趣。
2024年“投资韩国峰会”(Invest Korea Summit ,简称“IKS”),由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主办、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承办,每年举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