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茨·哈伯:拯救了数亿人的“化学战之父”

1915年4月22日,一个清朗暖和的星期四,比利时小镇伊普雷上空升起了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宣告了人类又一种残酷的战争方式的诞生:化学战。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也是人类首次使用有毒的化学品作为武器,当时德军使用的是氯气,这些氯气被装在毒气罐里由士兵带到前线战壕里释放,氯气通过一根根蚯蚓般的细管从毒气罐中放出,乘风飘向敌阵,当烟雾卷过堑壕,还沉浸在不知所措状态中的士兵们,顿时窒息的喘不过气来。

在伊普雷释放毒气的时候,一位德国学者,正乘着飞机在战场的上空观战,他正是毒气的发明人:哈伯。三个月前,正是他向德军参谋总部提议,用氯气来杀伤敌人;当哈伯在飞机上看到英法联军一片片倒下的时候,他向地上的德军喊道,你们胜利了!

然而,正是这个为死亡呐喊的化学家,因为找到了将氮元素合成氨的方法,三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898年9月,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威廉·克鲁克斯发表了一个演讲,提出了一个紧急且致命的问题——人类即将面临粮食危机,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字:氮。氮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也是生产肥料、农药、炸药的原材料。它来源广泛,约占大气含量的78%,不过因其性质稳定,很难被生物体直接利用。传统农业通过集约回收人畜粪便、种植豆类植物或实行轮作耕种的方式提高土地含氮量,改善土地肥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哈伯自1891年自柏林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以后,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实验室,目的是将空气中含量丰富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在1909年发现在催化剂锇的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可以合成氨,此后哈伯的发明被推向工业化生产,该方法也被后世称为“哈伯-博施法”。

据学者们计算,哈伯-博施法制造的肥料可能维持了战后三分之一的人口,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当今世界大约有二十亿人将无法生存。同时,化肥的使用保持了耕地的肥力,令开垦新耕地的需求大幅减少,大批的森林、草原、山泽、湖泊因此得以保全。

弗里茨·哈伯也因此成为史上最令人争议的科学家。他是拯救了数亿人的科学天才,也是为死亡摇旗呐喊的战争魔鬼。

当技术带领人类飞速前进时,更需要人文精神审视我们的位置与方向。科学研究既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希望,也有可能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和悲剧。技术终究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工具,考验着使用者心中的道德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