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6月28-29日,“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
在“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亚太场对接会”“实战沙盘”圆桌讨论环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回应了一个所有出海企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一些出海非洲的中小企业发了横财,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胡捷表示,主要原因是去的早,“这些企业刚到非洲的时候卖什么都赚钱,利润超高,而且跟当地关系也不错,获得了很多优势的资源。现在,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出去还是有机会的。但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定位,找准需求,也可能创造超预期的成功。”
此外,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都认同,出海能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要进行本地化,与所在国家和地区共享收益。马来西亚拿督斯里、佶帝集团创办人兼执行主席叶绍全介绍了一个反面案例,“有的出海企业,什么都用中国国内的,连包菜都是从中国运来的,宿舍也是自己盖的,当地什么(好处)都得不到。”
胡捷直言,“(这种行为)像个癌症。”他还提醒中国企业出海不要卷,“中国如果是自己拼命卷,到海外也这样卷的话,我觉得是挺悲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