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盈桥文脉铸柱 ”普宁桥柱珍珠娘庙重建落成庆典暨非遗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筹备工作概况交流
共襄文化盛举,助力乡村振兴。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省委、揭阳市委、普宁市委部署要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普宁市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引导广大群众在深入了解中积极投身“ 百千万工程 ”,凝聚高质量发展的 “万千力量 ”,普宁市占陇镇桥柱中心片区聚众人之力、积极创新,拟定于 2024 年 12 月9日至12月16日期间分批举办“珠光盈桥文脉铸柱 ”普宁桥柱珍珠娘庙重建落成庆典暨非遗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现将有关工作概况作如下交流:
一、“一核”:凝心聚力,思源报本
弘扬祖德,敦亲睦族。桥柱是一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乡村。1417年,一世祖陈铁峰创寨于此,繁衍至今,裔孙人口约20余万人,为全国陈姓同祖人口最多的大乡世家之一。桥柱铁峰公裔孙枝繁叶茂,逐渐由老寨向外繁衍发展,在周边创寨或分布于潮汕各地的村庄达31个。因此,本次系列活动是海内外乡亲关爱家乡、支持家乡、建设家乡的平台载体,是凝聚强大乡贤合力,助力家乡高质量发展的美好契机,是全方位展现我市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和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的创新实践。
二、“两翼”:聚焦特色,彰显成果
铁峰丹心,练水建功。改革开放后,在各级党政与铁峰理事会的齐心努力下,桥柱对中心区作出宏观规划,多次积极发动乡贤支持家乡公益建设,如今已构建起二纵三横的主干道交通格局,境内村道皆实现硬底化且配备夜光灯。桥柱有知名旅游特色景点4个(珍珠娘庙、铁灵寺、乌石部伯公、一世祖祠),大型灯光运动广场10个(乌石部、西楼、新寮、杉铺、 旧地、埔栅、洪厝寨、占陈、四德、陈家村等村的文化广场或休闲运动场) 。十多年来,投入上述建设项目的公益资金总额约8亿多元。桥柱中心区现有12所小学、3所中学。近年来,族贤俊彦踊跃捐款支持教育事业,公益资金达 4亿多元。
崇文传承,接续奋斗。桥柱历来崇文重贤,重视文物保护与传承,现有普宁市不可移动保护文物和文物保护单位各2项,分别为桥柱一世祖铁峰公祖墓、桥柱老寨南薰门、桥柱一世祖铁公峰十四世裔孙“陈氏家祠光耀堂”、桥柱四德村“东美里”。桥柱还积极倾情蓄力投入,深入挖掘乡土非遗文化,整理融合给予保护,已获得3项县级以上非遗项目。其中,每年农历二月“珍珠娘娘莲驾出游 ”这一非遗庙会活动已成为地区文化盛典,不仅承载着桥柱地区独特的历史人文记忆,更成为了海内外乡亲族贤抚今追昔、传承创新的重要精神纽带。一脉相承,多元发展。桥柱地区赓续发展了 9 支乡村英歌队和1支拥有180多人规模的新寮村大锣鼓队等非遗文化传承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几十年来,桥柱在非遗文化项目的弘扬和传承方面投入资金达2亿多元。本次系列活动将进一步凝聚各村力量,深度挖掘地区人文底蕴、民俗传统、非遗文化等特色资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深耕厚植普宁桥柱“非遗+”文化的时代内涵。
三、“三引擎”:开拓思路,锚定目标,盘活全局
用心谋篇,用情布局。本次系列活动以“立足当地,面向全国,走向国际 ”为工作思路, 以“ 同心向党,凝聚合力 ”为目标愿景,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 ”为活动主旨,设计“ 1+1+N ”嘉年华活动工作方案(详见附表),充分展示阶段来普宁桥柱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乡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工作成果,传承发扬桥柱人团结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品质,以实际行动诠释桥柱人许身报国、敬祖爱乡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助力提升家乡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营造实干发展氛围,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关怀下,在海内外贤达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在全体桥柱人的合力推动下,本次系列活动定能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地区“ 百千万工程 ”建设,铆足干劲力推活动出新出彩,铸造普宁桥柱文化品牌名片,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桥柱力量。(文案由:桥柱公益事业促进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