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满载3614吨煤炭83277次列车从陕西省靖边东站出发,一路南下驶向襄州北站,这一平凡而又意义非凡的行程,成为浩吉铁路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浩吉铁路累计开行列车正式突破8万列。这一令人惊叹的数据背后,浩吉铁路北煤南运的动脉功能持续强劲发挥,区域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凸显,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浩吉铁路全长1813.5公里,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一路纵贯陕、晋、豫、鄂、湘,终抵江西吉安。其作为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北煤南运”战略大通道。长期以来,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呈现“北多南少”格局,华中地区作为“用煤大户”,能源获取面临诸多困难。一旦遭遇台风、汛期等极端天气,电厂、工厂便只能陷入望“煤”兴叹的困境。而如今,浩吉铁路宛如一条钢铁巨龙,平均每日开行运煤专列47列,单日最高运量突破37万吨,短短四十八小时内,就能让“乌金”出塞,“暖流”涌入“两湖一江”地区,实现了产煤区与用煤区“点对点”的高效直达运输,极大地缓解了沿线区域长期以来的能源紧张状况,为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
在浩吉铁路高效运转的背后,是无数铁路人的默默坚守与付出,襄州运营维修段干部职工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襄州运营维修段承担着浩吉铁路豫鄂湘赣段的运营养护任务,在保障铁路安全稳定运行、提升运输效率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解发电企业的燃“煤”之急,他们从提升设备质量、优化运输组织、畅通疏运堵点等多个维度入手,全力以赴保障浩吉铁路电煤运输的高效畅通。
襄州北站作为浩吉铁路线上唯一的编组站,承担着所有列车的万吨解体、空车长编,以及加密、增吨、压时、提速等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堪称浩吉铁路的“心脏”。在这里,每天有50余对、10000 辆往来于蒙陕甘宁能源地区和鄂湘赣地区的列车进行作业。重车经重新解体、集结、编组后,驶向鄂湘赣等华中地区的火电厂、港口、炼钢厂,空车则返回蒙陕甘宁地区重新装车。为确保这些运煤车列能够平稳接发,完成日均15万吨电煤的发送任务,面对人员紧缺的巨大挑战,襄州北站积极创新,让助理值班员担当防护员、货检员担任列尾操作员的办法,并带领管理干部对全站人员进行专业融合培训,实现了“一专多能”目标。
在畅通疏运堵点方面,襄州运营维修段也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他们主动作为,按照以卸保畅的原则,加强与管内电厂、煤港等企业的沟通对接,准确掌握管内电厂的供需、库存、可耗天数以及重点和应急电煤运输需求,最大限度消除积压,确保产运需求有序衔接,打通了车站与煤炭企业、电厂衔接的“最后一公里”,确保电煤快到快卸,以卸保畅。
浩吉铁路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保障能源运输上,更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铁龙所至,产业勃兴。自开通以来,沿线地方政府围绕这条“能源脊梁”,积极规划建设,建成物流园(港)10个、产业园(区)11处。一条生机勃勃的“浩吉铁路经济带”正在逐步形成。浩吉铁路将继续放大“北煤南运”战略通道功能,持续为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源源不断“乌金”动能。(文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