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制造业,一场关于智能升级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重塑中国智造的未来图景。在这历史性的时刻,红壹科技以创新先锋的姿态闪耀于“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携手一站式数智化管理解决方案强势亮相。
红壹科技,亮相“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作为创新中小型工业系统代表,公司首席技术官在“上合国家数字产业合作论坛”做主题演讲,发布“AI钉铛智造、AI蓝猫智造、AI胜小二”智能MES+ERP双核AI工厂管理系统的科技产业成果,携手合作成为“十万家工厂的智造系统”。
2023年9月6日至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举行。作为全国首个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数字经济展会,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已成功举办3届。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的主题为“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 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重点展示全球工业互联网发展最新成果。
9月5日,由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上合组织国家数字科技平台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上合国家数字产业合作论坛在石家庄召开。此次论坛以“共建上合国家数字丝绸之路”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集结上合国家的优势资源,进一步加强成员国在数字技术合作、拓展数字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合作,共建上合国家数字化产业链,实现技术成果、技术转移、成果应用及项目执行的精准对接。红壹科技首席技术官,获邀在论坛上做主题演讲,发布“AI钉铛智造、AI蓝猫智造、AI胜小二”智能MES+ERP双核AI生产管理系统的科技产业成果,专为工厂研发,深入工厂生产流程,是服务中小型制造业的工厂专属ERP系统,不仅满足其深度和广度需求,也能让企业从想到敢用、好用,获得现场各界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
对比其他工厂ERP,红壹科技在生产上钻研得更深,更懂如何通过车间管理来智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损耗,独特的生产管理细分特色包括在工序管理,扫码报工,图纸管理,多级物料清单管理,实时算料管理,自动排产,人员和物料成本统计,损耗统计等。
随着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成为各行各业新的引擎,制造型的企业与业务需求快速变化,制造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升级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中小制造业数字化程度处于:无生产ERP无数据、有生产ERP无数据、有生产ERP有部分数据,工厂管理系统与工控层无数据关联,缺乏全面可用的数据作为数智制造的支撑。他们在用粗放的进销存软件、财务软件或者老旧工厂ERP管理生产环节,传统软件互不兼容、无法扩展、数据孤岛等方式,并不适合蓬勃发展中的中小制造业。
红壹科技,制造业AI生产管理系统的国内创新领军企业,定位极致性价比,把产供销与业财一体化,销售、订单、物料、生产、设备、质量,库存、财务等一体化管理。重点面向机械制造、电子行业、汽配行业、电气行业等百万级中小制造业,深入研究其订单交付延期率高、产品良品率不高、设备生产效能低、以及生产计划依赖经验且执行率低等痛点,重点运用Paas+SaaS云计算+AI大数据能力,自主创新研发、长期深入工厂一线,通过数千家工厂客户验证,生产效益和数智经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一大批客户综合实现:订单准时交付率+28%、产品良品率+17%、计划达成率+35%、数据统计成本-50%等等不同维度的生产效益提升。红壹科技,秉承“客户价值、创业精神”价值观,坚持“助力中国智造,普惠千家万户”使命,努力实现“成为十万家工厂的智造系统”愿景。
红壹科技,作为创新型工厂管理系统代表,已成功入选国家、广东省两级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员单位及工业系统服务商,获评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获得十多项国家认证软著及专利发明。在2023年9月,荣幸受邀亮相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公司首席技术官在“上合国家数字产业合作论坛”做主题演讲,发布“AI钉铛智造、AI蓝猫智造、AI胜小二”智能MES+ERP双核AI工厂管理系统的科技产业成果。同时,红壹科技在2023年“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第六届广州女性创客(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等进入省市级总决赛、连续获奖。
2024年4月,红壹科技和国家央企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工业行业部门达成重要合作,共同推进中小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为制造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2024年9月,红壹科技团队在“2024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期间,向上海合作组织实业家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一行展示与汇报自主研发创新的“工业MES+ERP双核操作系统”在国内13个重点工业大省的创新成果和实践应用;2024年11月,红壹科技亮相“2024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向国家工信部副部长领导一行讲解和汇报中小制造企业设备数采、工控和工厂MES+ERP双核操作系统等“小快轻准”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应用。2025年,红壹科技凭借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突出的创新成果,成功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