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停运,千百万消失的用户去哪了?

作者 | 小左

身边有一个朋友是唯一还在坚持使用腾讯微博的人。

昨天她看到腾讯微博停止运营的消息,突然很低落。

腾讯微博从上线开始,就不是一个大众的产品。

很多朋友曾经在它热切推广时申请了账号,但是很快抛之脑后。

小朱使用它,则是因为它足够“冷”。

在那里不会遇到朋友、同学、同事、亲人,她将那里当做远离社交圈的日记本。

如今,她再也无法登陆了。

很多东西来不及备份。成千上万的私密心情其实让人无从下手。

“网络世界的保鲜期比爱情还短。我或许该去买个日记本,毕竟写在网络上的东西,随时随地都可能被当做一坨数据,消灭掉。”

仔细想了想,

突然消失,带着我们的回忆,撤出我们的生活,才是互联网产品的常态。

从博客、人人的消失,再到QQ的式微,

每一个我们储存在互联网上的回忆,都可以被轻易抹去。

「01」

2000年,博客兴起,并进入中国。2005年10月,新浪最先推出博客。

最初,博客是小众文艺青年,深度作者的战地。

2004年,随着木子美在博客连载的性爱日记被网友发现,迅速掀起轩然大波。

博客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

时常能看到几个文人在博客打笔仗。

比如韩寒,打笔仗就是他在博客时代辉煌的战绩。

2006年,白烨在博客贴出原发于《长城》杂志的《80后的现状与未来》。

评价韩寒的作品“越来越和文学没有关系”,并对“80后”提出了批评:“‘80后’作家这样一种姿态坚持下去,成为主流文学的后备作家是完全可能的……

面对质疑,博客时代的人选择直接以文章回击。

几天后,韩寒作出回应,在博客上贴出《文坛是个屁,谁都别装逼》。

“以时代划分人,明显不科学”,

“文学和电影,都是谁都能做的,没有任何门槛”,

“每个写博客的人,都算进入了文坛。文坛算个屁,茅盾文学奖算个屁,纯文学期刊算个屁。”

随后白烨和韩寒又开始一轮笔仗。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混战。

其实包括导演陆川的父亲作家陆天明,阵地同样是博客。

那一年,每个人都花很多时间,用一篇长长的文章,在博客捍卫自己的观点。

当年的明星,也是人手一个博客。

后来发展到,几乎所有在上网的普通人,都在博客拥有一个自己独立的域名。

那时人们普遍认为:空间是孩子用的,博客属于大人。

比起空间更加花哨的“装修功能”,博客的装扮显得尤为朴实商务。

但这丝毫没有阻止博客时代的到来。

直到2010年。

那一年,最晚开始博客业务的网易用户达到6000万,处于巅峰状态。

那一年,新浪推出「微博」,但是年轻人还在疑惑这是什么?

2010年2月,韩寒接受采访时坦言最近玩博客的频率下降了,「我发现没人跟我玩了。」

大厦将倾,却毫无预告。

随着微博的红火,越来越多人的阅读习惯直接被改变。

140个字以内表达自己成为了流行。网红大V纷纷转战微博,微博也培养着新的红人。

很多人再也没有去自己的博客看过,那里成为了一片废墟。

2018年,成立12年的网易博客在官网首页发布公告称:网易博客将于2018年11月30日00:00起,正式停止网易博客网站运营,关闭服务器。

“因为要停止网易博客了,不得不去看看”当天创下了网易博客近期最高的搜索量。

2020年7月9日,持续更新博客12年的古天乐宣布:博客停止更新,微博则继续保持更新的状态。

有人形容这感觉,就像秃子头上最后一根头发的脱落。

抬头再看看网易博客的slogan:新锐人文生活。

显然,这不是人们现在需要的。

距离博客时代过去10年,我们不再新锐,人文,更没时间关注生活。

「02」

“那时候毕业时,我们不再写同学录,因为人人网,就是我们保存在网络上的同学录。”

一位曾经的人人网深度用户如是说。

曾经,中国一半的年轻人是人人网的深度用户。

这丝毫不夸张。

大学校园里,大家除了交换手机号,社交的正式开始往往从“人人网”启动。

人人网的原身是王兴创办的校内网,2006年被千橡收购。直到2009年,更名为人人网。

人人网有很多不同之处:

全部采用实名制验证,而且以学校为筛选条件。

是更加真实的社交体验。

这里,是一个专属于高校学生的平台,他们总是有最新奇的想法也有最高的活跃度。

很多学生时代的恋情,人人网都充当了红娘的角色。

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校园爱情,是从人人网搜索ta的名字,从给TA的每一个动态留言开始的。

人人网一度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写作平台。

很多人的日志在人人网被疯狂转载,考试前甚至会有学霸分享知识点……

一些普通的在校大学生,第一次体验到观点被认可,被拥簇的快乐。

2010年时,人人网所记载的,所引爆的东西,可以是当下互联网最热门的事件。

那时候没有热搜,全靠人人网上每个人的“转发”按钮传播。

2011年初,人人网曾发布2010年鉴,盘点全年大事记。

那时,人人网的产品和技术高级总监黄晶自信满满:

作为中国最大的SNS,人人网推出的年鉴更可以代表中国互联网网民在2010年的公共记忆、普遍感受和大众情怀。

然而仅仅4年后,世界已经是另一番光景。

打开人人网的主页,原来熟悉的那个充满老朋友们状态分享的时间线主页,已经被各种网红主播所取代。

其实,说不清是我们抛弃了人人网,还是人人网放弃了用户。

很多人随着毕业、工作,登陆人人网的机会越来越少。

偶尔需要联系久不联络的同学,才会打开人人网。

只不过会发现,很多人的更新时间线,停留在了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

2018年,人人网以2000万美元卖掉了。

2019年,人人网重新回归,恢复成了我们熟悉的样子,也变得更好了。

但是,朋友圈、QQ空间、微博,早已在不同圈层取代了它。

就像当初人人网巅峰时代的用户回不去自己风光无限的20岁,人人网也难以重新覆盖新一代年轻人的青春时代。

「03」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开心网」曾经存在过,甚至差一点成为最牛的社交平台。

“偷菜”曾经在2009年,让大半人成为重度网民。

“偷菜”,也成为那一年,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引发这个热潮的,就是「开心网」。

开心网的崛起是异军突起式的。

百度上的开心网编年史中这样记载:

2008年

3月开心网创立。

4月开心网在国内率先推出“朋友买卖”应用。

6月开心网在国内率先推出“争车位”应用。

7月开心网页面浏览量超过1000万。

9月开心网注册用户数量达到500万人,页面浏览量超过1亿 。

2009年

1月开心网注册用户突破1500万。

2月开心网“买房子”应用正式推出“花园”,“偷菜”自此风靡。

成立不足一年,开心网就做出了第一个引爆全民的游戏。

当年偷菜,一定程度上一群不准备加入互联网的人,提早进入了。

每天打开新闻,你都能发现有人因为偷菜,又干了什么奇葩事。

有人因为上班沉迷偷菜被公司开除。

有人平时一贯喜欢睡懒觉,但是为了偷菜,他可以给自己定闹钟凌晨起床。

老头因不满老婆子在偷菜游戏中加了大量的老头而和老婆吵架。

为了偷菜,你想象不到当时的人有多努力,现在通宵打排位都不算什么。

对游戏上瘾的人,甚至对每个同事和好友蔬菜成熟的时间都做了记录,用EXCEL做了一张表格,到了时间挨个去偷。

说真的,工作都没这么努力。

当时不仅仅是年轻人在玩,很多中年人也加入其中。

借由偷菜,开心网的用户也在增长。

“开心人信息”用户增长率达到500%,用户即超过6000万,创立一年时估值便超过1亿美元。据当时的媒体报道,2010年,开心网年收入3亿元。

但是热潮总会过去。

偷菜在重复中失去了魅力,人们渐渐进入到了更加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

开心网也在短暂辉煌后,逐渐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

开心网一起偷菜的朋友们,也都一起离开了。

「04」

一年又一年,我们在互联网上,被迫或主动的完成着一次又一次的迁徙。

从聊天室,到QQ,又到微信。

从博客,到空间,再到微博、朋友圈。

我们习惯了在互联网的各处留下痕迹,却很少考虑过:

如果这个我们曾经储存回忆的地方,停止运营,那些回忆该怎么办呢?

但是我们来不及多想,每当看到之前熟悉的东西消失时,我们才发现:自己都忘了用户名和登陆密码。

或许互联网上的数据,从来不是不可更替的吧。

真正重要的人,会被保存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网络虚拟的数据中。

只是遗憾,很多事情随着数据的消失,也被我们遗忘了。

多希望时光慢点走,留下最美好的可以慢慢品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