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
董仲舒建立起的董子政治儒学,为汉初解决了政治合法性问题,维护了封建政权统一和稳固,至此,儒学在汉武帝时期正式成为官学。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
董仲舒建立起的董子政治儒学,为汉初解决了政治合法性问题,维护了封建政权统一和稳固,至此,儒学在汉武帝时期正式成为官学。
董仲舒的建议被采纳后,儒学正式成为官学,这一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即公元前134年。既然儒学的政治地位确立了,应该有相应的举措来维持其权威。主要有两个重要举措:
一个是在中央设立太学。太学主要是培养官宦子弟,那些有政治身份的子弟和少数平民的优秀子弟被推荐在太学学习,而他们基础的教材便是儒家的经典。
二是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这个名称在秦始皇就有,它不是学位。五经博士通过对儒家经典的学习研究来保证儒学的传承。博士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教授。博士门下的弟子叫做“博士弟子”,汉代设立若干博士再加一些“博士弟子”。我们现在大学的文凭有本科、硕士和博士,其中的博士这个头衔不知道是谁翻译出来的,估计是望文生义,因为古代的“博士”恰恰不是一个学位而是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的教授职称,与学位没有一点关系。汉代的儒学:“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
这里的“教授”是一个动词,就是每一经典的博士根据自己的理解、按照自家研究成果来教授他的弟子。正因为那些经学家各以家法教授,所以弟子不能背离老师的思想,古人是特别强调师徒传承的,不能背叛师门。亚里士多德说过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但在中国不同,按照经学的传统,只能改为:“吾爱真理,吾更爱吾师。”这就是中国特色。
西汉的五经博士分了七家,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一共有十四家。其中,《易经》有四家;《尚书》有三家;《诗经》有三家;《礼记》有两家;《春秋》有两家,共十四家博士。
从汉代到唐代,我们称之为“经学时代”。对于经学的研究,郑玄和孔颖达是两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东汉的郑玄开创了郑学,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三礼的注释上。唐代的孔颖达是孔子的第32代孙,代表作是《五经正义》。汉唐的经学,从学术上说,都是“照着说”,宋明理学才是“接着说”。因为儒家的经典都是“圣人”的著作,是国家意识形态,所以注经的人出于对经典的尊敬,谁也不敢过多发挥,主要是搞“训诂”,对经典中的字义、句逗等等进行注解,不可以“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只能看成是“字字珠玑,普遍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汉唐经学是“继承有余,创造不足”。
好了。我们今天主要讨论的是董仲舒,顺便提到了汉唐经学。关于董仲舒的思想内容,比较繁杂,他的“天人之学”,实际上是一次大综合,是以儒家为本位,主要融和了阴阳家、法家、道家的某些因素。对于董仲舒和他思想,只有回到汉武帝时代政治、思想大一统的场景,才会有同情的理解。至于他的天人感应,确实有些牵强附会,带有神学目的论的色彩,但他的那个时代流行这些东西,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还相当迷信,天人感应还很有市场。董仲舒所做的,其实就是一场“命题作文”,他在为汉武帝做政治代言。我们今天不会相信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所说的种种政治谎言,其实古人也未必完全相信。汉唐的经学家们也未必信董仲舒,那些五经博士专家们“各以家法教授”,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发挥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到了唐代中期,韩愈开始强调儒家的“道统”,第一个站出来说董仲舒不是纯粹的儒家,将他清除出儒家的道统之列,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好,我们下次学习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