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持续高增态势之下,素有国内机场“流量之王”的白云机场拟向控股股东定增1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为盈利能力持续“续航”。
在国内国际航线吞吐量迅速回升,民航业持续稳健复苏的背景之下,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交通枢纽,白云机场通过持续充实资本实力,将为未来运营创造长期持续发展的更强基石。
定增16亿元,满足业务发展提振市场信心
2024 年以来,随着民航业流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600004·SH,以下简称“白云机场”)表现亮眼,盈利已超过2019 年同期。
根据财报,今年前三季度,白云机场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15.04%;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大增143.71%,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和去年全年净利润。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更是创下年内新高水平,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98.2%。
良好的业绩增长态势,为白云机场定向增发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和良好的市场时机。
今年7月中旬,白云机场发布公告,公司拟向控股股东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以下简称“机场集团”)定向发行不超过2.08亿股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价格为7.63元/股,机场集团将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定向增发的全部股票,并承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 18 个月内不得转让。
白云机场公告表示,此次定增目的是为了满足白云机场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增强白云机场的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
具体而言,此次定增有三方面目的。
一是加强现金储备,增强资金实力,满足未来业务增长的资金需求。白云机场表示,因不可抗力因素对全球航空机场行业造成较大冲击,公司2020年至2022年期间各项业务量大幅下滑,连续三年亏损,对公司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
2023年以来,随着民航业的逐步复苏,白云机场积极推动各项业务活动有序恢复,并需投入充足资金落实好民航安全生产责任,对于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求也随之上升。本次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将增强公司资金实力,有助于公司积极推动生产经营全面恢复,满足未来业务增长的资金需求,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二是补充权益资本,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白云机场与首都机场、浦东机场并列为国内三大国际枢纽机场。围绕公司经营目标,持续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
白云机场表示,本次发行将有效补充公司权益资本,改善财务状况,为公司人才引进、市场覆盖和业务拓展等方面提供持续支持。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也将得到优化,抗风险能力提升,有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本次定增由控股股东全额认购,彰显机场集团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有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民航业快速复苏,白云机场前三季度业绩亮眼
事实上,从行业发展大环境、白云机场近年业务发展情况、国家战略赋能上来分析,此次定增也拥有强劲的逻辑。
从行业发展来看,自2023年以来,国内国际航线出行及货运需求明显回升。
据民航局发布的《2023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3年我国实现运输总周转量1188.3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6.2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35.38万吨,较2022年分别上涨98.3%、146.1%和21%;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起降1170.82万架次,较2022年上涨63.7%。
2024年,民航业增长更为明显。根据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局等有关数据,今年10月,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7.8%、12.5%、21.4%。今年1-10月,全国民航客运量6.17亿人,累计增长18.6%;民航旅客周转量为10873.27亿人公里,累计增长26.6%。
根据民航局等发布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国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的发展目标分别为1750亿吨公里和9.3亿人次。这意味着国内民航业还有强劲的上升空间。
基于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复苏和良好发展前景,抢抓市场复苏机遇,推动生产快速恢复已成为国内民航业的普遍需求,这是白云机场本次增发的大环境逻辑。
从白云机场自身发展逻辑来看,近几年来,白云机场在大股东机场集团的多次支持下,经营持续恢复企稳,航班恢复创新高,业绩恢复扭亏为盈。
2019年11月,机场集团向白云机场注入优质资产,全力支持白云机场发展;2020年11月,面临疫情造成的行业性萎缩,白云机场向机场集团定增32亿元,机场集团再次出手帮助白云机场补充流动资金,提高抗风险能力,并助力T2航站楼扩建工程项目资本金需求。
在充实资本之后,自2023年国际国内航线逐步恢复以来,白云机场的经营业绩迅速提升。2023年白云机场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均实现同比大幅增长。2023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6317万人次,飞机起降架次45.61万架次,货邮吞吐量203.11万吨,三项数据均连续第四年蝉联国内机场第一。
2024年前三季度,白云机场航空业务量更是全面超过2019年同期,飞机起降、旅客吞吐、货邮吞吐分别为37.8万架次、5634.2万人次、173.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2.0%、21.7%、20.8%,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3.5%、3.4%、24.5%。
业务增长带动营收上涨,今年前三季度白云机场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增长15.04%;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大增143.71%。与此同时,白云机场多项重要财务指标明显改善。前三季度,其销售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20.3%提升至27.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1.44个百分点、4.19个百分点、0.93个百分点、1.42个百分点。显示出白云机场通过加强成本管控,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提升。
今年三季度报披露后,多家券商对白云机场给与“买入”“增持”评级,认为白云机场枢纽地位稳固,未来产能释放有望带动客流和货流进一步增长,公司营收有望持续提升。
国家战略“加持”,白云机场中长期发展潜力巨大
如果说行业恢复增长和白云机场盈利能力提升,促进了其短期业绩大增,那么,国家战略的加持,将赋予白云机场中长期发展的最大动能。
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城市群要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航空枢纽。2020年7月,民航局印发《民航局关于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民航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到2035年,全面建成安全、协同、绿色、智慧、人文的世界级机场群。
这其中,白云机场承担着重要发展责任。白云机场定位引领粤港澳世界级机场群建设、支撑民航强国战略的国际航空枢纽,具有覆盖东南亚、连接欧美澳、辐射内地各主要城市的天然网络优势,在全球航空网络和国家战略需求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经济波动周期中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增长潜能。
据悉,目前白云机场拥有超80家国内外航司常态运营,开通定期全货机航点55个,航线网络通达欧洲、美洲、中东等主流航点,覆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RCEP成员国,可快速直达全球230多个主要城市。白云机场正与国内、东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圈”。预计今年白云机场货邮吞吐量有望突破230万吨,进入全球前十名,创造历年以来最好成绩。
业内人士表示,白云机场在城市经济与人口规模上拥有“天时地利”的先天优势,政策顶层设计的“加持”又赋予了其“人和”的后天优势,再加上随着三期扩建工程的全速推进,白云机场未来将成为一个功能更加强大的枢纽机场,其中长期发展前景尤其令人期待。
本次定向增发,是白云机场长期可持续发展中的有力措施之一,有助于其持续夯实业务,不断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优化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要发展战略,并在其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兼顾中小股东利益,未来三年拟每年至少分红一次
如何兼顾全体股东的利益,是上市公司应该承担的责任。
对于本次定向增发如何更好地回报和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白云机场也有详细规划。
根据公告,白云机场制定了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表示在公司当年度盈利的前提条件下,公司将以现金形式进行利润分配。未来三年(2024-2026)内,公司满足现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现金分红,且最近三年累计以现金形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平均可分配利润的30%。
此外,本次定增对主要财务指标的摊薄微乎其微。根据测算,定增后每股净资产、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与定增前几乎无异。
白云机场表示,本次发行有利于公司增强公司资本实力,降低资产负债率,优化资本结构,进一步提升偿债能力及抗风险能力,为公司提升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奠定基础,从而降低本次发行对股东即期回报摊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