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像
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他的传奇人生,在晚清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对后世许多政治军事领域的风云人物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大学》开篇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自古以来,“修身”就被看作是做人处世之本、成事立业之基。今天让我们跟随曾国藩学习他的修身准则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这是曾氏在同治九年六月间为两个儿子所写的,实际上是他自己一生对人世间的领悟,而他也将这些家训代代相传,使其子孙后代都受到了良好熏陶。
在他看来,人要真正地做到心安,则必须慎独,即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也不做坏事。
人的身体要强健,则必须主敬。所谓敬,指的是内心纯洁,外表端严。如此人则固肌肤而束筋骸,身体日渐强壮。
人若秉仁厚之心,则会善待他人;善待他人者,他人也将善待之。人人如此,则人群和悦,社会和谐。
劳作是人生存之本,而好逸恶劳又是人性的弱点,故而特别需要时时提醒。
难能可贵的是,曾氏看出劳逸不均是当时社会的最不平之事。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政治家,可谓头脑清醒,目光尖锐。
在这四条家训的后面,曾氏写道:
今书此四条,老年用自儆惕,以补昔岁之惩,并令二子各自勖勉,每夜以此四条相课,每月终以此四条相稽,仍寄诸侄共守,以期有成焉。
由此看来,这是晚年曾氏为他的大家族所制定的永久功课。
原文
日课四条
一曰慎独则心安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故《大学》之“诚意”章,两言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时。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
敬之一字,孔门持以教人,春秋士大夫亦常言之,至程朱则千言万语不离此旨。吾谓敬字切近之效,尤在能固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皆自然之征应。虽有衰年病躯,一遇坛庙祭献之时,战阵危急之际,亦不觉神为之悚,气为之振,斯足知敬能使人身强矣。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
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于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若但知自了而不知教养庶汇,是于天之所以厚我者辜负甚大矣。
四曰习劳则神钦
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一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古之圣君贤相,若汤之昧旦丕显,文王日昃不遑,周公夜以继日,坐以待旦,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厉。《无逸》一篇,推之于勤则寿考,逸则夭亡,历历不爽。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之周乘四载,过门不入,墨子之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故荀子好称大禹、墨翟之行,以其勤劳也。军兴以来,每见人有一材一技能耐艰苦者,无不见用于人,见称于时。其绝无材技不惯作劳苦者,皆唾弃于时,饥冻就毙。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译文
日课四条
一、能谨慎地对待独处则心里安然
在自我修炼这件事上,难以做到的是养心。心里既然知道善,知道恶,但不能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力量去为善去恶,则是自我欺骗。心中的自欺与否,别人无法知道,而本人是知道的,故而《大学》里的“诚意”篇,两次谈到慎独。能做到慎独,则自我反省不内疚,可以坦然面对天地和鬼神,绝对没有所做的事让心有愧悔而使得正气疲软的时候。人没有一件内疚的事,则心灵泰然,常常有快乐满足宽和平静之感。这是人生的第一自强之道,也是最好的寻求快乐的办法,保证身体康健所首先要做到的事。
二、以敬为主宰则身体强健
敬这个字,孔子学派用它来教导别人,春秋时期士大夫也常常说到它,到了程子朱子,则千言万语不离开这个宗旨。我说敬字切实而看得见的功效,尤其在于它能使人的肌肤筋骨得到约束。庄敬则一天天强健,安肆则一天天懒散,这是自然而然的应验。即使是老年病者,一旦遇到隆重的坛庙祭典,危险紧急的战场,也不自觉地神情为之悚然,精气为之振作,这就足以知道敬能使人身体强壮了。倘若人无论多少,事无论大小,全都持以恭敬之态,不敢怠慢,则身体的强健,又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三、追求仁则能使别人愉悦
我与别人以及万物,它的根本之处是同一的。倘若只知道爱惜一己,而不知道仁爱别人及万物,这就是与根本之处是同一的这个大道理相违背。至于官大禄丰高居百姓之上者,则负有拯救民众苦难的责任;读书识字学习古代圣贤略知大义者,则负有让后知后觉者警觉的责任。倘若只是顾自己,而不知教导养育大众,这便是很辜负了上天对自己的厚待之恩。
四、以劳作为习惯者则神都钦服
大凡人的性情,莫不好逸恶劳,无论是贵是贱是智是愚是老是少,都贪求安逸而害怕劳作,这一点古今都相同。人一天所穿的衣服,所吃的食物,与一天所做的事情所费的力相当,则别人赞同,鬼神允许,认为他是自食其力。古代的圣君贤相,比如商汤的黎明即起床办公,周文王的过午而不歇息,周公的夜以继日,半夜起身坐而等待天亮,都是无时无刻不以勤劳来自我勉励。《无逸》这篇文章,讨论勤则长寿、逸则亡身的道理,历历不爽。为自己一身考虑,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克服困难去获取知识强求实行,提着一颗心常思考些使人警惧的问题,如此才可以增长智慧和才干;为天下众生考虑,则必定是宁愿自己受饥饿受淹没,也为着一个普通百姓未得到他的好处而引为自己的责任未尽。大禹到处治水四年,路过家门而不入,墨子为天下利益从头到脚都受伤,这都是自奉极俭而拯救民众极勤。故而荀子喜欢称颂大禹、墨子的行为,这是因为他们勤劳的缘故。湘军组建以来,每每看到一个人只要有一点才干一门技术又能耐得艰苦,就没有见到不被人所用所称赞的。那些完全没有才能技术,又不习惯劳作的,则被时代唾弃,饿死冻死。所以君子想要为人神所依凭,要做的最大事情便是习于勤劳了。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
本文摘自《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唐浩明著,岳麓书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