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鹏:美国高通胀原因复杂,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逆全球化造成的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凤凰网财经讯 12月29-30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的“2022 凤凰网财经峰会”召开,本届峰会以“中流奋楫”为主题,盛邀政商学界近40位顶级嘉宾,就当前复杂局面中,如何激发经济活力,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进行深度探讨,为全球及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

东北证券的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参加本次峰会,并发表演讲。

付鹏在演讲中提到,在过去的一年,全球市场最受关注事件就是来自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了流动性收紧的问题,而这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杀估值的状态。

付鹏解释称,从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在过去的这四五年的时间,大概从2018年年终开始,伴随着鲍威尔从耶伦手上接过来美联储的管理大棒之后,美联储迎来了非常大的一个变化。

美联储逆全球化使通胀指标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个变化在过去的几年,统称为逆全球化,这带来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通胀(指标)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

付鹏解释,在过去的二三十年的一些经验一直认为,对于中央银行(美联储)来讲,大部分时间通胀实际上不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最重要因子;可能中央银行(美联储)的一段时间以来,主要任务是对于经济增长的调控和支撑。

在这种背景下,过去的二三十年,一旦看到经济增速放缓迹象,可能马上联想到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可能会采取降息,或者政策宽松的方式去应对经济的下行。但是,从2018年鲍威尔接手以后,到目前为止,市场普遍的感觉到,通胀的一些因素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美国通胀越来越多的困扰到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在谈及美国通胀,付鹏表示,有些表面上的通胀成因,背后可能更加的复杂。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对于美国目前的就业市场,到底有没有受到逆全球化的影响?付鹏认为,或多或少是有些影响,无论是美国的就业市场的结构,劳动力的结构,劳动参与者的年龄,包括美国对于移民政策的调整等等,可能从更大的一个角度上来讲,在影响着美国的就业结构,进而导致美国这一轮的通胀,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服务性的通胀,尤其是关系到就业和薪资的通胀,可能未来放缓速度不会如预期中间那么快。付鹏解释。

2018年以后,逆全球化的因素,可能在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全球经济和发展。随着逆全球化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通胀会越来越多的困扰到了(美联储)当前的货币政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