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题】罗泰|先秦经济考古及其对早期思想研究的意义
公元前六世纪以后,中国进入诸子百家思想繁荣的时代。而这一阶段,也是城市数量激增、城市功能更复杂、文字和货币广泛使用的时代。那么,先秦时期经济考古,对中国早期思想研究有何意义?如何将先秦的经济情况与思想史发展连接起来,进而揭示当时思想发展的细节?
2022年6月28日 19:30,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考古与艺术史教授罗泰先生(Lothar von Falkenhausen),将出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举办的2022年第五场“艺术与人文高端讲座”,以“先秦经济考古及其对早期思想研究的意义”为题发表报告,并与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李零、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李水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教授苏荣誉等学者在线论道。本期讲座由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中西书院兼任教授梁治平主持,欢迎关注!
【直播时间】2022年6月28日19:30
【直播通道】(直播二维码和网址)
https://flive.ifeng.com/live/1007936.html
【主讲嘉宾】罗泰(Lothar von Falkenhausen)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中国考古与艺术史教授、扣岑考古研究所负责人(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美国哲学学会(APS)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AAS)院士,中国西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长江流域古代盐业生产国际考古项目(1999—2004)主要负责人之一,西安杨官寨国际田野考古学校导师,同时兼任德国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陕西考古研究所荣誉研究员、浙江大学荣誉教授。2012年5月起,任白宫世界文化遗产顾问委员会(U.S. Cultural Property Advisory Committee)委员。
罗泰教授先后求学于德国波恩大学、中国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兴趣涉及中国考古和艺术史的方方面面,同时兼及历史上中国与欧亚大陆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从东亚地域和历史的角度考察欧亚大陆的考古、文化与历史研究。他在中国考古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的青铜时代,即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250年之间,擅长通过考古学研究解决重大历史文化问题。罗泰教授著述甚丰,最著名的包括专著《乐悬:编钟和中国青铜时代文化》(Suspended Music: Chime-Bells in the Culture of Bronze Age China, 1993)和《宗子维城:从考古材料的角度看公元前1000至前250年的中国社会》(Chinese Society in the Age of Confucius (1000-250 BC): The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2006)等,其中,《宗子维城》一书曾荣获2009年度美国考古学会最佳图书奖。
【讨论人】李零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AAS)院士。研究重心包括考古、古文字、古文献、艺术史、军事史、方术史、思想史、历史地理等八个领域。代表性学术成果有:《入山与出塞》(考古学论文集)、《铄古铸今:考古发现和复古艺术》、《孙子古本研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待兔轩文存》(说文卷、读史卷)、《中国方术正考》等二十馀种。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有《丧家狗——我读论语》、《我们的经典》系列、《我们的中国》系列,新著有《万变:李零考古艺术史文集》(艺术史论集)。
【讨论人】李水城
四川大学文科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AAS)院士。1988—2018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并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田野考古、中国考古、欧亚草原考古及考古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西北史前—青铜时代考古、盐业考古、环境考古、农业起源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原创贡献。出版有《半山马厂彩陶研究》《中国古代陶器》《耀武扬威:权杖源流考》《正业居学》《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酒泉干骨崖》《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中国盐业考古》等多部专著。
【讨论人】冯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文字学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领域为古文字学与天文考古学,旁治商周考古学、先秦史、天文年代学、民族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古代思想史和科技史等。出版《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古文字与古史新论》等十多部学术著作,发表论文240馀篇,主编《金文文献集成》。
【讨论人】苏荣誉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和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曾任美国史密森学会福布斯研究员,德国多所大学访问教授和客座教授。主要致力于青铜技术与艺术的学习和研究,对国内诸多重要考古现场出土的青铜器以及大英博物馆等海外知名博物馆所藏商周青铜器有专门研究。自1997年起,与Susan Erickson教授一道在全国数十家博物馆搜集研究晚期(宋-清)青铜礼器。发表或出版有百多篇论文和多部专著。
【主持人】梁治平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光华法学院兼任教授。
【艺术与人文高端讲座】
艺术与人文高端讲座,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自2018年以来面向大众推出的重磅人文讲座,旨在从艺术与人文切入,深度关切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重构。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创办于2017年12月,创始人和首任院长为著名文史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刘梦溪先生。该院聘请的首批高级研究员有陈方正、林祥雄、李零、章新胜、王石,陈越光、陈嘉映、陈平原、白谦慎、王学典、黄一农、梁治平、赵汀阳、郑永年、任剑涛、余世存等十六位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和艺术家。艺文讲座开办至今,已有超过90位杰出的中外人文与科学学者在此平台上分享他们的卓识睿见。(详情可关注公众号“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