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身份的变化

编者按:在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放射出的璀璨光芒,照亮了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轨迹。凤凰网国学特此推出专题《穿越两千五百年,寻找儒家14位圣贤》,呈现中南大学刘立夫教授“立夫讲国学”儒学篇系列课程,带您追寻儒家贤达们的身影。

荀子是先秦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集先秦诸子思想之大成。司马迁《史记》里将孟子、荀子合传,称“孟子孙卿列传”,那为什么后来的荀子就默默无闻了呢?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先秦三大儒,就影响来说,荀子不如孟子,孟子不如孔子。

如果你去过曲阜孔庙,稍加细心就会发现,在孔庙里特别讲究论资排辈:除了享受主祭的孔子外,他的亲传弟子颜回、曾参,第二代弟子子思,还有第四代弟子孟子,皆受配享。本来,“孔子之后无圣人”,那孔子岂不很孤独吗?于是,除了将孔子尊为“至圣”外,其余四个人也冠以圣者之名:亚圣孟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思就是《中庸》的作者孔伋,孔子的孙子。这4人就是孔庙里的“四配”,配者陪也,作为圣人孔子的陪衬而享受祭祀。之外,还有十二哲、七十九先贤、七十七先儒,加起来有一百多号人呢,构成一个庞大的儒家圣贤系统。但是,所有这些人里面,你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个人,他就是荀子。

司马迁《史记》里将孟子、荀子合传,称“孟子孙卿列传”,明摆着是孟荀比肩,不分伯仲,为什么后来的荀子就默默无闻了呢?我们今天觉得荀子的影响不如孟子,实际上,荀子在宋代以前影响比孟子还大。而且荀子在孔庙里面本来是有牌位的,后来却被逐出孔庙,连配享资格都没有,让人匪夷所思。下面我们来分析荀子的身份之谜。

荀子身份的变化

儒家作为一个学派是孔子创立的。孔子以后的数百年间,儒家演变为种种派别。到战国晚期,“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儒家分出八派,墨家分出三派,这是韩非说的。造成这种复杂的分化的原因,主要是时代变了,诸子百家之间竞争日趋激烈。荀子思想的多元性、多样性是他的时代造成的。

1、荀子是战国晚期最有学问的学者

荀子是赵国人,比孟子晚出约70年,这个时候已经是战国晚期。荀子的生平事迹记录很少,我们根据相关材料,整理出荀子经历的几次关键事件:

其一,在秦国与秦昭王讨论儒家的作用。秦国重视法家,富国强兵,效果明显。荀子见秦昭王,秦昭王问他:“儒家有用吗?”这确实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从孔子到孟子以来,儒家的以德治国理想四处碰壁。荀子后来写了《儒效》、《非十二子》、《富国》、《王霸》等等文章,都是荀子对于儒家本身的反思。

其二,在赵国与孝成王讨论军事问题。儒家一般不谈军事问题,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后来荀子写成《议兵》一文,主张合理战争,也就是仁义之师。参加这次讨论的,除了荀子、赵孝成王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曾经做过将军的临武君,另一个是荀子的学生、后来做了秦国宰相的李斯。

其三,在齐国稷下学宫任首席专家。荀子在50多岁的时候到齐国,因资历很老,在稷下学宫做过3次“祭酒”,祭酒相当于首席专家。稷下学宫里面各路神仙都有,荀子与当时的阴阳家有过交锋,荀子后来写成《天论》,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主张天人相分、人定胜天,批判阴阳家的天人感应说,得罪了当时那些炙手可热的阴阳家。于是有人诬陷他,荀子被迫走人。

最后,荀子晚年到了楚国,楚国的执政春申君任命他为兰陵令。兰陵在今天山东省的临沂市兰陵县,这里有荀子墓,现在还建有一个“荀子文化园”。荀子活了大约75岁,在当时算是高寿。

荀子的思想,与他一生的遭遇有密切的关系。他与秦昭王论儒,与赵孝成王议兵,在齐国稷下学宫与各种学者交锋,晚年任兰陵令,这些经历促使他对诸子百家的优劣是非进行深入的思考。

“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於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我们现在看到的《荀子》这本书,加起来有32篇,每一篇都有明确的主题,如《劝学》、《修身》、《礼论》、《天论》,这比他以前的《论语》、《老子》、《孟子》之类的只分章节不分主题的语录体有很大的进步。荀子虽然是战国晚期最有学问的儒家学者,但他的思想已不属于纯粹的儒家,他对各家的学说都有过批评,即使对于儒家,他也毫不客气。

2、荀子对儒家人物的大不敬

荀子虽然是一位儒者,但他除了孔子和子弓以外,谁都瞧不起。他写了一篇文章,叫《非十二子》,一口气骂了12个有影响力的学者,说他们表面上“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实际上都是歪理邪说。这里学者里面涉及阴阳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但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荀子对儒家内部的批评:“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mao,愚昧)儒、嚾嚾(huan喋喋不休)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大意是说,只知道效法先王却不得要领,还自以为才华横溢,见闻广博。借古人之口,提倡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理论晦涩难懂,还郑重其事地说它出自先师孔子。子思、孟轲的这一套理论,得到了那些愚昧无知的儒生七嘴八舌地附和,代代相传。这就是子思、孟轲的罪过了。

试想,如果荀子没有跳出儒家的圈子,他会这样大胆、放肆地对儒学前辈给出如此的定位?可见,荀子这样的心态,已经超越了儒家的阵营,有点若即若离的味道。

荀子还有一篇文章,叫《儒效》,称儒者也有三六九等:有大儒,有雅儒,有俗儒,有陋儒,还有贱儒。指名道姓地称孔子是“大儒”,孟子是“俗儒”,子夏是“贱儒”。他虽然承认孔子是“圣人”,但加了一个定语,叫做“圣人之无位者”,空有其德而无实际的政治地位,相当于庄子说的“素王”。这属于大实话,也带有某种不恭和无奈。荀子说:“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

孔子只是道德教化的精神领袖,而非实际的政治领袖。在位者未必有德,有德者未必在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荀子比孔子、孟子实际多了,他推崇“圣王”,而非有德无位的纯粹的圣人,认为儒学必须与政治权力相结合。

3、“二千年之学,荀学也”

这句话是谭嗣同说的,很有影响。他的原话是这样:“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秦政皆大盗,荀学皆乡愿,这话听起来有些惊世骇俗。乡愿,就是和事佬,凡事不讲原则,与坏人同流合污。这里指的是假仁假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第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治制度是秦始皇创建的中央集权加专制主义。谭嗣同是个革命家,他反对清代的君主专制,便骂秦政是“窃国大盗”,借国家名义剥削人民、压榨百姓,这是最大的抢劫!

第二,中国两千多年来的政治指导思想是荀子一系的“乡愿”儒学。谭嗣同说荀子一系的儒学违背了孔子的真精神,是孔子本来就反感的假仁假义的伪君子之道。秦政借孔子仁义之名,行专制窃国之实,荀学也乐于与专制主义相唱和,二者相互利用,各取所需。

客观而言,谭嗣同这句话有些以偏概全,过于激进,但也不能说它全无根据。荀子确实是战国晚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吸收各家之长,对周公的“制礼作乐”来了一次最彻底的改变,比孔子、孟子都要彻底。荀子的学问不是理性主义,而是现实主义,是王霸并用,德法并举。荀子门下出了两个最有名的两个学生:一个是韩非,一个是李斯,都是法家。韩非集法家之大成,李斯则做了秦国宰相。一个搞理论,一个搞实践。法家成全了秦国,也毁掉了秦国。秦国虽然灭亡,但法家的治国理论还在延续,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在儒学“独尊”的名义下运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谭嗣同说二千年之学皆荀学,间接地承认了荀子对于中国政治制度的设置起了关键作用。

4、荀子被逐出孔庙

历史地看,荀子的地位曾经一度超过孟子。汉代儒生所学习的“五经”,其解说大多来自荀子。司马迁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将荀卿列于孟子前面。王充《论衡》中也有“荀孟之徒”之语。两汉时代孟子常遭批评,而荀子皆受好评。这种情况与汉代的政治制度“杂王霸而用之”有直接关系。

到唐代,荀子的地位仍然高于孟子。唐太宗在《帝范》中反复引用荀子之言。魏征在贞观十四年上疏中说:“君,舟也。民,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直接来自荀子《哀公》篇中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直到中唐,因儒学复兴运动才发生改变。韩愈反对佛老,提出“道统”论,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列为儒家道统人物,而将荀子与扬雄另列为不纯粹的儒家,开启了尊孟抑荀之风。

宋代理学家更瞧不起荀子。你看,理学家提倡“天理人欲”之辨,而荀子却是“有法无天”,天人相分,人定胜天,把天命给否定了。理学家提倡“心性”儒学,都与《中庸》有关,而《中庸》属于思孟学派的作品,荀子都搭不上边。后来的心学家王阳明公开承认他的“致良知”学说源于孟子。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荀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到了明嘉靖九年(1530),荀子终于被逐出孔庙。

有人问,荀子作为儒学集大成者,是否还有机会再请到孔庙中接受配享呢?其实,这些都是历史的陈迹,我们没有必要为五百年前的事情翻案。我们今天关注的,不是荀子再进孔庙,而是要搞清楚他的学问真相到底是什么,对于现代社会有何启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