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网财经讯 12月29-30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的“2022 凤凰网财经峰会”召开,本届峰会以“中流奋楫”为主题,盛邀政商学界近40位顶级嘉宾,就当前复杂局面中,如何激发经济活力,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进行深度探讨,为全球及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张杰 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杰在主题为“疫情三年:防控、防护与未来”的环节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有句古语,大疫不过三年,新冠疫情明年肯定还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张杰认为新冠疫情会出现如今的这种状态,是四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新冠病毒本身的特点是变化快、适应性强;第二,现代社会交通太发达,病毒很难被消灭,所以它会造成广泛的传播;第三,超大规模的人口感染,给病毒不断的造成变异机会,疫苗也失效;最后,就是抗病毒药研发的瓶颈,与抗菌药物相比,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难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导致病毒迁延不断,一直到现在。
对于新冠疫情今后的走势,张杰认为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放开以后大规模的感染,之后新冠疫情会逐渐消失,就像以前的SARS;第二种情况,这次感染以后,相当一段的时间新冠疫情会与我们和平相处,大致就像流感一样,大多数没有症状,基本不会造成医疗的挤兑;第三种情况,在某个环节、某个时下,有可能出现比较厉害的变异株,对人群的工作影响会比较大,会出现多数有症状、少数有重症的情况。个别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医疗方面的紧张。
张杰用一句话总结了今后的防控策略,应该“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首先是疾病防控,可以从国家管控逐渐转为个人管控,疾病的诊治,由定点医院、定点科室逐渐转为三级医院的常态化诊治,按流感来处理。然后是疾病监测的常态化,监测病毒的变异和流行情况,包括每次的变异株等等,这是非常关键的。最后就是疾病的研究,国家团队应该积极开拓疫苗和抗病药物的研发,来解决流行期间的一些问题,保障社会生活工作的稳定,迅速恢复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张杰演讲实录:
各位专家,各位同道,大家好,首先,我想谈谈新十条后新冠疫情的走势,中国有句古语,大疫不过三年,新冠疫情到年底应该是三年了,实际上明年肯定还要延续很长一段时间。新冠疫情如今的这种状态,我个人考虑有四个原因。
第一,是这个病毒本身的特点是变化快、适应性强。
第二,就是现代社会交通太发达了,病毒很难被消灭,所以它会造成广泛的传播。
第三,这种超大规模的人口感染,给病毒不断的造成变异机会,疫苗也失效。
最后,就是抗病毒药研发的瓶颈,与抗菌药物相比,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难度是非常高的,所以导致病毒迁延不断,一直到现在。
而它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新冠疫情今后的一个走势。有关今后的走势,我想是这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这次放开以后,大规模的感染,新冠疫情会逐渐消失,就像以前的SARS,这是最理想的状态。第二种情况,是次理想的状态,就是这次感染以后,相当一段的时间新冠疫情会与我们和平相处,大致就像流感一样,但因为传染性强,所以每次流行发病的人群数量比较多,但是大多数没有症状,少数轻症,极少数重症,基本不会造成医疗的挤兑。
第三种情况,是我觉得相对现实一点的,我认为新冠疫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概是与我们共存。首先,就是跟流感不一样了,它规模大、传染性强。其次,它的病毒经常变异,它也不一定就是说越来越轻,当然总体是这种趋势。在某个环节、某个时下,有可能有些变异株,还是比较厉害,对人群的工作影响会比较大,会出现多数有症状、少数有重症的情况。个别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医疗方面的紧张。
今后的防控策略,一句话就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个人的想法,就是防控策略应该针对新冠疫情的第三种走势来制定。首先是疾病防控,可以从国家管控逐渐转为个人管控,疾病的诊治,由定点医院、定点科室逐渐转为三级医院的常态化诊治,按流感来处理。然后是疾病监测的常态化,监测病毒的变异和流行情况,包括每次的变异株等等,这是非常关键的。最后就是疾病的研究,国家团队应该积极开拓疫苗和抗病药物的研发,来解决流行期间的一些问题,保障社会生活工作的稳定,迅速恢复经济的发展。
有关疾病防控,我想谈几点,既往的国家防控措施,包括健康宝、行程码、查核酸、封控区域等等,曾经是起了作用的,但是从目前奥密克戎的这种超强的传播力来看,这些措施难以持久有效。它所带来的经济成本和损失,也是不可能长期承受的,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百姓层面上来讲,取消健康宝、行程码、查核酸、封控区域这些防控方式,对回归原有正常的生活工作方式、重振经济,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取消这些措施,必然会造成新冠病毒在大规模人群当中的传播,也可能会造成医疗挤兑,从而导致百姓的恐慌和社会不稳定,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我认为可能是今后我们主要要做的事情,而不是再去怎么样防控,防控应该是个人的管控,培养个人的管控的能力和习惯,尽可能的延缓每次新冠流行爆发的规模和次数,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社会生活工作的影响。
这些措施,比如说适时的佩戴N95口罩,家庭抗原自测等。我认为家庭抗原自测一定要有一个机制,就像健康宝一样的APP,自测后上传,让国家知道,然后自动居家。从疾病防控角度来讲,它可以监测哪个家庭有病情,如果需要治疗,可以提供药物等等,好了以后再上班,这样的话,在一定限度上能够减少流行的传播和规模。发挥社区医疗的监控作用,来减少医疗的挤兑。
第二个层面是疾病诊治,疾病诊治应逐渐转为三级医院的常态化诊治,既往的新冠肺炎诊治都是在定点医院,比如北京的地坛医院,隔离病房上严格防控治疗。一般医院是没有资格接诊这种病人的,但是会派很多的医护人员去支援,不管是去地坛医院、定点医院、方舱,还有去查核酸等等。实际上这是医疗内部的一个挤兑,人员都派出去了,原有岗工作的人员就必然变少,常规的疾病诊治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短期没有问题,长期以往,实际上医院内部的医疗挤兑还是很严重的。但是现在新冠肺炎已经可以在普通医院诊治,逐渐的把这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病情呢在普通医院进行常规诊治,也就减少了医疗内部的一些挤兑。我认为,可以在在三级医院主要收治重症的新冠肺炎,充分利用二级医院的资源来收治轻中症的新冠肺炎,来减轻三级医院的工作压力,从而使三级医院在防治新冠肺炎的同时,也能够顺利完成日常疾病的诊疗工作。此外,要充分发挥药店社区医疗和一级医院的作用,实际上在这个疾病在突然传播的初期,这些医院还没有显示出它们的作用来,让其完成对轻症新冠患者诊疗的指导工作,从而减少大量的患者对二三级医院的挤兑,保持三个层级医疗机构的常态化运转,对整个社会医疗系统的稳定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层面就疾病监测,新的防控措施不再严格封控,所以新冠病毒在大规模人群当中的传播是势必会发生的,病毒变异的几率也会增加,所以病毒变异的监测应该是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各级医疗机构防范措施的调整,对防止发生医疗挤兑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建立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医疗机构监测网,这个监测我想原来肯定是有的,但是现在这个病毒已经是普通医院也能治疗了,所以它应该会有一个新的变化。各级疾控中心应该充分的与各级医疗机构密切联系,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上传给国家重要监测的机构部门,提供一些充实的资料。应该密切监测各地区毒株的流行情况,发现毒性强的应尽可能将其限制在当地,或者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减少可能发生的医疗挤兑。全国联网的监测,可以掌控各类毒株在国内各地区的流行情况,以及对社会和经济可能造成的一些影响,提前预警。同时跟国际上实时沟通,获取国际的数据,监测可能对国内的影响。
最后一个层面就是疾病的研究,治疗药物的开发非常重要,如果这个病有药可治,自然就不可怕了,第一个显然就是疫苗,新冠病毒自身变化非常快、适应性强等等这些因素给疫苗的研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相信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和对新冠病毒变化规律的逐渐了解,新研制的疫苗可能会越来越有效。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目前已经有paxlovid这样的对新冠病毒有一定效果的药物,在防治新冠向重症方面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减少了部分患者的死亡率。我相信更多更有效的药物,会在不久的将来会面世。
最后,我简单的结语,就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冠病毒成为本世纪,甚至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但是我相信,随着对病毒的进一步了解,以及新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成功,最终必将走出困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