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2025(第三届)长白山论坛于2月22日在吉林·白山隆重举办,本届论坛以“冰雪长白 东风日白”为主题,由凤凰网财经主办、东北证券协办,汇聚各界智慧,探讨经济发展与东北振兴的全新路径。
万喆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带一路研究员
万喆指出,中国冰雪经济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两大核心驱动力:冬奥效应与政策杠杆。自2015年申办冬奥会成功以来,中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从2014年约1000万跃升至2021年的3.5亿人次,远超预期目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不仅普及了冰雪文化,更催生了覆盖运动、旅游、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的冰雪经济生态。
万喆深入剖析了“网红哈尔滨”现象。她指出,这座城市不仅发挥了其冰雪经济的天然优势,还巧妙融合了现代网红直播和科技元素,如人工智能表演,构建了一个具有持续吸引力的文旅热点。在冰雪季节,哈尔滨游客数量激增300%,整体收入更是飙升500%。“网红哈尔滨”成为了一个典范,它通过结合冰雪经济的特色和创新的系统性因素,推动了经济的全面振兴。
在万喆的分析中,冰雪经济远不止于运动本身,而是一个集运动、旅游、赛事、装备制造和文化衍生于一体的复合产业体系。尽管旅游业在冰雪经济中占据超过60%的比重,但冰雪运动的复合增长率最为显著,其推动的培训和赛事等相关产业蕴含巨大潜力。然而,中国冰雪经济的普及率相比瑞士、日本等冰雪强国仍有较大差距。目前,产业链的收入主要依赖于门票和交通(占比超过70%),而餐饮、零售等衍生服务对收入的贡献较小,产业链的拓展潜力尚待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