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城:192个项目投资827亿元,企业上云数量突破五千家

1月14日上午9点,济南市历城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历城区唐冶会议中心举行。济南市历城区代区长曹殿军做政府工作报告。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历城区抢抓机遇、跨越赶超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历城区按照济南市委“1+474”工作体系和区委“117”工作思路,砥砺奋进、埋头苦干,全力以赴抓贯彻、抓推进、抓落实、抓成效,新时代“活力历城·魅力历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再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投资潜力、新型城镇化质量、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五个“全国百强区”。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初步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0亿元、增长9%,增幅全市排名第一。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3亿元,增长5.4%;其中税收收入97.4亿元,占比达到89.9%。19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观摩评议中获得第三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先进制造业加速集聚。济钢“四新”产业园加快建设,济钢防务空天信息项目破土动工。智荟瓴智造科技城、博科国际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中电建·创智谷等项目落地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产业园建成启用。规划占地1223亩的齐鲁制药董家制剂园建设顺利,一期工程今年上半年将建成投产,着力打造产值过百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现代服务业提质升级。初步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7%。着力发展楼宇经济,认定市级总部企业17家,新增税收“亿元楼”2座,引进金融类机构62家。历城金融大厦签约注册金融类机构341家,总注册资本超过500亿元;山东黄河基金小镇注册基金及管理机构140家,总注册资本达到216亿元。

着力发展现代物流,新增规模以上物流企业14家,规上物流企业营业收入预计增长16%。国际“内陆港”陆港大厦全面动工,中欧班列开通运行。佳怡济南华山物流港城市配送中心一期投入运营,维尔康建成全市唯一进口肉类、水产品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并通过总署验收,漱玉平民等3家企业市级供应链体系建设综合试点项目成功通过终期验收。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积极参加北京央企对接会、上海世界500强高质量“双招双引”推介会、跨国公司青岛峰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自贸区济南片区历城产业推介高峰论坛。引进市外投资345亿元,全市排名第一;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全市排名第三。引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丁肇中院士团队,以宇宙线等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攻方向,将在历城建设世界天体物理高端研究机构;引进中科院吴一戎院士团队,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齐鲁研究院落地建设,填补了全省空天信息产业空白;爱德华·莫索尔诺奖工作站正式落户,助力济南打造“脑科学”领域世界顶尖平台。全区新增省市级院士工作站9家,总数达16家;各类高层次人才总数达到1265人,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国家超算济南中心科技园一期建成启用。投入资金近9800万元支持创新创业,“双创”活力不断释放。新增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众创空间6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家、市级“瞪羚”企业2家;新增市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5家,总数达到6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4.4%。规上工业全部完成两化融合评估。企业上云数量突破5000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飞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