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讯 6月27日,凤凰网财经联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举办“2023夏季达沃斯·凤凰网梧桐夜话暨清华经管之夜”交流晚宴,诚邀政商学界人士共聚一堂,就“科技变革与产业未来”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蒙牛为本次晚宴提供指定用奶。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王楠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董事会秘书王楠在晚宴上表示,近期人工智能、脑机接口这两项技术的突破,对于人类的长期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短期看,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于中国来讲是乐观的,如果我们的算力不受限制,现在的大模型底层的算法大量是开源。而数据层面,中国大量的to C的数据掌握在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手里,B端的行业数据运行在东软这样公司的系统里,考虑到体制、文化等因素,中国数据的基础比国外更容易。像我们在世界经济论坛谈起中国的healthcare底层数据共享的时候,一开始国外都不太相信,国外的私营体制对于数据拥有权以及隐私的高关注,使得数据共享比中国更难,在这件事上中国相对比较容易做到。
王楠表示,短期看,AI大模型的行业应用,中国可以发展很快,甚至基础比别人要好。但是,中长期,从全球看,AI和脑机接口技术再发展下去,确实到了临界点。大家谈的生育问题,回归农业社会、回归田园会有改变。但是,人类所做的很多事情是出于生物性的需求。
“假如我们未来所需要的内啡肽、多巴胺,通过人工智能加上脑机接口能够给你非常强烈的感官刺激,我们不用再费劲谈恋爱,人工智能非常懂你,知道你想听什么。回归农村没有用,网线都拔掉、互联网根除那或许可以。我怕的是人类没到那一天就已经被改造了,已经不会再想回归农村。”王楠说。
谈及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王楠表示,人工智能现在学我们人类整个发展历史、所有的知识,花费得时间比我们快太多了。
“我们将来还需要花基础教育12年的时间慢慢去学这些东西吗?真的需要吗?现在跟大模型实际上的对话谈的是创造力、想象力,但真的是受过教育以后更有创造力吗?真的成年人比孩子更有创造力吗?现在大家觉得给AI的很多问题和目标是基于知识的理解、基于经验,未来真的需要吗?不一定。”王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