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网财经讯 12月29-30日,由凤凰网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的“2022 凤凰网财经峰会”召开,本届峰会以“中流奋楫”为主题,盛邀政商学界近40位顶级嘉宾,就当前复杂局面中,如何激发经济活力,如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进行深度探讨,为全球及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发表了主题《我国房地产有望软着陆》的主题演讲。
盛松成在演讲中提出三个观点:
第一,中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底层逻辑已发生变化。
第二,目前房地产风险化解已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望软着陆。
房地产促进经济增长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盛松成认为,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未来不可能再通过房地产大幅拉动经济增长,虽然不是大幅拉动经济增长,但还是要通过房地产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盛松成提到,12月1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表示,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针对当前出现的下行风险,国家已出台一些政策,正在考虑新的举措,努力改善行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引导市场预期和信心的回暖。
盛松成解释,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早提出是2003年非典以后,那以后,一直没有否定,尤其是最近几年,也没有特别强调。这一次,刘鹤副总理又特别强调了,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房地产调控不会重回老路
“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不会再回到原来的老路上去了,房地产市场运行底层逻辑已变生变化、转变。”盛松成说。
盛松成称,现在房地产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流动性不畅,资产负债不是很平衡。所以要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就要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面同时调控。要稳定销售、稳定投资、稳定价格,这么一来,就能够引导市场预期,使市场信心回暖,房地产业才能够平稳健康发展。

盛松成提示,在的近期的房地产调控当中,有两项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高度关注:
一个是“三道红线”; 另一个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三道红线”是2020年8月,央行和住建部共同出台的,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是两年前的2020年的年底,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共同发布的。
“三道红线”主要对着是房地产企业,目的是为了使得房企不能盲目的加杠杆,不能盲目扩张,希望房地产企业能够平稳地运行,是为了防止房企的风险。
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意义更为重大,为什么呢?因为这规定了在整个贷款当中,房地产贷款能够所占的比重。通过“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双管齐下的调控,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金融风险,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化解,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转变。
那么, “房地产贷款集中管理制度”长远意义是什么?这在于限制房地产行业对信贷资源的挤占,并实际上是设置了房地产对全社会资源的占有的上限,使资源更多的流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如今,房地产行业降杠杆效果逐渐显现。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29万亿元,个人住房贷款(按揭贷款)余额为38.91万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67万亿元,占全部人民币贷款余额的25.3%左右。
“实际上,在我们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以前,(这一)占比更高,房地产贷款的余额曾占整个贷款余额的28%左右,而每年新增的房地产贷款占比最高曾超过30%。”盛松成认为,这就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意义所在。从长期看,“三道红线”政策、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有着非常深厚的意义,是不会改变和放弃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房地产运行的底层逻辑也随之变化。
盛松成表示,无论是2003年非典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在中国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之时,房地产都发挥了稳增长的作用。这在当时是一举两得的,既改善了人民生活,也加速了国内城镇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