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害”了孙杨?三大环节令人扼腕

孙杨冲动的个性,是造成今日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更关键的因素是没有合格的团队的帮助和保护。

文/凤凰网体育特邀作者 麦卡

核心提示:

1. 孙杨的禁赛期限由八年缩减至四年零三个月,撤销和重审虽使结局延迟到来,但并未改变其整体走向。

2. 纵观本次事件,药检现场处置方面失误连连,庭审期间孙杨方的策略也出现严重偏差,其团队在日常工作中也屡次失职。

3. 运动员个人性格对本次事件固然有影响,但团队的失职也是一重要原因。合格的团队的帮助和保护对运动员而言至关重要。

到底是谁“害”了孙杨?三大环节令人扼腕

北京时间6月22日深夜,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宣布,中国游泳选手孙杨的8年禁赛期减为4年3个月。

去年3月,CAS判定孙杨未能遵守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规定,将对孙杨禁赛8年。孙杨方面向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瑞士最高院在去年12月24日接受了孙杨方的上诉,撤销了CAS的裁决,并发回重审。CAS的裁决遭瑞士最高院撤销算得罕见,CAS成立30年来,只有10余项裁决被撤销。

但是,就像此前这些被撤销的裁决一样,瑞士最高院的理由是程序性问题,CAS仲裁小组主席此前涉嫌种族歧视和存在偏见,且部分不当言论是在其被任命为孙杨案仲裁小组主席之后发表的。因此,虽然裁决被撤销,但发回重审的结果,让CAS只需要更换仲裁小组主席,而无需对事实和相关证据重新进行认定。所以,虽然裁决被撤销时在国内引发期待,很多人认为孙杨翻案在望,事实却是,撤销和重审只是推延了结局的到来,而无法改变结局的整体走向。

孙杨的禁赛期虽然获得缩减,但他仍然确定无缘30天后举行的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在自己家乡杭州举办的亚运会。理论上,现在30岁的他还有机会参加2024年巴黎奥运会,但他的职业生涯因为这次禁赛走向终结,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到底是谁“害”了孙杨?三大环节令人扼腕

回顾孙杨这次事件和庭审的全程,有太多令人扼腕和遗憾之处。

一方面,是拒检事件的现场处置,失误连连。2018年9月4日晚,受WADA委托实施兴奋剂检查的IDTM公司的三名工作人员来到孙杨住处对其进行赛外反兴奋剂检查,双方发生分歧,IDTM事后报告称“孙杨暴力抗检”。

孙杨方对主检官的资质,尤其是尿检官在取样时偷拍孙杨的不专业做法提出质疑,但在双方发生分歧时,按照规则,他本有其他更冷静稳妥的做法,例如进行取证,事后进行质疑和投诉。本来他会是占理的一方,但暴力抗检的行为让他在规则和法律层面成为难以辩驳的主责——即便不是全部责任的话。

另一方面,在庭审方面,孙杨方的策略也出现了严重偏差。也许是因为此前国际泳联认定孙杨没有违规行为(这也导致WADA就此向CAS提出上诉),孙杨方在CAS仲裁庭上始终坚持己方“完全没错”。他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两点,一是国际泳联只是认定孙杨方没有违规,但仍然存在过错;二是国际体育单项协会本来就和WADA的利益相悖,前者会更倾向于维护运动员,但到了CAS,这层庇护就失效了。

孙杨方在CAS庭审中肉眼可见的失误还包括但不仅限于:临时更换翻译,并且没有按照程序提前报名而让翻译直接坐到孙杨身边,这给了仲裁庭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孙杨和他的团队对流程和规则有多欠缺尊重;将专注于体育法律的律师更换成缺乏国际体育仲裁经历、对社会热点案件四面出击的“网红律师”,也影响了孙杨方对形势的判断和反应。

从拒检的现场到庭审种种,孙杨团队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迷惑操作。在CAS的庭审报告中这样还原当时的沟通状况——

“仲裁庭问孙杨为什么要拒绝检查并销毁血样,孙杨说听队医巴医生的。仲裁庭又问巴医生为什么要建议销毁血样,巴医生说我听领导韩医生的。仲裁庭又问韩医生为什么要建议巴医生销毁血样,韩医生说我人在北京,给巴医生的不是命令而是建设性的意见,算不得准……”

孙杨此前之所以被顶格处罚、禁赛8年,是因为他在2014年6月曾有一次未能遵守反兴奋剂的相关规定,被处以3个月的禁赛,按照国际泳联的规定,如果运动员第二次违反反兴奋剂的相关规定,就要被处以2倍禁赛期的处罚。而孙杨的第一次违规,也和团队的失误难脱干系——孙杨长期使用的心脏病药物被加入了新版的兴奋剂名录,团队却没有及时发现。

这次重审,孙杨的禁赛期从8年减少到了4年3个月。对于孙杨来说,虽然无助于他赶上大赛,但至少对他的形象是一个加分项——仲裁庭在这次听证时认可了原告方也就是WADA的工作人员同样存在过失,这显著降低了孙杨过错的程度,因此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的下限进行处罚。孙杨的过错也就此被锁定为程序违规,而非实际涉药。事实上,在药检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孙杨从未拒检。

到底是谁“害”了孙杨?三大环节令人扼腕

中国体育史上最优秀的游泳运动员,以一种大家不愿意看到的方式走向了他职业生涯的终点。孙杨冲动的个性,固然是造成今日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更关键的因素却不在这里。个别优秀运动员的确是我行我素、情绪起伏较大,这甚至是他们能够在赛场上屡创佳绩的一种助力,但是,在场下、场外,他们需要合格的团队的帮助和保护。

孙杨的团队在这方面是失职的,他们没有在运动员情绪失控甚至丧失理智的时候及时提醒和纠正,甚至还予以纵容,他们的专业能力——无论是在安排药物还是处理法律事务时的表现,也都不合格。他们的不作为甚至反向作为,让一个天赋异禀的优秀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仿如走在一条钢丝线上,自始至终。

孙杨无与伦比的天赋、努力和斗志,无可质疑。他的短板和致命的软肋,也同样早就暴露在世人面前。遗憾的是,直到他行至职业生命的尾声,他的团队都还是那么的糟糕。国外的同行和法律人士对孙杨的偏见存在吗?当然存在。中国体育的国际话语权和体育法律人才匮乏的情况存在吗?当然存在。但是,具体到孙杨的遭遇中,我觉得这一切对他的伤害,都比不上他的团队对他的伤害。

但愿,中国体育的下一个“孙杨”,可以得到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保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