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梁:走进长江深处,探访水下博物馆

即便你没有去过重庆涪陵,可能也听说过“涪陵榨菜”的盛名。这座地处长江与乌江的交汇处的城市,曾是古代巴国的都城。如今,遥远的过去被淹没在三峡库区,探访水下的白鹤梁,则可一窥漫长历史的光影。

白鹤梁是涪陵段长江江心的一段天然石梁,长约1600米,平均宽度15米,早年常有白鹤在梁上嬉戏、展翅,因此得名。在何伟的《江城》一书中,他写到在涪陵师范学院工作时,自己常常来到这条江中的石梁,并记述了其独特的文化与水文意义。

20世纪90年代的白鹤梁与涪陵(图片来自博物馆官网)

本期作者

Klook 体验师 | Luna

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白鹤梁的存在。

石梁以14.5度北倾江心,傍水而存、随波而卧,涨水时隐没、枯水时显露。自唐开始,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的人们在220米长的中段岩面进行了大量题刻,留题的人几乎都是古代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官员等,可考姓名者有300多人。

至今梁上存有题刻165段,共1万余字,包括石鱼18尾、观音2尊、白鹤1只,其中涉及水文价值的题刻有108段。

最早刻在梁上的两尾石鱼刻于唐广德年间,到清康熙年间已经因年月久远而模糊不清,因此清代又重刻了两尾石鱼。古代,白鹤梁上雕刻的石鱼是观测长江水位变化的水标,当地有“江水退,石鱼见,即年丰稔”的说法。石鱼出水日期、石鱼到枯水面的距离、观鱼者姓名等刊刻在石梁上,组成了珍贵的水文记录。

据白鹤梁水下博物馆资料显示,唐代石鱼的腹高大体相当于涪陵地区的现代水文站历年枯水位的平均值,而清代所刻石鱼的鱼眼高度,又大体相当于川江航道部门当地水位的零点。

这些石鱼水标及题刻,记载了长江上游从唐代至今1200多年间,72个年份的历史枯水资料,系统地反映了长江上游枯水年代水位变化情况,为研究长江水文及全球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规律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佐证。

因此,白鹤梁也被称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到了现代,随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库区水位发生变化,白鹤梁将面临被淹没在水底的命运。《江城》中也写到了何伟以及涪陵本地人、专家对其未来的担忧。

多位院士参与的专家队伍对白鹤梁进行了长期的调研分析,并在2001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原址建立水下博物馆的“无压容器”方案,通过修建一个注满净化过滤江水的容器来抵消内外压力,使得白鹤梁题刻能安然地保存在水中,同时为科学研究与游人参观提供了条件。

斥巨资在当时落后的小城涪陵修建世界罕见的水下博物馆,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21世纪初中国的发展与变革是急速的,何伟写作时还对方案是否会实施满怀疑虑,而待我读到书时,博物馆已经建成。

2009年,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潜水员进行水下作业,清洗题刻(图片来自博物馆官网)

2017年秋天,我们终于来到涪陵。这座小城已经与《江城》里偏僻、孤立的模样截然不同,如今它是长江畔一座崭新的城市,拥有高耸入云的大楼与宽阔平坦的道路。

博物馆坐落在江边,人流稀少,我们得以安静地独享与白鹤梁对望、共处的时光。馆内包括地面陈列与水下参观两大部分。地面陈列展示了世界各地的水文观测、白鹤梁题刻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以及这座“水下碑林”的建馆保护过程。

地面陈列-三峡的水文石刻

当然更吸引人的是水下部分。我们乘坐长91米的电动扶梯缓缓进入水下,穿越约150米的水平廊道,便步入了长江江心水深40米处的参观廊道。

这里有23个圆形观察窗,我感觉自己如同置身潜水艇之中,透过圆窗,世界罕见的水下奇观就在江水之中被灯光照亮,亦真亦幻。

水下廊道

尽管水经过过滤且定时有潜水员清理,但泡在水中的石梁隔窗观看依然有些模糊,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我那时觉得它像是被蓄水工程淹没的长江城镇、乡村的墓志铭,那些已深埋在水底淤泥之中,唯有白鹤梁保留下来,将现代的参观者与古代的题刻者隔着漫漫长江水连接在一起。

我们一一辨识白鹤梁上的题刻,尽管历经岁月磨砺与江水冲刷,但大量的字迹、图案依然清晰,仿佛铁画银钩即在昨日写就。

白鹤梁题刻

水光流动,凝望“白鹤梁”三字,我仿佛被江水带着回到过去,溯流而上穿越1200多年的时光,望见长江的变化与江畔古城的历史。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