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嘉宾: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
当地时间8月4日下午6点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仓库发生巨大爆炸,爆炸腾起巨大的蘑菇云,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4000人受伤。
为什么黎巴嫩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爆炸?这是否与黎巴嫩国内混乱政局有关?又是否与坊间流传的以色列特种行动有关?凤凰网《风向》栏目就此与国际问题专家、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进行了对话。
▎ 贝鲁特大爆炸现场。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凤凰网《风向》:昨天傍晚贝鲁特发生了巨大爆炸,就目前的消息您有哪些判断?
马晓霖: 目前真相接近大白,因为官方已经承认这是市中心普通港口的2750吨的硝酸铵爆炸,基本上排除了国家行为的袭击、报复。
这批2750吨硝酸铵是2013年当局扣留在这里的危险品,但过去六年一直无人人处理。有介绍说这些硝酸铵炸药是从格鲁吉亚运往莫桑比克,用于开采矿山。但船只进入黎巴嫩水域的时候,因为技术故障要求靠岸,靠岸后黎巴嫩当局认为装载危险物品不能再行驶,就把船只扣留。我看到消息说船长船员被遣返,然后这艘船也被运到岸上运到一个仓库,以后此事就不了了之。
▎相关资料。图片来自推特
这是个“定时炸弹”,至于爆炸本身是人为引起的,还是意外火情造成的?还没有定论。
( 后续黎巴嫩最高国防委员会宣布,事故起因是前阵子发现该仓库需要维护,但工作人员在焊接存有炸药的库房门的过程中,焊接火花引燃了仓库中的炸药,这导致在另一库房中存放的硝酸铵爆炸。——编者注 )
凤凰网《风向》:最近黎巴嫩政局不是很稳定。原本周五计划审判炸死前总理的几位嫌疑人,但是真主党领导人并不愿意,您觉得爆炸有没有可能和政局有关?
马晓霖:首先这个爆炸物搞清楚了,不是炸弹、不是导弹,是仓库里面的危险品爆炸。因为爆炸后果太严重,甚至有蘑菇云,死了将近一百人,几千人受伤。除非这个人丧尽天良,人为破坏的可能性不太大。周边都是平民百姓,也不是军事目标。我个人觉得非主观行为造成的可能性居多。
这跟政府这些年管理混乱低效、半瘫痪运行,危险品管理处置不当有关。 类似灾难以前在别的国家发生过,不好把它政治化。我个人认为这不是政治行为,通过灾难来制造动乱,太过底线了。
▎《经济学人》杂志总结了近来伊朗发生的爆炸、火灾、泄露事故。
凤凰网《风向》: 6月下旬以来,伊朗接连出现了诸多以起火和爆炸为鲜明特征的“安全事故”,您认为和本次贝鲁特爆炸相似抑或只是巧合?
马晓霖:伊朗这个情况不一样,伊朗被袭击的都是军事目标、敏感目标,伤亡相对比较小。但这次伤亡是巨大的,幸好是傍晚快入夜了,如果是白天(高峰时段)后果更不堪设想。
这次事件和伊朗目标被袭击之间有没有联系?我觉得不好硬联系。 伊朗那些目标很多说法是美国和以色列干的,阻挠伊朗核武装,这个逻辑还是讲得通的,通过隐形轰炸机轰炸啊、特工破坏啊,但是在贝鲁特把一个2750吨的“炸药”点爆,这不符合美国以色列的作战伦理。
因为我们过去报道以色列定点清除、杀人越货的事情很多。但是以色列但凡这种特殊行动,都是要国家安全委员会、安全内阁仔细讨论,最后总理最后一刻要确认周边没有平民、附带伤亡最小才能动手执行的。我2000年前报道过不少这样的定点清除案件。以色列媒体也报道过很多次,比方说针对一些以色列(目标)人物的暗杀,汽车炸弹、手机炸弹的爆炸、路边炸弹爆炸都是因为临时出现了平民都取消掉了再找机会。就是为了避免人道主义危机,同时为了避免舆论方面的压力。
▎昨天,以色列军队继续向北部边境增加装备部署,以色列与黎巴嫩境内真主党对峙形势紧张。
所以我不认为这起事件跟伊朗系列爆炸相关,至少幕后不是同一黑手。我认为有很强的巧合性。
事件分析要看对谁有利,这起爆炸发生谁也没利。除非是基地组织,不顾任何的人道伦理底线,只有他们能干。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政府,任何一个正常国际行为体都不会干这个事情。因为这个不是杀一个人的问题,炸毁一个房子的问题,几乎把半个贝鲁特炸掉了,太可怕了。
凤凰网《风向》: 贝鲁特被曾被称为中东小巴黎。但最近因为黎巴嫩的经济形势是一直不好,加上疫情今年四月底又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现在这个整个国家的经济民生情况怎么样?
马晓霖:黎巴嫩曾经是法国托管的一个国家,整个国家都是法国帮助建立的,比如民族、教派、分享权力、共和制元素等等。在1975年往前有以法国为主的西方投资涌入,这里就成为中东小巴黎、中东金融中心、出版中心。一段时期黎巴嫩也是中东最自由、最平等的国家。
▎昔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
1975年内战以后到现在,黎巴嫩一直是摇摆不定,除了自己内部谱系很复杂,还有周边的以色列、叙利亚、伊朗介入等等,所以局势非常复杂。前两年总统都很难选出来。加上人口比例变化导致权力的重新分割、政党的新诉求的变化,使这个国家始终处于一个动荡不定、政府低效运转的过程。因为大家的心思都没办法集中精力搞建设、没办法稳定搞民生,所以导致民生凋敝,前不久还出现了大规模游行抗议,实际上是国家在战乱边缘导致的民生危机。
▎ 爆炸后现场。图片来自法新社。
凤凰网《风向》:作为中东问题的资深观察者,您认为后疫情时代的中东格局会怎么发展?
马晓霖:中东目前基本的矛盾很难彻底消除,因为那是根源性的。国家围绕领土、民族、教派间的冲突、大国地位的建构、还有海外大国插手争夺。
所以疫情对中东大结构和大动荡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阶段性可能导致一些冲突的消弭降温,因为疫情人员物资流动困难,而且阶段性的精力可能都放在防疫上面,包括战斗部队也要减少接触进行自保。长远来讲疫情对大的格局不会有什么变化,而且中东格局本身就处在一个剧烈的变更过程中。
凤凰网《风向》:感谢您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