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佛山日报记者岑雪莹
近日,市政府网发布《佛山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提出,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集中攻坚,实现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
其中,五斗大桥、西海大桥、西樵旧桥、三洪奇大桥等碍航桥梁将拆除重建,逐步清退城市中心区内的公路货运站场和商品批发市场,同时提出优化三水港区、北滘港区等五大港区的集疏运系统。
五斗大桥等碍航桥梁
将拆除重建
6月30日,佛山新港正式关停,而澜石港也计划于今年底关闭。接下来,澜石港、佛山新港有望改建成工业遗址公园,同步建设观光客运码头,创造港口景观。
实际上,逐步关停佛山新港、澜石港,加强佛山港建设,是方案中提出提升运输能力的措施之一。考虑到航道扩能升级需要,五斗大桥、西海大桥、西樵旧桥、三洪奇大桥、七滘大桥、大沙大桥、和顺大桥、三山西桥和林头大桥等碍航桥梁将拆除重建。
大宗适水货物将引导至“陆转水”运输方式,同时还将建立市级港口资产整合平台,进一步规范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在整合佛山港口资源的基础上,佛山将加强与广州南沙港合作,积极配合推进广州南沙港铁路建设,充分发挥佛山港黄金水道上重要货物集散地和广州南沙港国际海港的资源优势。
到2020年,佛山港货物吞吐能力有望达到8500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90万标准箱(TEU)。方案还要求,每年改造提升1条疏港公路,改善主要港口与干线公路的连接,优化三水港区、北滘港区、了哥山港区、高明港区、九江港区等五大港区的集疏运系统。
建立铁路集装箱
无轨港场网
3月29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无轨铁路港场网”亮相佛山。如今,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佛山货运中心已与30多家港口码头和船运公司签订“无轨铁路货场港场”合作协议。
方案提出,创新铁水联运合作模式,在港口码头建立“无轨铁路货场”,并设立集装箱堆场,积极推动建立一张铁路集装箱无轨港场网。同时,要推广应用多式联运公共信息平台,提供“一单到底”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在集中攻坚期间,佛山将初步建立一条完整的内河航班与铁路班列的联运物流通道,后续还将建立一张铁水联运物流通道网。
在铁路运能提升方面,除配合加快推进广珠铁路丹灶、官窑等货场建设,我市还将争取新建三水南边货场,形成以三水南边、南海官窑、丹灶三大枢纽为主的“铁三角”枢纽布局格局。
城市中心区货运场和
批发市场将逐步清退
在推进绿色配送工作上,佛山将在城市中心区设立“绿色物流片区”,全天禁止柴油货车(安装虹狐氢擎机等节能、减排设备的车辆除外)行驶,同时逐步清退城市中心区内的公路货运站场和商品批发市场,引导货运站场向城市外围地区发展,从而优化城市公路货运站场布局。
统筹优化城市末端共同配送网络节点建设,探索建设“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并创建省级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顺应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提高氢能源物流车的比例。
加强货运治理工作上,到2020年底前,全市力争完成150个科技治超点的建设,高速公路货运车辆平均超限超载率不超过0.5%,普通公路超限超载得到有效遏制。2019年底完成40%的不合规车辆退出任务,2020年底全面完成不合规车辆退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