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端天气频发,暴雨高温南北夹击,当北方在40℃高温下"铁板烧",南方却在暴雨中"看海",全国正同时经历着水火两重天的极端天气考验。在这种极端天气下,基本生活物资供应显得愈发重要。
2025年6月末以来,贵州榕江县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性暴雨袭击。浑浊的洪水吞噬家园,数万群众面临断粮断水的生存危机——这场天灾不仅摧毁了房屋田产,更让基本生活物资供应陷入绝境。
得知灾情情况,首衡集团第一时间迅速启动应急保供机制,火速调配人员,周密部署,确保灾区所需物资快速集结、高效运达。
7月1日下午5时,三辆长达6.8米的重型货车从湖南永州首衡城轰鸣启程。车上满载的36吨紧急物资,是榕江当地急缺的基本生活资料。
在这次救援出发之前,依托首衡集团全国农产品大数据系统,永州首衡城迅速锁定灾区最紧缺的大米、食用油、面粉等基础民生物资,市场价值超30万元。
首衡全国应急保供体系已建成。就在今年6月26日常德防汛一线,常德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将方便面、矿泉水、水果等物资及时送到沅水大堤值守的干群手中。
此外,在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河北涿州受灾尤其严重。在了解到涿州防汛救灾具体需求之后,当年8月2日,首衡集团火速组织救援物资的筹备工作。短短几个小时,就完成了爱心救援物资的紧急调拨及采购,包括方便面、面包、矿泉水等必需品,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去年底,首衡特大城市应急物资中转站的投运,标志着其保供体系进入智能化新阶段。这座国家级项目,创新采用“平急两用”设计:平时状态下,中转站是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蓄水池”和“稳压器”,既能带动前端,帮助农户种得优、卖得好,又能保障后端,稳定市场价格,让消费者买到更加安全、新鲜、物美价廉的农产品。
应急状态下,中转站是保障京津冀地区农产品应急供应的战略基地,依托健全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模式和高体量的冷链仓储设施,可全天候保障京津冀城市群1.1亿常住人口农产品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大大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