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记者 杨帆
昨天傍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同时,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体现“精准滴灌”政策指向
从今年的情况看,此次降准是央行年内第三次降准,也是第二次全面降准。今年1月,央行宣布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5月,央行下调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至农村信用社档次。而此次的降准还有着“普降+定向”的特殊性,也是2015年以来的第一次,2015年2月、4月、8月和10月,央行先后实施了4次“普降+定向”的降准操作。
“降准总体来说还属于比较温和的调控措施。”农业银行吴江分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沈自强认为,面对中美贸易不确定风险等市场压力,通过降准释放资金,能够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缓解银行负债端压力。全面降准搭配定向降准,更体现了结构性支持城商行及民营小微信贷的政策意图,有利于促进服务基层的城市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体现了央行“精准滴灌”的政策指向。
释放资金指向实体经济
据了解,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宽松的资金面会给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沈自强告诉记者,支持实体经济是降准的直接指向,一方面资金释放出来为企业获贷创造了更多可能,另一方面,长期、低成本资金的到来也为银行进一步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创造了条件。“从实体经济感受看,降准到企业获贷和降低资金成本有一个传导的过程,估计市场效益要到国庆后至年底才能体现出来。”值得一提的是,8月,人民银行改革完善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各银行在新发放的贷款中需主要参考LPR定价。融资成本是否降低,要观测LPR 定价的变化。而LPR报价方式为按照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形成,加点幅度主要取决于各行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通过降准投放中长期资金,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降低期限溢价,对降低企业的贷款利率有直接的影响。
从备受百姓关注的楼市、股市来看,沈自强认为,楼市政策明确,住房类贷款收紧的趋势不会因为降准而改变,释放的资金也不会进入楼市。不过百姓在信用卡消费、信用贷款办理、汽车贷款消费等方面可能受益。而对于股市来说,资金面宽裕本身就是一个有力的提振信号,利空出尽加上流动性宽裕,股市有可能开启新一轮上涨。对行业而言,金融等资金密集型行业将获益。
年内再“降”可能性不大
所谓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是指银行要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银行来保管,作为准备金,而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央行要求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盲目放贷,导致银行没有充足资金兑现储户的存款。央行降准是为了释放银行业的流动性,让市场上的钱多一些。
有分析指出,2014年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下降,目前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约为11%,仍远高于发达国家,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也就是说,降准空间不小。那么,年内还会降准么?降准之后是否会降息?这是市场的普遍关注。
沈自强分析指出,一方面,从政策传导效益看,此次降准的真正“落地”估计需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政策的效果、市场的反应有待观察,央行应该不会在短期之内再实施降准、甚至降息;另一方面,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完善,直接降息的必要性被弱化,利率的高低取决于市场供求,资金面宽松、资金并非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利率本身就不会太高。“或许在明年年初、农历春节前会再实施一次降准。”沈自强认为,届时结合经济表现、市场实际,是否会有相应的调整措施,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