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亿资金搏杀,天量巨震

A股三连涨后开始回调,震荡走低,创业板指领跌。A股全天为1.62万亿,上日为1.6 4万亿。

大金融板块出现分歧,银行股持续走高,苏州银行、厦门银行、平安银行、江苏银行等33只银行股复权股价创出年内新高,占全部银行股数量的近80%。

牛市旗手券商股全面熄火,港股中资券商股巨震!

国泰君安国际今天盘中上演疯狂一幕,在昨天大涨近200%的基础上大幅高开,并且直线拉升至一度涨近90%,之后迅速回落,一度翻绿转跌。截至收盘,跌4.32%,成交额267.7亿港元,爆了天量。

胜利证券同样出现盘中巨震,早盘一度暴涨超160%,股价创出新高,而后快速下探,截至收盘涨44.8 9%。

消息面上,6月26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正式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简称《政策宣言2.0》),重申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中的全球创新中心。受此消息提振,数字货币概念股大涨。

此外,据香港证监会披露,截至2025年6月24日,一共有40家机构升级了1号牌,即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通过综合账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包括38家券商、1家银行、1家互联网公司。除了最新获批的国泰君安国际之外,还有天风证券旗下的天风国际、东方财富旗下的哈富证券、富途证券(香港)、盈透证券、中国中期证券、众安银行等。

既然有利好消息支撑,为什么今天券商股会出现回调?难道这次又被渣了?

据媒体报道,今天A+H股回调可能与一则消息有关。

6月26日,港元在当日早间纽约交易时段触发了7.85港元兑1美元的“弱方兑换保证”。

由于港币采取的是盯紧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波动区间在7.85-7.75之间。

当触发下限7.85时,就会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买入港币、卖出美元,让港币升值;反之则触发强方兑换保证。

那么港元为什么会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呢?

本轮港元汇率波动并非因美元升值而发生的被动贬值。相反,5月份以来香港金管局主动大规模投放流动性才是港元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发文解释称:

今年5月初港元数度触发“强方兑换保证”,共计流入1294亿港元。港元市场资金充裕,令港息下调,港美息差扩宽,引发买美元沽港元的套息交易,令港元汇率转弱,加上上市公司派息高峰期接近尾声、非本地公司将招股或发债所得的港元资金兑换回笼,以及半年结相关的港元资金需求已大致完成筹措,市场对港元需求有所减少,多重因素结合引致港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这是联系汇率制度设计和正常操作的一部分。

他还建议,市民要小心管理利率及市场风险。视乎资金的走向以及港元资金的供求情况,未来有可能会再次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随着银行体系总结余减少,港元拆息或会上升,这都符合联汇机制的设计。金管局会紧密监察市场和外围环境的变化,确保港元市场有序运作。

当港元触及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会买入港元、卖出美元,从市场回收流动性,带来流动性紧缩预期。据花旗估计,这一操作可能导致约700亿至1000亿港元流动性被抽走,短期港元利率(hibor)可能升至2%-3%。

2016年以来发生过4次港汇触及弱方保证,期间香港股市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叠加资金行为和地缘冲突影响,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均受冲击,这一影响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但目前市场普通认为港元触发弱方兑换保证对股市影响不大,因为市场流动性非常充裕。所以今天的调整,不用太过于担心。

展望后市,华安证券指出,短期大幅上涨后市场分歧有所增加,在没有明显催化或基本面支撑下,博弈将有所加大。未来有望继续积聚力量、等待契机再做突破。中长期资金入市、强化业绩比较基准对投资行为的约束等都将为银行、保险带来中长期持续资金流入。银行、保险和有景气支撑的领域更具性价比,成长科技回调风险进一步加大。

方正证券则持几乎相反的观点,其认为在指数新高之后,券商、科创创业板、恒生科技等方向阶段性或有补涨机会值得关注。其表示,券商素有“牛市旗手”之称,大盘走强下多能收获超额收益,且今年以来市场成交量活跃基本面上有很强支撑。科技创新是近年来资本市场持续重要主题,年初以来A股科创50、创业板指等表现相对落后,市场活跃下后续机会值得关注。港股当前流动性环境较好,海外降息周期叠加南下资金持续流入,恒生科技代表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并具有一定稀缺性,后续走势值得期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