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冠军丨勇当制造业“泰山石”:威海广泰的登顶之路

装备制造业是强国之基、财富之源。在山东威海,有一家广受国际航空界盛誉的企业——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广泰”),以一己之力托起国内一个行业,成为我国勇攀国际空港装备行业顶尖水平的代表品牌。

威海广泰成立于1991年,集空港装备、消防救援装备、移动医疗装备、无人机装备、电力电子等智能化高端保障装备的研发制造于一体,是我国空港地面设备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威海广泰坚守民族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能为一架飞机“一站式”配齐所有空港地面设备,长期雄踞我国空港地面设备行业半壁江山,是全球空港地面设备行业当之无愧的隐形冠军。

出发:强国梦催生的创业者

今天的成就,最初源自尝试制造飞机电源车的梦想。

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空港地面设备行业缺乏研发、制造能力,欧美厂商垄断市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自带了飞机电源车保障供电。威海广泰的创始人李光太先生感叹:“偌大一个中国,难道连一台400赫兹的交流电源车都造不出来?我就是不服气!这是我们技术人员的耻辱!”面对中国航空业的窘迫,李光太先生发愤图强要造国产飞机电源车。

1990年10月24日,50岁的李光太先生放弃体制内的安逸,怀着“实业报国”的朴素情怀,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决绝之心,携全家回到故乡威海,在租借的旧厂房里,潜心研究中国人自己的飞机电源车。一间旧车库,两间办公室,三、四人的原始团队,5万元的预付款,构成了创业初期的艰辛回忆。

志强者智达。经过从冬到夏的反复研制,1991年6月20日,两台型号为WH70PQ1和WH70PQ2的飞机电源车正式移交到客户手中。同年10月24日,威海广泰的前身——威海特种电源设备厂,从威海电冰柜厂独立出来,中国首家空港地面设备研发制造企业诞生了。

空港地面装备是小众市场,却是先进技术的集聚地。为了打破空港地面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广泰用32年的时间,完成了空港地面设备全系列产品的国产化,赢得国内市场50%的占有率。目前,威海广泰累计研发出44种产品,300余种型号的空港地面设备产品,一跃成为全球空港地面设备的领跑者。

在威海广泰数字化展厅的墙体上,赫然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挺起民族装备制造业的脊梁”。由于威海广泰制衡,进口设备价格普遍下降30%—40%,进口设备供货周期平均缩短90天,售后配件供应时间平均缩短60天,产品质保期极大延长。32年深耕不辍,威海广泰累计为国家直接节约外汇金额超12亿美元,5种装备世界首创,27种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写出“一个企业见证一个行业发展”的绚丽篇章,用“鲶鱼效应”促进了全行业的良性竞争。

威海广泰的创业历程,是中国企业逐梦的缩影。中国制造业突围的路上,既有豪情、激情,又充满惨烈、壮烈。历经32年,威海广泰从早期单一的飞机电源车产品,发展到空港装备、消防救援装备、移动医疗装备、无人机装备和电力电子装备,总资产由100余万元提升至57亿元,年营业收入由30余万元跃升至30余亿元。

攀高:研发铸就核心竞争力

2023年5月28日12时31分,国产C919大型客机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航班飞行。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从总装下线到成功试飞、再到正式商业运营,在全国各地开展高温、高寒、 NTO 等各项性能测试及试飞试验,威海广泰的客梯车、电源车、气源车、除冰车、牵引车等多次为其保驾护航。其中,无杆牵引车还参与了C919的 NTO 认证试验过程。

威海广泰的牵引车护航国产大飞机C919

威海广泰装备全程保障C919研制

李光太先生常说:“坚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将新产品开发作为带动企业发展的龙头,早在1993年,李光太先生就确立这一核心发展战略并坚持至今。82岁高龄的李光太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痴迷技术研发,如今仍兼任技术总工。从创立至今,威海广泰几乎年年都有新产品问世。32年共开发出37个系列371个型号的空港地面设备,业已成为世界上空港地面设备的领头羊。

一体化旅客登机桥

2018年,李文轩执掌威海广泰,继续坚定企业发展方向,他说:“将每一个产品做到位、做到极致,广泰信奉和专注的,只有高端保障制造业这条主线”。威海广泰以创新为“圆心”搭建智造平台,不断放大技术积累带来的“边际贡献”。

威海广泰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投资三千万元自建国家级工程实验室,斥资3.1亿元建成了行业唯一的“国家空港地面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三个基础技术研究室。2022年,威海广泰的科技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率达7.1%。今年,威海广泰拥有在研项目120多个,并计划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中国民航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十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

威海广泰可载35吨的装载机,全球装卸效率最高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32年来,威海广泰累计获得了912项技术专利、46项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积累了30余项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从国内第一台飞机电源车、第一台集装货物装载机、第一台抱轮牵引车、除雪车等等,到全球首台电动50吨飞机牵引车、电动14吨和35吨集装货物装载机,一大批空港装备填补了国内乃至世界空白。“聚沙成塔”似的技术积累,让威海广泰最终迎来了“技术裂变”。

快速反应消防车

依靠电气控制、液压流体、制冷、自制底盘、大型结构件设计等核心技术,威海广泰进一步塑造自身应用整合能力,将技术外延至其他产业板块,“技术同源、产业同根”的优势在各个产业板块开始陆续发挥威力:20米高空救生救援通道、机场快调消防车、火场照明消防车,可以飞到100米高空进行精准灭火的大载重固定翼无人机,结束了国内消防救援装备相应产品空白的局面;P2+移动生物实验室、方舱式体检车、移动CT单元等移动医疗装备,能够完成微创手术的移动医疗车,开创国内同行业的先河。

移动微增压氧舱

基于技术进步的产品创新,从单一产品到多品种,从多品种到系列化,从低端到高端,威海广泰逐渐形成了一个技术外延型的高端保障装备综合制造平台。

登顶:放之四海而皆优

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阳关大道。

威海广泰的成功,前有李光太先生倚重技术的理念传承,后得益于李文轩对国际化表现出独特的敏锐和判断。李文轩办公室里有一张世界地图,象征市场延伸的红色图钉愈发密集。在全球化视野下自我定位,展现多元化背景下的担当,威海广泰的空格局在国货出国门中不断拓展。

虎跃牵引车

2023年3月1日,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为期3天的东南亚国际机场设备展(IASEA 2023)开展,这是疫情结束后行业内首场大型东南亚展会。威海广泰作为展会最大的赞助商,展出的EHG180M电动电源车、27吨虎跃牵引车等产品,吸引了新加坡民航局(CAAS)、泰航、SIA新航等众多业内人士驻足流连。期间,威海广泰与菲律宾宏亚公司(MacroAsia Corp.)等海外巨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展了机场消防、电力电子、特种车辆、医疗车辆等合作领域。展会主办商——励展博览集团高度评价,主动邀约签订2025年的展会合约。

回顾踏出国门之路,漫漫而修远。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海外的广阔天地展现在广泰人面前。2004年,威海广泰成立国际业务部,产品和服务开始走出国门,当年出口额就突破300万美元。此后,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从亚洲到非洲,到南美洲,广泰产品走进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广泰设备出口量同比增长95%,高端空港地面设备成功进入欧美市场。

2022年的欧洲空港地面设备展,一辆印有汉字“广泰”和英文“Hit zinger”标识的“联名款”纯电动电源车备受瞩目。车的背后,是威海广泰从代理商变合作商的故事。奥地利企业Hit zinger被誉为空港设备中的“劳斯莱斯”,有意发展威海广泰为在华代理商。有志“造船出海”的威海广泰则提出,以贴牌生产的方式携手劈波斩浪。威海广泰按标准试产的纯电动电源车,质量震撼了Hit zinger,一次性通过了慕尼黑机场的严苛测试。双方不见面即决定,推出威海广泰、Hit zinger的联合品牌,成功打开欧美市场。Swissport公司、Dnata公司,以及知名机场除雪设备供应商加拿大RPM公司,先后成为威海广泰的国际客户。

随着全球空港复苏信号渐强,国际市场纷纷启动招投标,部分机构认为2023年海外空港装备市场超过百亿。2023年至今,国际市场订单纷至沓来、接踵而至,取得泰国、马尔代夫、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大额订单,创下了新的增长高峰。

坚持开放包容的企业文化,用国际化思维开拓多元市场,在精益求精的工艺基础上,满足海外客户的个性化高端需求,让威海广泰在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的众多国际客户,不远万里纷纷来访。在实地考察、严苛检验、深入洽谈后,来宾们对公司的研发、生产、服务等综合实力赞叹不已,并表明了新的合作意向,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于广泰品牌和产品的高度认可。

全电动飞机除冰车

匠心专注,卅载长路;初心未改,品香如故。威海广泰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产品创新研发,在空港地面设备电动化方面先行一步,电动集装货物装载机、电动飞机牵引车、机场电动行李牵引车换电系统、全电动飞机除冰车等多项产品填补全球行业空白。立足当前,展望长远,威海广泰着力布局国际市场,多层次参加行业国际性展会,持续打造行业联合品牌,全面提升广泰产品国际影响力,力争“广泰智造服务全球”,让更多“中国造”走向世界、服务全球。

莫嫌雪压地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休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竹笋地下三年,一朝破土,一日三尺。笋,深扎根而后潜心汲养;竹,破土出而后奋进生长。“竹子定律”,恰似威海广泰苦练内功、蓄势待发的“成功密码”,也预示着中国制造业长帆远航、一日千里的光明前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