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张璋:中国企业出海不要只盯着卖货

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张璋:中国企业出海不要只盯着卖货

凤凰网财经讯 6月28-29日,“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由凤凰网主办,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以“为开放的世界”为主题,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北京国际技术交易联盟执行理事长张璋

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北京国际技术交易联盟执行理事长张璋

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负责人、北京国际技术交易联盟执行理事长张璋在论坛上表示:“我们今天讨论出海肯定不是出口。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诉求是什么呢?有时候不是拿市场,而是拿钱。”

张璋表示,近年来国内科技领域投资环境遇冷,众多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题。在此背景下,寻求海外资金支持成为破局之道。以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例,其将目光投向中东市场,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主体入驻阿联酋,通过在当地上市等方式获取投资,这一模式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供了新思路。

海外市场并非处处是机遇,部分地区存在诸多挑战。以印度市场为例,小米等企业在当地的发展遭遇困境。张璋介绍到,在企业海外发展的实践中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比如企业可以通过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本土企业合作,将技术输出,由当地企业负责市场运营,收益按约定分成。以滴滴与巴西 99 的合作为例,滴滴通过技术转移、管理输出与投资注入,在保留 99 品牌本土属性的同时,将在中国市场锤炼出的大数据、算法及先进管理模式赋能巴西企业,使其在当地市场形成强大竞争力。这种模式不仅巧妙规避了当地行业协会阻力等潜在风险,更实现了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共赢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阿联酋等国家积极营造开放的营商环境,吸引全球创业公司入驻,助力其成长为全球化企业。这一理念与中国曾经吸引海外技术落地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张璋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全新阶段,不应局限于海外出口,而应积极构建国际化发展战略,通过资源整合、模式创新,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生态。这种转变不仅有助于企业突破发展瓶颈,更将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