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朱雅文发自上海 卖楼卖上瘾的李嘉诚,近日又将转让内地位于上海静安的一处资产,预计套现21亿。
世纪盛荟广场将带来21亿收入
此次出售的项目为上海静安世纪盛荟广场,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持有项目60%的股份。受让方为香港地产商希慎兴业,其主要业务为物业投资、管理及发展。
据希慎兴业发布的公告披露,公司将从卖方手中收购目标公司全部股权,代价约35亿元。公告称,卖方为长江实业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项目公司的主要资产,为位于上海市新闸路668号的世纪盛荟广场写字楼、商铺混合用途发展项目。
据了解,世纪盛荟广场建筑面积约8.65万平方米,已竣工,项目拿地时间为2005年。长江实业持股项目方60%股权,因此此次交易后将收入21亿元。
李嘉诚家族近年来多次减持内地资产,据财联社统计,自2013年至今李嘉诚家族出售的内地及中国香港物业,套现金额逾1178亿港元。
长和系频频出售上海资产
据长江实业2021年中期业绩报显示,在物业销售方面,上半年内地销售收入为147.89亿港币,占总销售额约95%;上半年内地收益77.87亿港币,占总收益约98%。由此可见,内地是长实的重要市场,但长实近几年却频频转让其内地资产。
世纪盛荟广场也只是在其资产转让的账本中再添上一笔而已。
早在2008年,李嘉诚便开始转手上海项目,他旗下的公司当年以44.38亿人民币出售世纪商贸广场,买方为亚太置地,此交易揽金21亿港币;2009年,同样是李嘉诚旗下的公司以起拍价1.5亿元出售御翠豪庭,同年抛售御翠园商业别墅,拍卖古北黄金城道商铺;2013年,转让上海东方汇经中心;2014年,转让位于北外滩的甲级写字楼上海盛邦国际大厦;2016年,转让陆家嘴世纪汇广场50%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陆家嘴的世纪汇广场是2005年浦东世纪大道站上盖招标中,长实以32亿获得的50%开发权项目,在时隔11年后的2016年建成后,便转手200亿出售给中国人寿。就此单个项目的转让便为其带来不菲收益,也达成李嘉诚家族在内地最大的一笔物业出售。
此外,长实在广州、北京、南京、重庆等地都抛售过旗下资产。李嘉诚的“低买高卖”生意遍布全国众多城市。
目前,长实在内地仍有50多个项目,但在上海的发展项目只剩下真如副中心项目、浦东新区御沁园2个住宅项目以及梅陇镇广场和嘉里不夜城2个投资物业项目。
对于长实的这种“卖卖卖”行为,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表示,长实的这种经营更多是商业行为,是其研究了物业收益后进行的不断优化资产组合的操作。类似套现从现金流角度,使其财务更加自由。
上海多个项目开发周期超长
长实对内地资产的频抛动作引起行业热议,对其是否有意缩减内地份额,各方观点不一,而另一方面,其在内地的开发模式更是引人注目。
从其以往的开发情况看,长实在上海的多个项目开发历时超过平均开发周期。最典型的是真如城市副中心项目高尚领域,此项目于2006年拿地,据今年的中期报显示,该项目仍在出售。在2019年,曾有媒体报道长实欲脱手高尚领域,随后长实表示市场有出价,但不代表集团会出售。同年,高尚领域一期开盘。
在此地块因转让传闻引热议后,关注点转向了地价。据了解,2006年长实集团拿下此地块的楼板价约3055元/平方米,2019年此地住宅参考均价达5万以上,比当时拿下的均价涨了十多倍。
此前的古北项目也在拿地7年后才开盘。相比内地房企的快销模式,港资企业长实在内地的慢开发模式并不常见。对此,严跃进表示,这种开发模式在过去正确,但现在是有偏差的,最近几年显然是高周转企业胜出。但若从近期的市场看,房地产格局有所变化,一些深耕做项目的企业反而有优势。
但他同样表示,坐等地价上涨是不被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