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算力+能源"双轮驱动战略 ST易事特如何卡位AI数智革命?

DeepSeek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公司频频传出利好消息。公司不仅在大模型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还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加速AI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落地应用。与DeepSeek有合作或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如数据中心、服务器、算力提供商等,也迎来了投资机会。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包括华为、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在内的多家云平台早已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吉利、岚图、智己、长城、广汽、长安、奇瑞等约20家车企宣布DeepSeek“上车”,DeepSeek应用已覆盖电信、云计算、金融、汽车、手机等多领域。

尽管DeepSeek通过优化算法显著降低算力需求,但因其高性价比助推AI普及,使得算力需求反而呈现指数级膨胀。对于国内算力产业而言,DeepSeek的创新带来了一个可以和英伟达在生态上平起平坐的机会,国产算力迎来一波新发展机遇。

而在这波人工智能浪潮带来的算力基础建设机遇背景之下,A股有一家上市公司正以"算力+能源"的独特模式,悄然构建起覆盖东数西算、绿色智算的产业版图。ST易事特(300376.SZ)最新公布的业务布局显示,公司正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在数据中心新基建领域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三级算力精准覆盖数字经济动脉

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中,易事特展现出罕见的战略纵深。公司构建的"大型-中型-小型"三级算力中心网络,恰与国家"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战略形成共振。

在超大型算力中心领域,ST易事特与BAT科技巨头的合作已进入深水区。其定制化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腾讯怀来数据中心、阿里张北云计算基地等项目,高端UPS电源市占率连续三年保持行业前三。

中型算力中心的布局则凸显能源企业的转型智慧。通过与国家电网合作的庆阳"多站融合"项目,易事特将110KV变电站改造为集合储能站、边缘计算站、充电站的多功能枢纽。这种"电力+算力"的融合模式,使土地利用率提升50%,运维成本下降40%,目前已在12个省市复制推广。

在贴近用户侧的边缘计算领域,公司已为工商银行打造了200+智能网点边缘数据中心,在医疗行业承建了50+三甲医院智能算力节点。这种"毛细血管"式布局,正成为金融、政务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东数西算卡位国家战略要塞

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版图上,易事特的在甘肃庆阳,公司投资建设的数字算力装备制造基地已实现年产10万台套数据中心设备能力,其预制化模块产品交付周期缩短至15天,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效率。该基地的投产,使西部算力集群建设成本降低25%,为"东数西训"提供了硬件保障。

长三角枢纽节点同样频现易事特身影。启东25亿元储能数字化项目,创新采用"光伏屋顶+液冷储能+智能调度"三位一体架构,年发电量可达3000万度,满足园区60%用电需求。这种模式正在改写数据中心"高耗能"传统标签,据测算可使单机柜年碳排减少8吨。

算电协同重构能源-算力生态

在庆阳试点项目中,易事特部署的智能调度系统,可实时匹配风电出力与AI训练任务,实现"绿电优先计算"。当风电出力达到峰值时,系统自动调度非紧急算力任务集中运行,使绿电消纳率提升至85%。

这种创新模式正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公司开发的能源路由器产品,支持算力中心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通过"算力换电力"机制,某数据中心试点项目年增收超2000万元。据行业测算,全面推广后可为全国数据中心行业创造年50亿元级增值空间。

在碳中和背景下,易事特的新能源协同战略显现独特价值。其"光伏+储能+充电+算力"的四维解决方案,已在北京亦庄项目实现100%绿电自给。通过智能EMS系统,实现储能系统充放电效率91%,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6个百分点。

随着"人工智能+"国家战略推进,算力基础设施正经历价值重估。易事特构建的"电力电子装备+数字能源+半导体"产业闭环,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效应。

资本市场已开始重新认知其价值逻辑。ST易事特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全栈能力,随着东数西算工程进入产能释放期,以及半导体业务的持续突破,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双突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