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紧急程度”的标准,能不能以人为本一点?

31度?我信你个鬼!这得是啥“31度”能蒸出来的效果?莫非咱列车员体质特殊,自带“汗如雨下”技能?

前文回顾:破窗侠,砸得漂亮!广铁被紧急打脸!

各位旅客,各位看官,今儿咱来聊聊广铁这份关于K1373次客车在东孝站“趴窝”的说明。

舆情很大,一个本该被授予“见义勇为”勋章的小伙子,紧急避险砸开了车窗,却被警方带走批评教育了。这是什么事儿啊!参见:

所以广铁出来危机公关了,声明这样说:

21时许,列车工作人员将各车厢乘务间、厕所、洗脸间、车厢内80余个能够开窗通气的气窗全部打开,进行通风降温,将班组自带的40余瓶矿泉水发给旅客。21时20分,车内温度为31度左右,3号车厢一名50多岁女性旅客反映头晕,列车工作人员将其安排在4号乘务间休息。

与此同时,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金华车务段紧急协调送来900余罐八宝粥、1300余瓶矿泉水,安排工作人员上车接力式传送给旅客,联系10辆120救护车在东孝站做好了应急准备。客车到达金华站后,又补充500余瓶矿泉水。

……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看完,我琢磨着,咱铁老大的词典里,“紧急程度”这词儿,怕是比火车顶棚还高吧!

1

大家看下视频里,乘警的衣服都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紧紧贴在后背上。就这还说没达到紧急程度,那要怎样才能达到呢?车厢里有老人和小孩,能受的了吗?

31度?我信你个鬼!这得是啥“31度”能蒸出来的效果?莫非咱列车员体质特殊,自带“汗如雨下”技能?

广铁也承认,一位50多岁的大姐,头晕了。搁在乘务间休息?那乘务间是装了空调还是自带冰窖?显然没有。这只是闷罐子里挪了个位置。

铁老大反应也不算慢,紧急协调!900罐八宝粥、1300瓶水来了。同志们辛苦了,开始“接力式传送”!场面想必很感人,很“众志成城”。还叫了10辆120救护车在站外候着,严阵以待。到了金华站,又补了500瓶水。嗯,后勤保障,管饱管够,精神可嘉。

但是!关键问题来了:门呢?窗呢?透气儿呢?

官方解释振振有词:线路两侧没站台,车门离地一米五!外面乌漆嘛黑!开门?怕旅客摔着!破窗?预案没到那份上!

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

看到这儿,我一口老血差点喷屏幕上。乘警都湿成那样了,旅客都头晕了,这还不叫“紧急”?合着非得等到车厢里哪位大爷大妈热得背过气去,才够格启动那金贵的“紧急预案”?

预案里写的是摄氏几度算“紧急”?是看温度计,还是看领导脸色?老人小孩的耐受度,在预案里算个啥?算“可忽略误差项”吗?

2

火车趴了三个小时。

距离趴窝一个半小时的时候,22点04分,一位“不懂事”的男乘客,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紧急程度”的个人理解:他抄起了消防安全锤!

同志们上去劝了,没用。哐当!一块车窗玻璃英勇就义。这时候,列车员同志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人体盾牌精神!张开双臂堵在破窗前,防止有人跳窗。

这份担当,必须点赞!但这份担当,本不该用在这种地方!

这破窗,难道不是最响亮的耳光,抽在那句“未达紧急程度”的脸上吗?是这位乘客太冲动,还是你们的“紧急阈值”高得离谱?

23点11分,空调终于“诈尸”了。停靠金华站后,砸窗的哥们儿被警察叔叔“批评教育”,玻璃也补上了。事儿,似乎“圆满解决”了。

最后,铁路部门深情呼吁:遇事别慌,听安排。

行,听安排。下次再遇到这种“未达紧急程度”的桑拿浴,我们一定乖乖坐着,擦着汗,吃着八宝粥,喝着矿泉水,耐心等待乘警湿透第三套制服,或者等待哪位勇士再次抡起安全锤,用实际行动为我们争取一口“达标”的空气。毕竟,在铁老大的标准里,只要没热死人,那都叫“秩序井然,处置得当”!

只是,这“紧急程度”的标准,能不能稍微… 以人为本那么一点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