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云上启动 用今天的方式重建斯文

2022年7月29日上午,“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在线启动。

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云上启动 用今天的方式重建斯文

2022年7月29日上午,由凤凰网主办、面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型文化公益传播活动“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举行云上启动发布会,数十位国学名家和各界名流通过视频表达祝贺与期待。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本届国学大典对传统模式做了大胆改造,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建设力与国际传播力。三大国学公益资助计划,一份国学发展生态报告,重磅高峰论坛和人文讲座,以及面向华语群体的原创征集等系列活动,将在名山与大海、线下与云端交替展开,活动周期将从2022年7月延续至2023年底。

会上,凤凰网副总裁、总编辑邹明代表主办方致辞,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敦和基金会理事长沈旭欣分别代表首席学术支持机构和首席公益支持机构发言,国学大典项目总召集人、凤凰网副总编辑侯春艳代表组委会介绍了本届国学大典的创新设计、总体规划、核心项目及参与方式。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的首支主题宣传片也于当日上线,激发人们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思和共建美好精神家园的共鸣。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主办方介绍,本届国学大典将秉持“致敬国学,继承创新,文明互鉴,重建斯文”的基本宗旨,延续自2014年创立以来的公益属性和核心机制,邀请学术、传播、公益、教育、商业等领域的海内外精英和广大网友参与,聚焦于当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转化问题,通过加强学术与生活、精英与大众、大陆与海外的交流互动和实践探索,提升中华文化的时代建设力与国际传播力,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由第九、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担纲总顾问,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提供首席学术支持,敦和基金会提供首席公益支持,人本智汇、政邦智库协办,学术支持机构包括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孔子基金会、中国辞书学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文化书院等十二家。

著名学者许倬云、张立文、冯骥才、冯天瑜、陈平原、陈来、龚鹏程、戴建业等,以及励小捷、朱永新、王旭明、王鲁湘、许戈辉、吴刚、刘恺威、佟大为、凯叔等各界名流,通过视频或海报的方式,对本届国学大典表达祝贺与期待。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凤凰网副总裁、总编辑邹明代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主办方致辞。

凤凰网副总裁、总编辑邹明代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主办方致辞。

邹明:致敬国学不是为了留在过去,理想世界怎能没有“斯文”

在发布会上,凤凰网总编辑邹明代表本届国学大典的主办方和组委会,向历年来支持和参与国学大典的师友们以及所有致力于传承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道朋友表达感谢和敬意。历时近十年,国学大典成长为华语世界独树一帜的文化盛宴。邹明在谈到国学大典意义时说,过去他会强调是在搭建一个开放而持久的平台,藉此让热爱中华文化的朋友们看到当代最卓越的学者所思考的重大问题、产出的值得关注的成果,以及助力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的活跃人物或者项目,抱持温情与敬意亲近前贤,思考和建设这个时代应有的斯文。而今天,国学大典更愿意呼朋唤友,一起改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长土壤,提升中华文化在当代的社会建设力与国际传播力;同时连通世界,在风云变幻之险与守正创新之机中呼朋唤友,一起建设通往未来的精神家园。“我们致敬国学,不是为了留在过去,而是要知道过去;我们继承创新、文明互鉴,不是为了与过去彻底决裂,而是希望未来的家园既保留故土的温情,又比现在更宽阔,更美好。所以我们用‘重建斯文’来寄托这样的理想。理想的世界,怎能没有‘斯文’?”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代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首席学术支持机构致辞。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代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首席学术支持机构致辞。

肖永明:期待国学大典向世界传播好中华文化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在本届国学大典中担纲首席学术支持,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表示,从2014年首届开始,国学大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与国家整体形势的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浪潮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谓“文化兴,国运兴”,文化自信是建设精神文明、提振社会风气的深沉力量。作为湖南大学的前身,岳麓书院自古就有“求仁履实”“经世致用”的教育传统,在新时代致力于打造成为高端前沿的学术研究机构、具有文化底蕴的人才培养平台以及与现代新媒体相结合的文化传播力量。这是岳麓书院参与历届国学大典的起点和归宿,今后还将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助推社会进步与文明交流为使命,为重建斯文中国而不懈努力。他期待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扬帆起航,在中华文明的汪洋大海中放歌遨游,向全球华人、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

敦和基金会理事长沈旭欣代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首席公益支持机构致辞。

敦和基金会理事长沈旭欣代表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首席公益支持机构致辞。

沈旭欣:国学大典多元开放 敦和基金会愿一如既往尽心出力

敦和基金会理事长沈旭欣在代表首席公益支持机构发言时表示,由华夏五千年文明精华凝结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国学大典正是这样一个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端平台,坚守初心近十载,以其严谨的学术品质,强大的传播矩阵,海纳百川的包容态度,交流互鉴的开放精神,嘤鸣求友,越来越多的同道伙伴聚集在这个多元开放的平台上,共谋中华文化的复兴大业,这是敦和长期以来的目标与期盼。敦和基金会以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人类和谐”为使命。对中华文化的信仰与坚守,让敦和基金会与国学大典结缘,自2016年开始,与凤凰网、岳麓书院并肩携手至今。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正式启动,作为首席公益支持伙伴,敦和基金会愿一如既往,为中华文化的弘扬与传播尽一分心,出一分力。

国学大典总召集人、凤凰网副总编辑侯春艳解读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的活动规划。

国学大典总召集人、凤凰网副总编辑侯春艳解读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的活动规划。

侯春艳:国学大典坚持“三不变” 文化盛宴从线下到云端连接名山大海

国学大典总召集人、凤凰网副总编辑侯春艳代表组委会,介绍了国学大典创办近十年来所走过的历程,重点解读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的创新升级、总体规划、核心项目及参与方式。她表示,国学大典是一个人文主张清晰、文化调性鲜明的开放性平台,服务于海内外研究、传播、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道,整体品牌与核心内容都将保持其公益性,遵循公共传播规律,注重社会服务效果。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将在坚持“三不变”原则,即基本宗旨不变、公益属性不变、核心机制不变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道术并重”,不仅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好在哪里,还要探讨当今如何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网友呈现一系列连接名山与大海、线下与云端的文化盛宴,以此来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据组委会介绍,因应国家相关政策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第五届国学大典在活动名称、组织架构、项目规划、组织形式、周期节奏、公益资助以及经费筹措等方面均有所调整,其中包括:将活动名称由原来的“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更改为“华人国学大典”;将往届备受关注的国学评奖活动,调整为“国学耆宿计划”“国学星斗计划”“国学活化计划”等三大公益资助项目;增设专项研究课题《2022国学传承转化生态报告》;以“亲近传统 重建斯文”为题的华语创作有奖征集活动,将面向海内外传统文化研究者、实践者及爱好者,征集优秀文章、短视频作品。同时,本届国学大典还将结合“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国际传播”等热点,深度关切传统文化与健康生活、传统文化与高质量发展、两岸国学交流、跨文明对话等问题,在武当、淄博、平潭等地举办高峰论坛。海内外知名学者和跨界专家还将通过国学大典的系列人文讲座,面向大众分享经学传承、经典阐释、中西互鉴、知行实践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从“讲清楚”“传下来”“活起来”“走出去”四个维度展开学术研讨和传播普及。

【延伸阅读】

“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是由岳麓书院与凤凰网于2014年联合发起的、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型文化公益传播活动,每两年一届。2016年至2020年,岳麓书院、凤凰网、敦和基金会三家联袂主办了第二、三、四届国学大典。近十年间,国学大典吸引了学术、传媒、公益等领域的精英及广大网友的积极参与,在海内外华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国内发起早、学术品格高、覆盖面广、品牌影响力大的文化盛宴。2019年,“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系列活动获评教育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全国仅10项)。前四届国学大典从启动仪式到颁奖典礼,时间跨度长达半年之久,期间有启动式暨高峰论坛、国学奖评选(国学终身成就奖、国学成果奖、国学传播奖、国学新秀奖)、主题分论坛、祭孔大典、颁奖盛典等系列活动。其中,国学奖评选得到来自学术界、传播界、公益界等领域的海内外数以千计的知名学者专家积极响应,推荐与评选过程还吸引了亿万凤凰网友的参与。饶宗颐、李学勤、张岂之、杜维明、许倬云、陈来、叶嘉莹、星云大师、成中英、楼宇烈、许渊冲等大儒名宿先后荣获国学终身成就奖及海外影响力奖,百余位卓越学者、文化传播者及国际儒联、故宫博物院等机构荣膺国学成果奖、国学传播奖和国学新秀奖。2022年7月,改造升级的“致敬国学:第五届华人国学大典”在线启动,明确提出“道术并重”主张,关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社会建设力与国际传播力,系列活动将延续至2023年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