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谈中国的“情人节” | 七夕节的由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越发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国外的“情人节”,转而过起中国的“七夕”情人节。“七夕”是怎么来的?有哪些习俗?关于七夕的诗歌有哪些?其文化内涵如何?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鹊桥会,皎月归,天上人间,岁岁年年,各位朋友大家好,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便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七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又被当代人称为中国的“情人节”。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文化越发受到重视,如今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国外的“情人节”,转而过起中国的“七夕”情人节。其实啊,七夕节还有很多别的称呼,如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等,这一节日本身也具有很多有意思的传统习俗,在七夕节来临之际,如何正确解锁七夕节的过发,更好的了解这一浪漫且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呢?今天我们就分几期来聊一聊七夕节的由来、习俗、诗歌及其文化内涵。

那么,七夕节是怎样发展演变成当代中国的“情人节”的呢?学者普遍认为,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广为传颂的“牛郎织女”的传说就来自七夕,来自人们对自然、对星宿的崇拜。其实,“七夕”与仲夏时节晴朗夜空中的一条光带“银河”以及银河两侧的两颗光芒闪烁的星星有很深的关联。自古至今,当人们仰望浩瀚苍穹中漫天繁星时,各种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联想便从这星空中孕育出来。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早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中国古人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 关于银河两侧的两颗星星——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记载便有了。如《诗经·大东》中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睆(huǎn)彼牵牛,不认服箱。”这时,虽有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但他们之间好像还并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演变成后来女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可见,牛郎织女的最初形象,与中国文化早期对浩瀚宇宙的崇拜有关。到了西汉末期,著名经学家刘歆在他所著的一本历史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的相关记载。在古时,认为“天圆地方”的古人常将星宿与地面区域做对应,人们将银河两边的“牛宿星”与“织女星”,根据空间关系称为“牛郎织女”。后来经过民间的神话演绎与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这种看似好像在地理上“隔河相望”的两颗星星,被赋予了浓重的人性色彩。这才有了现在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在天上的鹊桥相会的美丽故事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在中国老幼皆知,可能是最为家喻户晓的一个神话故事。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编织着彩霞。但她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单调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了河西的牛郎,从此过上了男耕女织的生活。这件事惹怒了天帝,天帝就把织女捉回到天宫,生生地把他们分离开来,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们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是那样的撕心裂肺,催人泪下,就连在一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最终,他们坚贞不屈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只喜鹊汇聚在一起,用身体搭成了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它们想方设法让牛郎和织女跨越天河相会。牛郎织女的故事,使这一传统节日增添了几分浪漫的味道,这也是后人常用这一天象征爱情、七夕节一步步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的主要原因。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所谓的“乞巧”,就是指“农历七月七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 根据传说,代表织女星的仙女“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妇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古人此时不光要“乞巧”,而且还要“斗巧”,以此来展现女儿家精妙的纺织技能。

到了宋元之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七夕乞巧已发展的相当隆重,在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醉翁谈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chēn yān),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中,可见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那时的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就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这都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不同于西方的情人节,中国的 “七夕节”更注重表达已婚男女不离不弃,信守承诺,白头偕老的传统价值观,这一节日也更符合中国人面对爱情和婚姻的处世态度。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受我国的这一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接下来的几期,我将继续为大家讲解七夕节的各种有趣的节日习俗与文化内涵。

本文作者:王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