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说史|巨奸还是圣人 到底该如何评价王莽?

作为中国古代“篡位者”的代表,王莽一直为传统价值观所不容,他创立的新朝被视为伪政权,他推行的改革被讥为荒唐乱政。甚至他在“篡位”之前谦恭克己、兢兢业业的表现,也被认定是为篡位做铺垫的伪装矫饰。那么,历史上的王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所处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他是怎样走上最高权力宝座又缘何身死国灭?

【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新都哀侯王曼次子、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王永之弟。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

一、王莽的失意与复兴:狼藉的汉朝局面非他不可收拾

虽然王莽当了大司马之后,谨小慎微、兢兢业业,用心为朝廷和天下操劳,但他的官途,也不是一帆风顺。

王莽担任大司马才一年,汉成帝突然暴病身亡。盛传被成帝皇后赵飞燕的妹妹赵昭仪下毒害死,赵昭仪畏罪自杀。汉成帝无子,过继了汉元帝的“庶孙”刘欣,刘欣的父亲刘康,是汉元帝刘奭的侄子,受封定陶恭王。这位刘欣,就是汉哀帝。汉哀帝的亲祖母,是汉元帝的一个妃子,受封昭仪。哀帝的母亲,不是定陶恭王的正夫人,只是他的一个“姬妾”。

哀帝登基之后,成帝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太皇太后,哀帝的祖母傅氏被册封为太后,母亲丁姬受封皇后。有点乱伦了,因为丁姬是哀帝的母亲,如果册封,应该是太后,祖母傅氏,应该封为太皇太后。但是王政君是元帝的皇后,又是成帝的亲生母亲,不能出现两个太皇太后。

因为把丁姬这样的身份低贱的都封成了皇后,很多朝臣觉得不合礼法。但是丁姬确实是哀帝的亲生母亲,所以有点难办。历代朝廷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都会感到比较棘手。

册封了祖母和母亲之后,麻烦事又来了,想要巴结新贵的朝臣提出上朝时要在王政君的边上加个座位,让哀帝的祖母傅太后一同垂帘听政。王莽觉得这太不合道理了,于是就封杀了这个请求,还说了一句:“定陶太后本来只是藩属的妾位,怎么可以跟至尊的王皇后并列?”傅太后听后很恼火,拒绝参加朝会,表示强烈不满。朝臣中有人借机溜须,上奏要求撤掉王莽。王政君倒还大度,下诏促令王莽辞去大司马职位,回到分封的领地去。但是,阿附新贵的朝臣不依不饶,说是王莽阻碍推行尊尊孝亲的美德,抑制皇太后和皇后的册封,置君主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应当杀头才对。汉哀帝却说:王莽是太皇太后的亲属,不要杀了,贬掉大司马职位,让他回乡下老家去吧。

就这样,王莽被赶回了封国。

王莽回到封国之后,依旧像从前一样,检点自己,闭门自守,不与外界相交接。既没有怨言,更没有毁谤。期间,王莽的一个儿子因为一件小事不顺心,把家里的一个仆人杀死了。王莽非常生气,严厉斥责儿子,责令儿子自杀,偿还了妄杀无辜的一条性命。

王莽在藩属国里,一待就是三年。三年中,很多人都为王莽上书鸣冤,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又有一些朝臣在上书和上奏时称颂王莽的德行和能力。而就在这段时间里,汉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和母亲丁皇后都先后死去了。哀帝身边没了亲信,也只得把王莽又召回了京城。

这段期间,王莽经常疏散家资,赈济贫民。

公元前2年,郡国大旱,同时伴随蝗灾,青州的情况尤其严重,百姓无法安生,纷纷外出流亡。王莽奏秉太后,建议皇室和公卿大夫节俭生活,衣食方面减少投入,并且上书以自己为楷模,出钱百万,献田三十顷,交给大司农办理,全部用于助给贫民。于是,公卿效法,共有二百三十人自愿献出自家田宅,用以赈济贫民。王莽还在长安城边搭建长达五里长的临时帐篷,以安置流民。又在长安城中,构建二百多处新房屋,分给无家可归的贫民居住。王莽还带领群臣奏秉太后,把功劳归在朝廷和皇帝的名义上,而不是收归自己。

王莽辅助期间,州郡一有水旱灾害,王莽立刻改为素食,表达对天下苍生苦难的同情。这些事被人奏报了太后,于是太后下诏说:“闻公菜食,忧民深矣。今秋幸孰,公以时食肉,爱身为国!”(《资治通鉴》卷二十七)就是说,听说天下郡国一有灾害,你就停止吃肉、吃荤,可见心系天下百姓,真是关爱苍生的苦难!今年收成很好,你还是隔些日子吃点肉类,为了国家考虑,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呀!

汉哀帝又死了,没有留下儿子。太皇太后立刻亲自赶到未央宫,把皇帝的玉玺、兵符等收存在自己手里,同时命人赶紧驱车召王莽进宫,将处置朝政的一切权力,暂时全部交给王莽。

王莽开始重新执政,马上把另外一位藩王——汉元帝的另外一位庶子中山王接到朝廷,先过继为汉成帝的儿子,然后扶上了皇帝的宝位。这位叫刘衎,就是汉平帝。汉平帝的第一年,叫做元始元年,这年刚好是公历纪年的第一年,即公元1年。这一年,王莽被加封为“安汉公”。

由于安汉公王莽的“惠政”和“怀柔”,皇室亲族、朝中要员和州郡官吏、士子们心里都很悦服,“四方蛮夷”,也多有来归者。有点像《论语》中所说的“近者悦,远者来”了。周边的少数部族首领们,很多都自愿献土归入华夏版图,王莽就其所献之地,重新设置行政机构,汉朝的版图,增加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郡。

公元二年,王莽的女儿被选为汉平帝皇后。公元四年夏,王莽上奏起明堂、辟雍、灵台,为学者筑舍万区,制度甚盛。获准,立《乐经》、增加博士名额,五经每经各五人。还征召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通晓逸礼、古书、天文、图谶、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之意者,都用公车迎请。王莽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都授予相应官位。

汉平帝元始五年五月,汉朝廷给安汉公王莽加“九锡”。就是朝廷允许并赏赐给他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衣服、门窗、帷帐、台阶、斧钺等礼仪用具。十一月,汉平帝死。此时汉元帝一系已无后人,王莽下令于汉宣帝的玄孙中找人嗣位。群臣上书太后,欲令王莽登宝座,行使当年周公的“摄政王”权力。太后依据群臣意见,下诏群臣见王莽称“臣妾”,王莽下命令的文书称为“制”。

埋葬了汉平帝之后,西汉于公元六年改换年号,称为“居摄”元年。就是王莽高居“摄政”尊位,开始行使管理国家最高职权的第一年。

摄政第一年,王莽又找来了汉宣帝的玄孙刘婴,立为皇太子。有位叫刘崇的刘氏皇族远亲,是汉景帝的儿子长沙定王刘喜的第八代孙子,袭封安众侯,领地在河南南阳下辖的一个乡里。按《周礼》“五世亲尽,可以别姓”的规定,跟掌握天下政权的刘氏,早就一点关系没有了,但却以王莽将要威胁刘氏的政权为名,跟自己领地内的管事者(称为“相”)张绍说:“天下痛恨王莽,我先发,天下一定会响应。”张绍就带领自己的家人跟刘崇的家人一起,大约100人左右,攻打南阳府。根本打不动,轻易失败,闹了个大笑话。之后,刘崇的叔叔刘嘉,跟张绍的弟弟张竦,一起到朝廷请罪,王莽没有怪罪他们。两位转而称颂王莽,给太后上书,说王莽“德美譬天”,愿意给刘氏中人做表率,全部回家务农,把天下让给王莽。

西汉朝廷群臣借此上奏说:“天下谋反朝廷,都是因为王莽手中权力不够重,虽然摄政,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应该加重分量,好镇抚天下。”太后下诏:王莽再见太后,自称假皇帝。这里的“假皇帝”,可不是真假的“假”,而是暂时的意思,暂到什么时候,没说。如果没有刘氏的正宗嫡传登位,那就可以永远“暂”下去。而此时的刘氏已经没有五代之内的嫡传子孙了。但是王莽还在努力,至少在形式上是这样,否则就不必找到汉宣帝的玄孙刘婴了。其实刘婴若从汉元帝处论,也已超过五代,而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五代之内都已经没有真正的后人了。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西汉的皇帝传承情况列在下面:

汉高祖刘邦(前202—前195)——汉惠帝刘盈(前194—前188)——太后吕雉(前187—180)——汉文帝刘恒(前179—前157)——汉景帝刘启(前156—前141)——汉武帝刘彻(前140—前87)——汉昭帝刘弗陵(前86—74)——汉废帝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就因“淫乱”罪,被大司马兼大将军的外戚权臣霍光废为海昏侯,赶回老家南昌去了。一般说来,皇帝无论怎么淫,都不能叫“乱”,也没人敢说他“乱”,很可能是不听霍光摆布才被废掉的。)——汉宣帝刘洵(前73—前49)——汉元帝刘奭(前48—前33)——汉成帝刘骜(前32—前7)——汉哀帝刘欣(前6—前1)——汉平帝刘衎(公元1年—5)——汉孺子刘婴(王莽居摄)(6—8)。

为了汉朝的血胤能够传续下去,王莽都帮他们找到汉景帝那里去了,景帝离王莽的时代,已经有160多年了。

二、弄“假”成“真”:王莽究竟是怎样登上帝位的?

公元八年,莽将即真。先奉诸符瑞以白太后,太后大惊。是时以孺子未立,玺臧长乐宫。及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谕指,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舜既见太后,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馀,天下岂有而兄弟邪!且若自以金匮符命为新皇帝,变更正朔、服制,亦当自更作玺,传之万世,何用此亡国不祥玺为,而欲求之:我汉家老寡妇,旦暮且死,欲与此玺俱葬,终不可得!”太后因涕泣而言,旁侧长御以下皆垂涕。舜亦悲不能自止,良久,乃仰谓太后:“臣等已无可言者。莽必欲得传国玺,太后宁能终不与邪?”太后闻舜语切,恐莽欲胁之,乃出汉传国玺投之地,以授舜曰:“我老已死,知而兄弟今族灭也!”舜既得传国玺,奏之;莽大说,乃为太后置酒未央宫渐台,大纵众乐。莽又欲改太后汉家旧号,易其玺绶,恐不见听;而莽疏属王谏欲谄莽,上书言:“皇天废去汉而命立新室,太皇太后不宜称尊号,当随汉废,以奉天命。”莽以其书白太后,太后曰:“此言是也!” (《资治通鉴》卷三十六)

王莽就这样做了真皇帝,定新王朝的名字为“新朝”,改元为始建国元年。这一年,是公元9年。王莽册封西汉孺子婴为安定公,以百里地、万户民赐之。亲执孺子手,唏嘘而泣,哀叹良久。朝臣搀扶孺子位列朝臣之中。

王莽始建国5年(公元13年)2月,元帝后王政君崩,年84;葬渭陵,与元帝合塚。王莽决定自己的新朝将世世献祭其庙,元帝配食,坐于床下。王莽为太后服丧三年。

史书有关此一段记载,颇有些让人感觉王莽欺辱孤儿寡母的意味。其实太皇太后王政君早就让王莽称“假皇帝”,并且赐给他“九锡”了,怎么忽然间又不给印玺,还连哭带闹起来?况且也没有太后把印玺之类带进棺材的历史先例呀!退一万步讲,就算可以这样做,既然要把汉代的玺印带到棺材里,为什么最后还是给了王莽?说是怕王莽威逼,王莽会来威逼她吗?她对王莽那真可以说是“恩重如山”了。不是说王莽“装”了一辈子忠孝节义吗?怎么会一时间毁掉一生的清誉,威逼将自己“培育”成真皇帝的姑母?他还要靠这种清誉治理天下,凝聚众心呢。而且。王政君既然这样悲哀王莽的“篡位”,又已经79岁了,何以不与江山社稷一同归去?王莽当了真皇帝以后,王政君还在宫中,照样享受太皇太后的优厚待遇,心情也一定不错,否则能又活了五年吗?

逢辞旧迎新时,或者即便是没用的旧东西,忽然被人拿走扔掉的时候,人总是要伤心的,尤其是老人,特别是一个人独自生活,伴侣和熟人们早已经过世了的老人,更容易这样。王政君哭是可能的,骂也有可能,就算是无奈,也没有办法,因为汉朝已经没有后人了,孺子婴还小,这样弄下去终归是不行的。而王莽确实已经得到全天下的真心拥戴,只能顺势让王莽当皇帝了。但是心情总是有些不舒服,那就哭一下,发泄一下留恋过去的情绪吧。

所以,《资治通鉴》所引《汉书•王莽传》的说法本身,明显有按照作者意愿想象的成份。《汉书》的作者是东汉人,自然得承认东汉是继承西汉的正统政权,王莽作为“篡逆”,自然得有“逼迫”的行径,可是又没找着这样的事实,于是就只有说太皇太后“害怕”王莽“威逼”。不这样说,就等于承认王莽的皇帝,是天下共同推戴,汉家主动禅让来的。我们得理解班固等的苦衷,能写到这样,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班固虽然“备说”王莽奸邪篡位,太后不忍而哭,痛骂王莽和王舜兄弟将要断子绝孙,但却在《王莽传》的最后,留下了下面的话语:“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推是言之,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在这句话语里,太皇太后王政君,不再是痛哭、痛骂的反对王莽篡位者,成了王莽篡位的“宗主”。前后矛盾到如此明显的地步。可见写史,尤其是奉朝廷之命,写描绘帝王、并且还要拿给皇帝看的历史,该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难怪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史书,都是帝王自家的家谱。不过上引班固最后一句话语,是很值得玩味的。说是王莽当皇帝,最终是“天时”所赐,不是王政君等人帮忙的结果。这显然是在给王政君开脱,同时也是给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等开脱。意思是说,王莽当皇帝,并不符合汉皇刘氏和跟刘氏一心一意的皇太后的意愿。但是没办法,因为上天给了断了刘氏的后人,给了王莽求之不得的机缘!

王莽当了3年假皇帝,又作了15年真皇帝。王莽新朝地皇四年,即公元23年9月,号称“汉兵”的绿林军攻陷长安,王莽被杀。

三、“巨奸”还是“圣人” 到底该怎样看待王莽?

《汉书》的作者班固在《王莽传》里说:

王莽始起外戚,折节力行以要名誉,及居位辅政,勤劳国家,直道而行,岂所谓“色取仁而行违”者邪!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推是言之,亦天时,非人力之致矣!及其窃位南面,颠覆之势险于桀、纣,而莽晏然自以黄、虞复出也,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毒流诸夏,乱延蛮貉,犹未足逞其欲焉。是以四海之内,嚣然丧其乐生之心,中外愤怨,远近俱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遂令天下城邑为虚,害遍生民,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昔秦燔《诗》《书》以立私议,莽诵《六艺》以文奸言,同归殊途,俱用灭亡。皆圣王之驱除云尔。

这段评价是说,王莽因为自己是外戚的身份而开始受到重用,自己本身又小心谨慎,躬行节俭,尊待太后、皇室、叔父、大臣,尊重贤者,关爱苍生百姓,心系世道、国家。但是所有这些行为都不过是为自己捞取名誉而已。等到他出任大司马,身居辅政大位,还是每天为国家之事辛勤劳苦,以正直之道行走在天地之间。他那里像那种孔子所说的“作出仁德的样子,而实际行为却与此种外在表现相违背”的人呢?

但是最终还是篡夺了汉朝的天下。所以,班固只能说王莽心怀不仁,而又具有邪佞之才,又借着四位叔父相继官居大司马辅政的东风,继任大司马,获取辅政的要任,又赶上汉代中衰,皇族血统衰竭,国运狼藉的时机,尤其因为元帝后王政君长寿,在朝廷内为他做主,最终成就了他的篡夺政权的梦想。班固说,王莽完成篡汉的事实,并不完全出于王莽的个人所为,更主要的还是天意。这个天意,被班固表述为“天时”。

班固说王莽篡位以后,对于汉代江山的颠覆性破坏,比桀与纣对于夏和商还要凶险,而他自己却以黄帝和大舜自居,开始放肆,全面展示他的淫威,流毒遍布华夏,甚至殃及周边少数部族。于是导致中外怨愤,远近反抗者风起云涌,都城陷落,连身体都被人家分割了。因为四处战乱,致使城郭破碎,生民遍遭涂炭。考察有史以来的乱臣贼子,其祸乱天下、败坏天下,没有比王莽更严重的了。

这种话语,东汉统治者肯定爱听。

班固进而申言说:从前秦始皇焚烧《诗》《书》,是为了自己家天下的私人目的,也就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不至受到挑战。但是王莽跟秦朝不同,他却崇尚六艺,表面上看好像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实际上,却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奸诈和凶险。两者殊途同归,最终都很快灭亡了,他们只是充当了为圣王驱赶拦路豺虎,清除险阻,扫平道路的工具而已。

各位,我们不妨花费一点时间,来分析一下班固的说法。司马光在这里摘引班固的说法,是采取完全赞同的态度的。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分析,来了解班固的历史见识。

说王莽起身外戚,一点不假,但是起身外戚不是王莽的罪过,汉代从开始就崇尚外戚,相信外戚甚于相信功臣和丞相。为了屠戮功臣和抑制丞相,专门利用外戚的力量,这一点从刘邦时代即已开始,汉武帝以后的情况更加明朗化。汉武帝临终之时,任用外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行周公之事”,致使霍光权倾朝野,连汉宣帝都害怕得不得了,只要他在身边,就觉得如同“芒刺在背”。公元前66年,也就是霍光死了之后的第二年,他的儿子霍禹就想当皇帝,联合霍后及其诸弟、姊丈、妹丈,还有霍光兄霍去病的儿子一起谋反,事发被灭族。虽然经历如此凶险,依然不改信用外戚旧辙,只是变换姓氏而已。所以,王莽起身外戚,是汉代统治者自己愿意的,不是王莽乘此身份自行捞取官位,这件事根本怨不到王莽身上,不是王莽,还会是李莽、刘莽,只要是外戚就行。

王莽虽然起身外戚,但却并不以此骄矜桀骜,而是“折节力行”,克己奉公,就是身居辅政地位,依然为国家辛勤劳苦,直道而行。不管怎么说,这都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那么,王莽是不是用这种方式捞取名誉呢?

我们没有必要把王莽看成圣人,王莽也不可能是圣人。但是这样长期一贯的简朴、恭谨、关怀天下苍生,扶持读书人,抑制奢侈,如果仅仅说成是为了捞取名誉,未免过当。如果只是出于掩饰自己,可以一时这样做,如此长期一贯的做下去,未免太苛待自己,恐怕也难于坚持下去。因此,在我看来,王莽确实是一个温良恭俭的人,但是在向后不断走向更高权力的过程中,也一定加进去了掩饰和捞取名誉的成分。这是符合人性的推断。不过,王莽确实有矫正叔父们仰仗内戚身份而骄奢淫逸的用心和行为,他想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贤,这是他最大的愿望。这一点,似乎不必要设置更多的怀疑。为此,他确实付出了常人和历史上的奸臣们不敢想象,也不愿意这样去折磨自己的努力,他确实进行了严格的自我克制。

说王莽心怀不仁,而内携佞邪之材,借助四位叔父历世之权,又刚好赶上刘汉中衰,后继无人,“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这样的说法,未免事后论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感觉特别明显。最关键的,还是班固的论调,完全是站在汉家天下的立场上的。当然,在家天下的长期历史氛围里,班固不可能跳出这样的论说窠臼,他作为吃刘家俸禄的官员,也不敢跳出这样的窠臼。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为此而责备他。

王莽在获得摄皇帝的地位以后,看到汉家天下已经彻底溃烂,升起取代的心理,应该说也是很正常的,而且王莽的目标,在于救治社会的腐烂,他以托古改制的方式,企图实现被美化了的古典的人道政治,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起初他真是只想当一个周公,一个真正的周公——拯救国家,扶助天下苍生,留下千古的美名。后来当了皇帝,他也只是想着要当一个真正的尧舜式的仁君圣主。这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王莽在汉哀帝时被解除大司马职位,闲身回乡,朝政已经落入哀帝后妃傅氏和丁氏还有宠臣董贤等的手中,王莽可能已经没有重新再起的希望了。可是就在这样的时候,王莽依然恭谨待士,严于律己,他的次子王获,在此期间随意杀死一个奴隶,王莽严厉斥责,令其自裁,无奈,也只有服毒自杀。如果把王莽的这个行为,也简单地理解为准备篡夺政权而故意设置的阴谋,的确无法说得通。

把王莽一生中的一切举动,都当成为了篡夺汉代江山而耍阴谋、做准备,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汉平帝元始三年,也就是公元3年,王莽长子王宇受“血门事件”牵连,王莽穷治其罪,王宇被迫服毒自杀。哀帝死后,太皇太后急诏王莽复出,重登大司马之位。王莽上任后,立即纠察其叔父红阳侯王立在淳于长一事中收受巨额贿赂,制造假皇子的丑闻,奏请太皇太后尽快遣其归藩,不再继续留在朝中作恶。王立,是太皇太后的亲弟弟。太后不忍,想让他留在身边。王莽则严辞以待,说现今汉家衰微,太后您代幼主行政令,即使完全出于公心,天下都未必信服,再将行为有严重污点的亲弟弟留在朝廷之中,不听大臣善言规劝,就可能导致国家的大乱。太后无奈,只有将红阳侯王立遣送归国(他自己的封地)。而后世所有的历史学者,几乎都认为这是王莽怕他叔父牵制他的权力,为了甩掉叔父的钳制而耍的阴谋手段。

这种说法殊难让人信服。揭发红阳侯的罪恶,直接的责任人是丞相兼大司徒孔光,当然在这件事情的向后进程中,得到了王莽的极力推助。史书盛称是王莽指使,就算是王莽指使,孔光如果不同意,他能这样去作吗?几个月之后,孔光任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三人与安汉公、大司马王莽共同辅政,号为四辅。其中甄丰是孔光的女婿,王舜是王莽堂叔父——前大司马王音之子,为人以严整闻名。王莽此时要是立意篡汉,何必使孔光占据辅政四席中的两席?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把自己的叔父赶走,那不是为丛驱雀,为渊驱鱼吗?这样将来不难办吗?这是故作姿态还是作茧自缚,是很难讲的。如果历史的进程出现一点差错,他们就可能成为王莽“篡权”的巨大障碍!谁能保证,谁敢保证向后的发展不会出现一点差错?

四、王船山、班固、司马光的说法

王船山先生在《读通鉴论》中,指责“孔光以无耻亡汉”。说王莽之成篡逆,完全是孔光一步步导演出来的,未免落入俗套而言辞过激、过当。不过这种说法,正是孔光“纵容”,或者至少是不反对王莽直接当皇帝的一个旁证。

在元始三年的“血门事件”中,王莽的长子王宇,参与傅太后家族重新谋取大司马职位的阴谋,遭到王莽的严责后,畏罪自杀。王宇之所以参与这样的事情,并不是出于对自己父亲擅权的厌恶,欲令其他帝后家的外戚势力出来与之抗衡,而是害怕因为父亲权重,平帝长大后危及家人,这是班固在《汉书•王莽传》里的明确说法,还有什么值得怀疑,又何必故意予以曲解?王莽此时仍然心系天下,王莽为此还愤然而又奋然地作书八篇,以教育子孙。这次的参与者,还有叔父红阳侯王立,也畏罪自杀了。当时朝廷下诏赞扬王莽:“居周公之位,行管蔡之诛,不以亲亲害尊尊,朕甚嘉之!”这也是班固《后汉书•王莽传》所实录。

把上述行为都说成是王莽为了篡权而阴毒狠愎,好像还很确定一样。为什么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为了国家,王莽大义灭亲?说孔光一向怯懦,所以才对王莽言听计从,为什么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光佩服王莽,信重王莽?

以班固而论,则出于不得已,他是东汉的臣子,其父班彪又曾在西汉末年的地方割据势力公孙述手下为官,为了表明其对东汉王朝的忠诚,只能这样说。不这样说的话,他们一家人共同撰写的《汉书》,也不能传流在世间。我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汉书》是由班彪开创,班固承担主要部分,他的姐姐班昭也做过很多贡献。

但是司马光就不一样了,他不是汉朝人,而是宋朝人,是王莽之后1000多年的知识精英。他也这样来看待问题,未免有深陷俗识之嫌。当然,他也不可能在《资治通鉴》中奖励篡逆,否则他的《资治通鉴》一样不会在世间流行。但是他可以稍微客观些,说王莽原本没有心怀篡逆的想法,后来权力大了,汉朝的皇室又越来越暗弱,所以乘势而起,捡了个大便宜。这也算是一种见识。

但是司马光完全照搬班固的说法,以为信实之言,未免缺乏应有的思考。这不是偷懒,而是被传统的习惯性思维所困扰,不能自拔的表现。班固说,王莽正是孔子所贬斥的那种“色取仁而行违”的家伙。要说明这一点,我得先给大家解说一下孔子话语的原意。孔子这句话出于《论语•颜渊》,原文如下: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子张问孔子,读书人怎么样才算是“达”?孔子反问子张,“你所理解的‘达’究竟是什么意思?”子张说:“在邦国有名声,在家乡也出名。”人家都知道你,就是名气很大的意思。孔子说:“你讲的那是有名气,只是出名而已,是‘闻’,而不是‘达’。‘闻’和‘达’是不同的。闻是名气大,远近闻名的意思。“达”是其道得行于天下,就是实现了理想,施展了抱负的意思。”当然,孔子这里指的是正大的理想,价值的理想,而不是小小的算盘和卑下的功利欲望。孔子说:“本心正直,心中向往正义,善于察言观色,谦虚谨慎,人们都尊敬他。那才叫做‘达’。只是做做样子,猎取虚无缥缈的名声,表面看来好像很仁德,实际却是另一套做法,自己还认定自己真有仁德,这样的人,即使是有名气,那也只是‘闻’,而不是‘达’。”“达”是崇高的理想得以落实,而“闻”只不过是有名声,很可能还是徒有虚名或者故意捞取名声而已。

如果一个人只是追求出名,那么他的心思就会全部转向对外界的看法的追逐,他将不会有真正的道德修养。既然已经没有真正的道德修养,那就谈不上实现理想,所以只求“闻”,也就是只追求被人所知,那就根本不可能达到“达”的境地。但是,如果永不停息地追求内在人格的完美,又能善于察言观色,体会人心,自己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就能妥帖地待人接物,赢得人们真心的尊重。因为人们真心欢迎你,你的理想就能够在社会中得以实现。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达”,而不仅仅是虚假不实的有点小名气而已。

再来解释一下孔子这段话语中的“察言观色”,以免大家误解。察言观色,不是看人家的脸色行事,窥探人家心里的隐衷,好去讨好人家。那是乡愿的做法,孔子最讨厌,孔子认为乡愿是以假乱真,是假道德,是实现真道德的最可怕的敌人。所以,察言观色的意思,是不去故意伤害别人,而不是故意去讨好别人。这两个做法是有天壤之别的,如果混淆了这两种做法,就会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善于察言观色,不是为阿谀奉承,而是为了进退得法,交接有度。这是有道德的人的行为艺术,不是投机钻营者的诡诈伎俩。真正有道德的人,真正要实现自己崇高美好理想的人,是不去关心别人是否知道自己的,他完全不在意别人是不是知道自己。而把察言观色当成诡诈伎俩和钻营手段的人,正是“色取仁而行违”者。这样的人,虽然可以使不明真相的人受到欺哄,从而得逞于一时,窃取一时的声誉,但结局总会被识破,最后连自己可怜的欲望都不能顺畅实现。更谈不上什么“达”了。

根据以上对孔子“色取仁而行违”的解释,我们可以判定,王莽并不完全是一个这样的人,至少在起初绝对不是这样。

我们可以说,王莽的初心,并没有一定要通过捞取名誉,最终实现篡逆的野心,他只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像周公那样的人。当然他的不同凡俗的做法,一方面出于真心,一方面也可能有怕人误解的想法。这正应了我们在这一讲开头引用的白居易的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也许正是因为恐惧流言,才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一方面也是在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至于说他当了皇帝以后,就开始显露自己奸诈的本性,开始施展自己的淫威凶猛,“毒流诸夏,乱延蛮貉”之类,多是不实之词。王莽在位期间,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改革,但是多半没有成功,这不全是他的问题,而是汉代社会已经腐烂难治。

至于班固所说:“中外愤怨,远近俱发,城池不守,支体分裂,遂令天下城邑为虚,害遍生民,自书传所载乱臣贼子,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这显然是在故意冤赖王莽、诋毁王莽。为什么?农民暴动自汉初就有,而且越演越烈,到武帝时已很普遍。昭、宣两朝更是家常便饭,元帝后期更加严重,那时王莽还没有在历史中出现。

成帝以后,情况愈加严重,到王莽任大司马时,已经很难收拾。不幸的是,王莽摄政、当皇帝刚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社会紊乱、群情愤激,不是由王莽所导致的。但是王莽改制的失败,确实加剧了社会矛盾,比如不断的改铸货币,本来是为了稳定经济,但是因为下层社会不愿接受这种措施,所以人心惶惶,最后还是失败了。王莽还下令不得买卖奴婢和田地,以保障贫弱者的生存。绿林、赤眉起兵虽然是在王莽登基之后,其实是一直以来农民造反势头的扩张和延续,不必一定是针对王莽而来。他们起初只是反对政府的剥削,同时又因天灾,生存陷入困境,逼使他们铤而走险,出来造反。王莽曾经尽出家资以周济贫民,为此,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这些都是连反对者都承认的事实。

绿林、赤眉起义,直到刘玄、刘縯、刘秀投奔绿林,赤眉也找了一个刘氏刘盆子,之后要夺取江山了,才把目标直接针对王莽。那是因为王莽是皇帝,如果当时刘秀是皇帝,他们一样会把矛头指向刘秀。刘秀等,不过乘乱而起,欲谋大逆,夺取江山,本身只是刘汉皇室已经很遥远的疏亲,从血亲的角度,也已没有资格代表刘汉皇室。绿林后来自称“汉军”,也不过是招兵买马的伎俩,蛊惑视听,迷惑愚众而已。

真正冲着王莽来的,是居摄元年夏天的安众侯刘崇和东郡太守翟义。他们分别起兵讨王莽,目的是怕王莽篡夺汉家江山,此时是公元六年,离王莽当皇帝还有两年半多的时间。除此二人之外,其他在朝和在野的文臣、武将,几乎都一致拥戴王莽。这是历史的事实,完全倾向于刘汉王朝并站在刘汉王朝的立场上讲话的历史学家们,也都完全承认并如实地记载了这样的历史事实。把“害遍生民”,使天下夷为平地的罪责,都加在王莽的头上,实在是诬枉不实之词。王莽崇尚六艺,就是儒家的经典,完全是因为他相信这些东西是最优秀的,他的变革,称为“托古改制”,就是因为他真正崇尚六艺,不是拿六艺来装点门面,更不是用来文饰自己。

【作者简介】

【王立新教授】

思想史学者、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博士导师。北京大学湖湘文化研究会顾问,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台湾大学高等人文社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主讲“论语”“《老子》”“中国文化概论”“宋明理学概论”“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国近代思想史”“中国哲学原著选读”“湖湘学派哲学”“王船山哲学”“《资治通鉴》选读”“《续资治通鉴长编》选读”“《三国演义赏析》”“水浒传赏析”等课程。

著有《胡宏》《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王立新讲论语》《天地大儒王船山》《理学开山周敦颐》《从胡文定到王船山——湖南地域儒学的奠立与开展》《大宋真天子》《思想引领人生》等著作十余部。发表各类文章近千篇。

先后于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深圳电视台、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卫视、凤凰国学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台湾教育广播电台、衡阳电视台等媒体;台湾佛光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哈尔滨科技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东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湖南科技学院等数十所高校;以及全国各省、市、县图书馆、书店及两岸一些民间书院等场域,宣讲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数百场。

*原标题:“巨奸”还是“圣人” 到底该怎样评价王莽?

*本文为凤凰网国学王立新教授专栏“王立新说史·王莽”系列之三。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附:“王立新说史·王莽”系列】

“王立新说史·王莽”系列之一:王莽到底是篡汉还是禅汉?

“王立新说史·王莽”系列之二:汉朝官员为何痛哭流涕而不愿做宰相?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