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说史|曹操和刘备为何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

乱世造就乱人,乱人助长乱世。就在乱世与乱人们沆瀣一气、搅成一团的同时,一批出色的军政人才,也顺着时势的发展,在乱局中渐渐成长起来。这其中更加雄霸一点的,经过历练和打磨之后,逐渐成了一时一地的政治领袖。

袁绍出身世家名门,显然不是无学之辈,但却只学了一肚子功利,精于利害、得失的算计,却被自己的算计所害。不足论也。

一、曹操其人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又字吉利,沛国谯郡人,一般都认为这个地方属安徽的亳州。据说,曹操是西汉初年宰相曹参的后人,其祖师大宦官曹腾,桓帝时人大长秋,封费亭侯。父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曹腾在后汉宫廷中“用事”三十年,没有明显过失,还能举荐人才,不计个人恩怨,是宦官中的佼佼者。曹嵩于曹腾死后,以养子身份继承侯爵,通过自己努力,一步步攀升到大司农的位置,并于汉灵帝中平四年(187)十一月到中平五年(188)年四月,担任太尉,是三公之首。当时何进是大将军,位在三公之上。

【图题: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三国志•武帝纪》)

桥玄长了一双慧眼,真正识得曹操。

曹操小时候,“不治行业”,听起来似乎跟汉高祖刘邦年青时候一样,其实却大不相同。刘邦游手好闲,蹭吃蹭喝,还经常赖账,有点像《水浒传》中的泼皮牛二,满世界耍无赖;曹操虽然也“不事生产”,但却行侠仗义,有点像《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还经常伺机打抱不平。刘邦是个标准的地痞,曹操却是个出色的豪侠。曹操虽然也不太受乡人看重,但却不像刘邦那样遭人厌憎。

曹操二十岁的时候,被举为孝廉,受推荐,出来做官,担任洛阳北部尉。后来又调到顿丘县当县令。当时党锢已经解禁,作为“党人”之一的南阳人何颙,正在司空府里任职,见到曹操之后对人说:“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后汉书•党锢列传•何颙》)

又是一双慧眼,把拯救现实世界的希望目光,凝伫在曹操身上。

当然,也有对曹操另外的评价。南阳许邵,号为知人,与从兄许靖每月初一发表对天下人物和书画作品等的评论,当时被称为“月旦评”,就像今天的“书画鉴定会”或者“人物品鉴会”一样。一经许氏兄弟评价,人的身份和书画的价格都会陡增。曹操不能免俗,亲自前往,还带了很多厚重的礼品,请求给自己做个评价。大约是拿的东西少了,许邵不想给曹操“定身价”,人家许氏兄弟,或许就是靠“月旦评”维持生计的。曹操“伺隙胁邵”,“邵不得已”,这才说:“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曹操得了这么个品评,非常高兴地走了。这是《后汉书》许邵本传的说法,跟《三国演义》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说法不一样。

汉灵帝光和末年(184),黄巾大起。曹操官拜骑都尉,奉命赶赴颍川去镇压黄巾军。因为军功,升为济南相,就是汉朝诸侯王封地“济南国”的行政长官。当时这个所谓的“济南国”,下辖十多个县,县长们多半阿附贵戚,赃污狼藉。曹操查明情况,上奏朝廷,罢免了八位。曹操还在管辖之内,禁断淫祀,阻断了地方豪强势力利用民众怕鬼信神的心理,搜刮民财。吓得贪官污吏弃印逃跑,寻地隐身。“济南国”内情势转好,吏治和治安都走上了正常轨道。随后,曹操又被朝廷改任为东郡太守。没去赴任,说是身体生病,回到家乡休养去了。

后来,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何进采纳袁绍的馊主意,召董卓进京,想要胁迫太后。董卓还没到,何进就已经被宦官杀死了。董卓一到,立即施展淫威,废掉少帝刘辩,改为弘农王。把刘协立为皇帝,这位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京都顿时大乱。董卓想利用曹操,授予曹操骁骑校尉,欲与共商篡位大计。曹操不受其官,变易姓名,偷偷逃回老家,遭到董卓的通缉捉拿。曹操走到中牟县的时候,被一个“乡长”当成嫌犯,抓住送到了县里。因为县里有熟人帮忙,得以逃离虎口。《三国演义》说,曹操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所纵放,陈宫“挂印弃官”,跟曹操一同逃走,共同谋划讨伐董卓的事情去了。但是《三国志》里没有记载这件事。

当曹操逃出中牟县的时候,董卓已把弘农王和何太后都杀了。

曹操跑回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

讨伐董卓的各路联合部队起兵进抵洛阳,董卓迁都长安。联合部队整体上畏缩不前,曹操却独自进兵,追剿董卓,为流矢所中,坐骑受伤,险些丧命。失利之后,曹操还在坚持给袁绍、张邈等提建议,不为所听。

讨伐董卓不行,自相残杀却是各个英勇,东郡太守桥瑁先跟兖州刺史刘岱内讧,被刘岱杀了。渤海太守袁绍和冀州牧韩馥合谋,想要改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遭到曹操的坚决反对,刘虞自己也不同意。接下去公孙瓒攻杀刘虞,袁绍却借助韩馥对公孙瓒的恐惧心理,轻易把冀州骗到了自己手里。

几乎就在同时,袁绍、袁术不思为国效力,兄弟内讧,争抢地盘。袁术攻打荆州刘表未成功,袁绍却战死了公孙瓒。而此时的曹操,还在努力为汉朝廷效力,全力攻打黄巾军残余。

由此看来,曹操年青时一心为公,心系国家,不畏强暴,铲奸除恶,平叛军,讨篡臣,不说功勋卓著,至少也都可圈可点。

二、刘备由来

刘备(161-223)字玄德,虽然是汉景帝遥远的玄孙,到他的时候已经遥远得根本够不到边,而且破败不堪:“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虽然参与了晚期剿杀黄巾的战斗,但只是以小股部队攻打黄巾军并非主力的流窜残余。因为微立小功,被授予安喜县尉,相当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嫌官小,心里郁闷,正赶上市里的检察官——督邮来视察工作,刘备请求拜见,遭到拒绝。一气之下,直接冲进领导办公室,把督邮捆绑在当街,痛打两百大板。然后,把县尉的官印挂在督邮的脖子上,逃离官任,拍马走人。虽然很爽利,可却算不上正大。再接下去,又小破黄巾,再做下密丞,相当于现在的县委或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最多也就是兼任副县长。又嫌小,再度弃官而去。接着又被任命为高唐县尉,之后升为县令。好容易熬成了县长,却又被黄巾军残余部队击破,一路逃离县城,投奔自己的同学公孙瓒。公孙瓒上表为刘备讨了个别部司马的小官,命令他配合青州刺史田楷,帮助公孙瓒,跟袁绍开始了军阀之间的内战。

【图题:刘备(161-223),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当时董卓正在擅权欺君,随时可能篡逆。刘备不仅没有参加讨伐董卓,而且为了自己个人的发展前途,不顾国家大计,不问青红皂白,混迹于军事势力的胡乱角逐之间,因为替公孙瓒立了一点战功,被公孙瓒私自任命为平原县令。相比之下,曹操却是非善恶晓然,恩怨情仇明了。

公孙瓒被袁绍彻底击垮自杀之后,刘备一路追随田楷。赶上陶谦手下杀死曹操之父,曹操兴师报父仇,举兵攻打徐州。刘备又跟随田楷一起赶赴徐州帮助陶谦。刘备原有一千左右兵马,陶谦送给他四千。刘备就此脱离田楷,投靠陶谦。陶谦上奏保举刘备做了豫州刺史。后来大家都管刘备叫“刘豫州”,出处就在这里。之后陶谦病死,把徐州让给了刘备。刘备虽然是在糜竺、陈登和孔融等劝说下就任徐州牧,但是说到底,其所接受的徐州牧一职,并不出于朝廷任命。而且陶谦的徐州牧,也是董卓“赏赐”的,来路本来就不正。不像曹操,人家的顿丘令、济南相,还有典军校尉,都是汉灵帝时朝廷直接任命的,来路清楚明白。

刘备一路投靠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辟、龚都、刘表,颠沛流离,出身贫寒而坚韧不屈,四处漂泊而矢志不渝,率领底层社会的数员武将关羽、张飞、赵云等,访贤求能,得徐庶、诸葛亮,终于在赤壁大战中,与孙权联手击败曹操,之后占据荆州,收获长沙、武陵、零陵、桂阳四郡,后来又攻占四川,成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力量。

如果抛开非要将刘备当做正统的观念束缚,单看刘备其人的奋斗历程,刘备也是非常值得钦佩的一位历史人物。他从小丧父,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家庭经济困难,还努力坚持学习,长成后进入历史进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愈挫愈奋,不屈不挠,其所体现的坚强不屈的韧性,就古今帝王成就霸业的角度而论,艰难程度可谓古今少遇;而其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也同样是古今罕有其匹的。

曹操不易,刘备更不易。

【作者简介】

王立新,思想史学者、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博士导师。黑龙江省青冈县人,出生于科尔沁东草原上的吉林省通榆县。

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胡宏》《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王立新讲论语》《船山大传》《理学开山周敦颐》《从胡文定到王船山》《大宋真天子》《思想引领人生》《建宋——赵匡胤的奋斗》等著作,发表各类文章近千篇。

先后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凤凰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台湾教育广播电台、衡阳石鼓书院大讲堂、《天津日报》“超阅大讲堂”等视、音、纸、网类媒体,北京大学、佛光大学等两岸数十所大专院校,深圳市图书馆、广西省新华书店等数十家省、市、县图书馆及书店,新竹鹅湖书院、台中元亨书院、南岳衡书房等民间机构,讲说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数百场。

*原标题:三国领袖画像之曹操、刘备

*本文为凤凰网国学王立新教授专栏“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五。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附:“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一:为什么只有大恶人才敢砸碎腐朽王朝?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二:制造汉末之乱的都是些什么人?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三:马超是替父报仇还是陷父于死地?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四:袁术为何不承认袁绍是自己的亲兄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