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说史|三国时期的孙氏与司马氏是怎样的统治者?

一、孙氏父子

再看看东吴的创始人:

孙坚(155-191),字文台,吴郡富春(今属杭州)人。年轻有为,汉灵帝熹平元年(172),以十八岁年龄,作为主要参战者,平定了会稽妖人许昌的造反称帝之乱。汉灵帝光和七年(184),黄巾军大起,孙坚参与平定黄巾之乱,因作战勇猛,受到嘉奖提升。汉灵帝中平三年(186),随司空张温前往西凉平定边章、韩遂的叛乱。其时身任中郎将的董卓,故意拖延,拒不发兵。张温召董卓前来,当面责备。董卓态度桀骜不驯,还东拉西扯,给自己开脱罪责。孙坚耳语张温,建议就此杀掉董卓。张温考虑董卓在陇西地区影响力较大,怕杀掉董卓,缺乏地方支持,对平定叛乱没有益处。孙坚却继续坚持说:“明公亲率王兵,威震天下,何赖于卓?观卓所言,不假明公,轻上无礼,一罪也;章、遂跋扈多年,当以时进讨,而卓云未可,沮军疑众,二罪也;卓受任无功,应召稽留,而轩昂自高,三罪也。古之名将,仗钺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后来韩遂和边章见朝廷大军前来,做鸟兽散状,暂时偃旗息鼓。

△孙坚(155-192),字文台,吴郡富春 (今浙江杭州富阳区 )人。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据传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

之后长沙有民众起事,聚众万余,朝廷命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平叛。到境不久,平定叛乱,受封乌程侯。

董卓进京,把持朝政,关东义兵大起,共讨董卓。孙坚自长沙起兵向北,一路因个人恩怨,杀了荆州刺史王叡,之后来到鲁阳,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正在南阳躲避董卓的袁绍堂弟后将军袁术,则趁机占据了南阳。孙坚拜见袁术,袁术奏请封孙坚为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就此依托袁术,在鲁阳城里招兵备粮,准备前去讨伐董卓。首战失利,险些被董卓生擒,把头巾交给部将祖茂,董卓部下误认祖茂是孙坚,孙坚得以逃脱。之后鸠合散落兵将再战,大破董卓部队,杀死董卓手下的前军都督华雄。《三国演义》里说华雄是被刘备义弟关羽所斩,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有人趁机挑唆袁术,说孙坚自恃高傲,手段凶残,如果为他提供军粮,使孙坚再度立功,恐怕就驾驭不了了。袁术本来就不想让孙坚独立大功,就此不再为孙坚提供军粮。孙坚断了军粮,夜里亲自去找袁术,对袁术说:“我跟董卓没有私仇,我之所以非要跟董卓拼个你死我活,一是出于为国家讨伐篡逆,二是报答将军您的知遇之恩,替您报家仇。您怎么会听信谗言,不为我提供军粮呢!”当时袁绍和袁术的家人,叔叔太尉袁隗、太仆袁基等一家老少五十余口,都因袁术和袁绍起兵讨董,尤其是袁绍充当了关东讨伐董卓义军的盟主而被董卓杀掉。袁术因为孙坚说出如上的一套话语,不得已给孙坚“发放”了军粮,于是孙坚与董卓再战。董卓畏惧孙坚的勇猛,派遣大将李傕偷偷来到孙坚营中,请求罢兵和亲。孙坚痛骂说:“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怎么会跟他和亲呢!孙坚率兵进逼洛阳。董卓为了躲避孙坚和关东义军锋芒,迁都长安。董卓临跑前,委派吕布率兵发掘了全部汉朝皇帝的陵墓。孙坚进入洛阳,平复了被吕布挖掘的汉皇陵墓,然后,引军回鲁阳。

初平三年(192),孙坚受袁术指使,进攻荆州牧刘表,在围困襄阳时,单骑追赶刘表部将黄祖,被黄祖部下射杀。

孙坚虽然报私怨,但也能坚持正义,胸怀全局,功劳稍逊于曹操而远强于刘备。至于他在进入洛阳以后,是不是捡到了一块传国玉玺,心怀鬼胎地把玉玺拿走藏起来,也只是大家互相传说,后世的史学家们都说不清。

孙坚虽然名声不小,但是地盘却不大,而且死的又早,若不是儿子厉害,三国就没有他们孙家什么事了。

孙坚长子孙策(175-200),字伯符,十几岁就喜欢结交豪杰,当孙坚兴师讨伐董卓之时,孙策却在家里跟周瑜成了生死之交,并且收拢了很多士大夫。孙坚死后,孙策一度无着落,带着母亲渡江北上,暂时移住扬州,不久又带着母亲乘船回到曲阿。当时孙策的舅舅吴春是丹阳太守,孙策就带着朋友吕范一起投靠吴春,顺便招募了数百人。这几百人,就是孙策最早的家底了。兴平元年(194),孙策赶赴寿春投靠袁术,“术甚奇之”,把孙坚原来的一点兵、民还给了孙策,刚好太尉马日磾奉控制朝廷的李傕之命,向当年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示好。来到寿春以后,上表奏孙策为怀义校尉。大约是因为孙坚当年的义举而褒奖他的后人。马日磾不久被袁术气死在寿春。

看到孙策果敢英武,袁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袁术打算利用孙策,为自己扩张地盘。但因不信任孙策,把许诺给孙策的九江太守,授予了自己的亲信。袁术要前往攻打徐州的陶谦,路过庐江,向庐江太守陆康索米三万斛。遭到拒绝而怀恨在心,指使孙策等前往攻打,再次声言:攻下庐江之后,让孙策做庐江太守。孙策与袁术另外的部队联手,攻下了庐江,但袁术又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在庐江太守的位置上。孙策两次被骗,彻底失望。赶上刘繇抢占丹阳,赶走了孙策的舅父吴春之后,开始与袁术争抢扬州。孙策借着袁术争夺江东的野心,趁着他几次征讨刘繇不能取胜的当口,主动请战去攻打刘繇,袁术表举孙策为折冲校尉。孙策就带领千把人前去征讨刘繇,一路上却不断有人前来投靠,很快拥有了五、六千人的部队。刘繇竟然抵挡不住而逃走,所辖州县长官也都逃跑了。孙策接着又把盘踞在地方的严白虎彻底击败,占据了扬州、豫章(江西南昌)、会稽(浙江绍兴)、丹阳(江苏镇江)、庐陵(安徽庐州)等地,脱离了袁术的控制,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建安二年(197),袁术僭越称帝,孙策借机写信谴责袁术,就此与袁术彻底绝交。曹操闻听,表奏孙策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希望他能发兵攻打袁术,孙策并未举兵。建安四年(199),袁术死,原属官吏和附近军阀再度争抢地盘,江淮间复乱。孙策趁机出兵,基本把袁术原来占据的地方全都据为己有。当时曹操正在跟袁绍对峙,无力征讨江淮,就顺势承认孙策对这一地区的控制权,还跟孙策联姻,以节省心力,好去对付袁绍。

建安五年(200),正当曹操与袁绍对峙官渡,准备决战之际,孙策决意要偷袭曹操,试图攻占曹操的老巢许都,劫走汉献帝,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和权力留给自己。已经秘密准备就绪,独自一人策马登山,心里正在欣赏自己的妙计,不小心被人砍成重伤。砍者是当年被孙策杀死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人家准备为旧主子报仇,已经窥视等待他很久了。由于孙策伤势过重,很快就过世了。临终前嘱咐胞弟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还对张昭等谋臣托付后事,让他们用心辅佐自己的弟弟孙权。孙策死时,只有26岁,并没有占据全部江东地区。孙策死后,孙权继续父兄,推心置腹对待身边重臣,一时间,周瑜、张昭、吕范、程普、鲁肃、诸葛瑾等云集身边,帮助孙权,进一步清扫江东尚未归附的州县。直到建安十三年初,孙权为父亲报仇,攻占江夏(今武汉市武昌),杀死黄祖,前后又用了八年多时间,才基本占领武汉以东的长江以南地区。而就在这一年的八月,荆州牧刘表死了,儿子刘琮继任。九月,曹操大兵即至荆州,刘琮拱手把荆州让给了曹操。刘备被曹操一路追赶,跑到了夏口(今武汉市汉口),孙权委托鲁肃借给刘表吊丧为名,前往打探虚实,刘备和诸葛亮顺势准备跟孙权联手共抗曹操。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兵攻打江东濡须口,见孙权亲自乘船前来索战,感慨地说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皆豚犬耳。”说生儿子就得生像人家孙权那样的,你再瞧瞧刘表那些儿子,都跟猪狗一样。

敢情孙坚不仅自己了得,生的儿子也个个受人羡慕。

(以上所述曹操、刘备、孙坚父子身世和早期情况,分别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以及《董二袁刘传》、《二公孙陶四张传》等的记载。)

汉家社稷倾覆,是汉朝统治者自己作孽的结局,董卓借机彻底毁掉了汉朝。接下去的军阀混战,曹操并不是始作俑者。后来李傕抢在郭汜的前头,首先劫持汉献帝,献帝趁李傕、郭汜内讧,伺机逃跑。直到这时,曹操都还在地方上为国家效力。就算我们完全站在汉家天下的传统立场上看,从汉末黄巾军起义开始,中经董卓篡位,直到天下已然大乱时为止,曹操都可以说是正义忠勇、无懈可击。跟孙坚,尤其是跟刘备相比,曹操的用心,要纯正得多,行为也正大得多。

二、司马氏爷孙

我们不妨把司马懿也列在这里附会一下: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少有奇节,聪朗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南阳太守同郡杨俊名知人,见帝,未弱冠,以为非常之器。尚书清河崔琰与帝兄朗善,亦谓朗曰:‘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汉建安六年,郡举上计掾(就是地方考核合格,向上面举荐),魏武帝为司空,闻而辟之。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出身士族,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晋书》虽然是唐太宗于贞观20年委命臣下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令狐德芬、李义府、上官仪等所修纂,但是基本材料也都是晋、宋时代留下的。把个司马懿吹成这样,说他是黄帝的后代(高阳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号颛顼。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高阳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儿子),又是夏朝的大官,炎帝的火神祝融的后人。就算咱们不看这些胡说八道,直接看他自己,也太过虚矫不实:“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司马懿生在179年,184年黄巾起义,189年汉灵帝死,接着就天下大乱,那时他才五岁,或者十岁,不知何以“慨然忧天下”?“少有奇志……伏膺儒教。”跟孔明差不多,却是一个奸贼,一个忠臣,真是别如天渊,分似黑白。是不是奸臣,咱先不管他,反正就是那样一个时代,奸臣也不丢人。不过说曹操请他出来做官,他却“不欲屈身”曹操。建安六年是201年,当时司马懿22岁。曹操当时不仅已经名满天下,而且身居丞相之位,连皇帝都在手中操控着,谁人敢惹?司马懿一个小小的娃儿,竟敢“不屈曹操”,而且竟敢跟曹操装疯卖傻?本来他就奸诈无比,难道他不知道曹操比他更奸诈?跟比自己还奸诈,而且杀掉自己就跟踩死一只蚂蚁一样的大权在握的人物使奸诈,那还叫奸诈吗?!司马懿本来就是功利之徒,装什么贞士、烈女?把自己后来出来做官,说成是曹操硬逼的,要不然就要把他直接抓起来。谁告诉他的?曹操只是对“请”他出来做个小官的执行官员讲的,难道执行官会不要命,把这种话语告诉了司马懿?司马懿当时只是个小白丁,曹操却是丞相,在这两头掂量,却选择了司马懿的人,配做曹操的传令官吗?

接下去又说曹操征服汉中张鲁时,司马懿跟在曹操身边,给曹操出了个主意,让曹操趁势灭掉西蜀,还说这是上天给的机会:“圣人不能违时,亦不能失时矣。”曹操指斥司马懿,说他人心不足蛇吞象,“既得陇,复望蜀”,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晋书》写这一段,似乎很有点为曹操惋惜,以为不听司马懿的好计谋,失去了灭蜀的时机。哪有身边小臣,可以跟随时都可能成为皇帝的主帅丞相这样建议的?“圣人不能违时,亦不能失时矣。”曹操要是不听,是不是就违逆圣人,违逆天时,就成了白痴了?这样说话,明明是自讨苦吃!以司马懿的奸诈,大约不会加上后面的话语吧?

所以《晋书》所写司马懿,太过令人难信。

唐太宗为大臣们所写的司马懿《本纪》加了一段批语。在这段批语中,唐太宗首先也过分美化司马懿,说他“以天资之挺,应期佐命。”说他“文以缵治,武以棱威”,说他“求贤若不及”,说他“思属风云”。这显然是跟《资治通鉴》的作者一样,被《晋书》所迷惑。至于惋惜司马懿因为篡权,失去成为伊尹和傅说的机会,更加莫名其妙。司马懿何以能跟这些名贤相比?伊尹佐助商汤王成帝业,傅说帮助商朝武丁王创造中兴的伟业,不仅事功上成就辉煌,而且都是有德的大君子。司马懿不过诡计多端的功利之徒,奸诈狠愎的弄权之臣而已,最多也只能说是“足智多谋”,机警狡猾而已,再往上说就过分了。当然,太宗皇帝还是指出了司马懿的伪善和凶暴:“天子在外,内起甲兵,陵土未干,遽相诛戮。”说他“贪于近”而“遗远”,“溺于利”而“伤名”。说晋朝在魏国还足可以延续的时候,强硬切断人家的“国祚”,在自己还不足以立国的时候,强行建立国家(“以未成之晋基,逼有余之魏祚”),最终不免因为根基不深,陷入五胡乱局,连皇帝都成了人家的俘虏。虽然唐太宗单论司马懿见识不深,只是看到司马懿的一些外在“现象”。可是站在帝王的角度上看,论及司马氏抢夺魏国政权,贻害子孙方面,见识还是有一定深度的。

从以上描述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司马懿虽然在功劳的“量”上,或可与刘备、孙坚有所比,要在质上论人品、论用心,跟孙坚没法比,跟刘备相差更远,而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与曹操的距离,简直就是天壤之间,根本不能同日而语,更没法相提并论!

至于司马昭(211-265),只不过是在其父已经站稳的权臣地位上,继续削弱曹氏力量,欺君、弑君,未及篡位而死,其子司马炎(236-290)才在祖辈和父辈留下的“政治遗产”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了篡位登帝的长久阴谋。司马炎本身,不仅毫无本领和长处可言,而且作为开国之君,也是历史上最荒淫的。唐太宗虽指出司马炎“不知居广以思狭”、“不知居治而思乱”,导致“志欲就于升平,行先迎于祸乱。”但起初还是肯定了司马炎“雅好直言”、“宏度大略”,“仁以御物,宽以得众”,“有帝王之量也。”不知司马炎哪里说得上“宽仁”、“宏度”?

唐太宗又接着说:晋朝开国才几年,天下就开始大乱,“海内版荡,宗庙播迁”,不仅毁坏了自家的江山,也使得整个华夏民族,沦为未开化少数部族的奴隶。唐太宗对司马氏爷孙的评价,直到这时,才算有点真见识。不过接下去的说法,又陷入到《贞观政要》式的平庸中去了:晋朝为什么会如此短暂就大乱,这种狼狈的局面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唐太宗说:“良由失慎于前,所以贻患于后。”完全没有看到司马氏父子全由没有理想,从根到稍,尽是功利和狡黠。内心里根本就没生出对华夏民族文化和中国社会的责任心,只图夺权篡位,快活自己而已。跟慎不慎虽然不能说没有较大关系,但这都是后话。要之,司马氏若是“慎”了,也只是单纯为自家而慎。司马氏的政权,在建立之前和建立之初,根本就没有理想。这一点,唐太宗完全没有看到。

没有正大理想的政权,一定是污浊的,而且也一定会殃及社会生民和民族的历史文明。殃及的程度,只看命运把这样的政权,安放在什么样的历史时期和什么样的客观条件下而已。

说到底,司马氏父子爷孙们,都是一群奸诈狡黠的利欲之徒,根本没有跟曹、孙、刘相比的任何可能性。

唐太宗在对司马炎评价的最后说:“全一人者,德之轻;拯天下者,功之重。弃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司马炎不早杀刘渊,还委命他为匈奴北部都尉。司马炎“遵守”太子不能轻废的习惯规则,终于把司马衷这个暗昧无能的儿子扶上皇帝宝座,导致了晋朝的迅速崩溃。司马炎还以为自己的做法是仁慈宽厚,有德于先人的“孝行”。唐太宗批评司马炎,“元海当除而不除,足令扰乱区夏;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太宗皇帝就此深发议论说:“全一人之德轻,拯天下之功重;弃一子者忍之小,安社稷者孝之大。”太宗皇帝认为司马炎的上述做法,是“取轻德而舍重功,畏小忍而忘大孝。”太宗皇帝的这段评语,才真正值得后世玩味。(以上关于司马懿、司马炎情况,唐太宗对两人的评价,均见《晋书•帝纪一•宣帝》和《晋书•帝纪三•武帝》)

从建立政治国家(或为建立政治国家打下根基)的角度来看,三国时代,曹操肯定名列榜首,莫说司马懿,就是刘备和孙坚,一样在质量综合的意义上,没有跟曹操的可比之处。在整个三国时代,就政治、军事人物而论,上上等的第一位人物,肯定是曹操,而绝不是刘备、孙权,更不是司马懿、司马昭之辈。

△曹操(155-220),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只有曹操,才是真正把历史,从乱局中引入相对稳定的三国时代的首要人物;也只有他,才是整个三国时代给后世的历史留下了最深远影响的人物。无论我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我们都无法否认,曹操是三国时期第一重要人物的历史事实。

【作者简介】

王立新,思想史学者、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博士导师。黑龙江省青冈县人,出生于科尔沁东草原上的吉林省通榆县。

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胡宏》《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王立新讲论语》《船山大传》《理学开山周敦颐》《从胡文定到王船山》《大宋真天子》《思想引领人生》《建宋——赵匡胤的奋斗》等著作,发表各类文章近千篇。

先后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凤凰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台湾教育广播电台、衡阳石鼓书院大讲堂、《天津日报》“超阅大讲堂”等视、音、纸、网类媒体,北京大学、佛光大学等两岸数十所大专院校,深圳市图书馆、广西省新华书店等数十家省、市、县图书馆及书店,新竹鹅湖书院、台中元亨书院、南岳衡书房等民间机构,讲说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数百场。

*原标题: 三国领袖画像之孙氏、司马氏

*本文为凤凰网国学王立新教授专栏“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六。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附:“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一:为什么只有大恶人才敢砸碎腐朽王朝?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二:制造汉末之乱的都是些什么人?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三:马超是替父报仇还是陷父于死地?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四:袁术为何不承认袁绍是自己的亲兄弟?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五:曹操和刘备为何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