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新说史|如何安置被“挟”天子?

一、挟天子挟到什么时候适宜?

“挟天子以令诸侯”,还要面对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究竟要把天子“挟持”到什么时候为止?

“这还用说,挟持到发挥完效用的时候呗。”

这话说得太轻松,关键是挟持者往往跟你一样,他也可以这么想,只是他判断不清,这个被挟持的天子的效用,究竟什么时候,才算是发挥完了。常常是等他判断清楚了,时机却已经过去了。

曹操当年“挟持”汉献帝,严格意义上讲,首先不是挟持,而是“奉侍”。倒不必一定要拿荀彧的“将军一贯心系王室”之类的话语来为曹操做辩护。其实干这种事情,起初谁都没有成算。万一天下人真的还在拥立汉献帝,曹操就只能借坡下驴,当个复兴汉室的功臣,也就到头了。事实上,这种情况一直也没有彻底明朗起来。直到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在征讨江东的时候,还在以周公自比。曹操写诗抒情,怅然回忆了自己的既往,慨叹人生不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曹操何以忧多,苦多?这些忧苦到底从何而来?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非要说这些都是由于他“挟持”了汉献帝,弄得自己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带来的结果。但至少挟持汉献帝这回事,虽然给他带来了利益,可也给他增添了无数的烦恼,给他自己设置了很多危险的“死局”。这肯定是他人生忧苦的重要来源之一。

曹操在这首著名的《短歌行》的最后,还在自我期许说:“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就是曹操当年“挟持”汉献帝的真实心态。曹操不可能一开始就打定了主意,说自己要利用汉献帝的身份,以达到替代汉朝,建立新政权的目的。如果是那样,曹操不仅是个真正的乱臣贼子,而且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像董卓和袁术一样的傻瓜!

历史的进程,云诡波谲;事态和时局,变幻难测。历史人物必须在历史的实际进程中,既不断寻找时机,还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罗盘,变换自己的实际位置。既然没有一成不变的事态,也就没有固定不变的做法。曹操不会像很多年轻的小学生一样,订立一个学习计划,早晨几点看英文,晚上几点复习数学。这种不切实际的“确定性目标和行为规范”的订立者,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无知而稚嫩的青少年;一种就是神经有缺陷的病患。

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冬天,孙权上书,明确向曹操称臣,而不再向汉献帝称臣。曹操还就此事大发感慨说:孙权太恶,想把老夫放在火炉上烘烤!接下去侍中陈群、尚书桓阶,都借此时机,力劝曹操干脆代汉称帝。他们都说:汉朝国统早就断绝了,只剩下一个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绝。”大将军夏侯惇也说:“自古以来,能为民除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他们都劝曹操别再迟疑,曹操却借助孔子的话说:“施于有政,是亦为政。”意思是说,虽然不当皇帝,实际上却已经为民除害,安顿生灵了,就等于履行了民众之主的责任和义务。曹操最后接着说:“若天命在我,我为周文王矣。”有关周文王,大家都知道。孔子在《论语》中赞扬他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情况下,依然以臣子的身份,继续服侍商纣王。周文王死后,其子周武王却率领部队攻占商朝国都朝歌,杀死商纣王,当上了正式的天下主宰者。陈群和桓阶在劝说曹操称帝时,甚至说曹操已经“十分天下有其九”了。但是曹操还是说,如果他身上要是真正承载了当皇帝的“天命”,那么就让自己做周文王吧。意思是说称帝的事情,让上天留给我儿子去做好了。

这是建安二十四年十月的事情,而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就过世了。就在曹操过世的前两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三年(218),太医吉本、少府耿纪、司直韦晃,还有金祎等,还密谋外联刘备,暗害曹操。他们率领1000余家丁等,乘着黑夜攻打丞相府,想要夺走汉献帝,被曹操部下剿灭。《三国演义》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几,讨汉贼五臣死节》,演绎的就是这回事。由此可见,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该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二、被“挟”天子,如何安置?

有关“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有一个结局的安置问题,就是“挟持”目的彻底实现之后,怎样处置被挟持的皇帝问题。

“把他像扔掉一双穿破了的鞋子一样,扔了不就行了。要不然就杀掉他,不就一了百了了嘛!”

这是无知、无识的想法,也是不德、无道的想法。董卓和李傕、郭汜,当时就是这样想的。以无知、无识,不德、无道之品行,就算侥幸得到最高统治权,也是天下的大祸患,而且也不会有好结局。你要是说:“我不管那些,只要能把权力和利益占尽就行了,剩下的事情不在我考虑的范围之内。”那我只好请求你不要再到这里来看我的文字,因为你态度不对,不是想通过对历史的真实了解,获得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进步,咱就不说你没长人心,只说你没长心好了。

借贷你还得还款,而且还得给人家相当的利息,这是规矩!不懂规矩,不想遵守规矩,那你就不要参加“游戏”,不管什么样的游戏。演奏完乐曲,还要把乐器放回原处妥善保存呢,何况天子!“挟”过了天子,是一定要有所妥善安排的,要不然的话,你不仅会彻底失去信誉,而且还会把自己进一步拉入不德的深渊。因此,当“令诸侯”的事情完结了之后,必须要处置所“挟”的天子,给人家和天下人一个交待。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给自己一个交待。所以,安顿被“挟持”过了的天子,就不仅是个问题,而且还是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如果被挟持的皇帝中间死了,这个问题就自然了结了。如果挟持一方当了皇帝,就得处置这位被挟持的老皇帝。可是上天没有把这件事交给曹操办理,因为不是被挟持的皇帝死了,而是曹操先死了。

如果曹操真是个异常凶残、一直心怀篡逆的乱臣贼子,他或许会在自己死之前,或者在此之前更长的时间里,杀掉汉献帝。因为他没有办法保证,自己的子孙也能够像他一样有本事,经受得住无数次打着为汉献帝“夺回”权力的旗号,所实施的各种公开讨伐和暗算谋杀的摧残。

但是曹操没这样做!他的儿子曹丕没这样做!他的孙子曹睿也没这样做!

曹丕当皇帝以后,把汉献帝降封为山阳公,位在诸王之上,把他的四个已经封王的儿子略降一级,改封为侯。曹丕还把河内郡的山阳县,专门送给汉献帝长期居住,又把山阳的一万户人口都封赏给了他。曹丕允许汉献帝继续使用汉朝的服色与正朔;车服礼器仍然保持天子的规格;仍然可以使用天子之礼,进行祭拜天地和祖先的的活动;上书不称臣;受诏书不拜。曹丕还对臣下说:“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尽管曹丕对待自己的弟弟曹植有些过分,但对待这位曾经被挟持的汉献帝,可谓尽心尽力了。汉献帝,也就是那位山阳公,一直都受到曹魏的特等优待,直到魏明帝曹睿的青龙二年(234)三月病死为止。汉献帝历经曹氏父子爷孙三世,逊位后还过了十四年不是皇帝的皇帝生活。汉献帝死的时候,魏明帝曹睿,还亲自穿素服给他发丧,赐谥“孝献皇帝”。后世称刘协为汉献帝,就是因为这个谥号。(《资治通鉴》卷七十二)

多仁义呀,够意思了!

后来司马氏的后人就没这么幸运了。当他们的权臣刘裕,“禅”得了他们司马氏政权的时候,东晋的最后一任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听到刘裕的特使傅亮转达“让位”意思时,晋恭帝欣然地对左右说:‘晋室久已失之,今复何恨!’”司马德文又对亲近们感激刘裕说:“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他说多亏刘裕,把他们司马氏的政权扶持得多存在了二十年,甘心情愿禅位,绝对不是出于刘裕的胁迫,自己心里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情愿。司马德文还特别用了大红纸,书写禅位诏书给刘裕。

多开明而自知的说法和做法,但是逊位之后不久,就被刘裕派人暗杀掉了。(以上司马德文与刘裕事实,采自《晋书•恭帝纪》和《宋书•武帝纪》)

刘裕的行为,我们先不在这里评价,单说曹氏父子爷孙们。面对一个始终想复位的不安分的虚名皇帝,曹操几次险些被他杀掉。曹操要是因此杀了他,恐怕也不算过分了。但是曹氏一直让他以皇帝的规格,安然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他从十岁左右继位,一件事情都没做过,衣食都是曹操为他提供,既不自知,又不自量,同时又极其不识时务,明里暗里时刻想要杀死曹操。他究竟何德何能,何劳何功,可以享受如此的待遇?如果没有曹操,汉献帝早就不知被谁踩踏成粉末了。他们姓刘的就是等到地球毁灭了,都得感激人家曹氏,才算懂得天高地厚,才算晓得感恩戴德!

当曹丕“受禅”称帝之时,刘备和诸葛亮在干什么?《先主传》说:“二十五年(指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即公元220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是后,在所并言众瑞……”什么叫“或传闻汉帝见害”?就是市井间有人传言,说是汉献帝被曹丕杀了。这显然为了刘备登基称帝造势。刘备先装装样子,开了一个追悼会,追赠了汉献帝一个谥号,叫做“孝愍皇帝”。之后大臣们就开始传播谣言,说是各处都出现了祥瑞的征兆,然后众大臣开始劝进。刘备先是扭捏作态,诸葛亮又来更进一步的,“联合”几位朝臣一起上书说:“曹丕篡弑,湮灭汉室,劫迫忠良,酷烈无道。人鬼忿毒,咸思刘氏。今上无天子,海内惶惶,靡所式仰。群臣前后上书者八百余人,咸称述祥瑞”,说是图谶也符合,又有黄龙出现了……

自己想称帝就称帝呗,干嘛非要诬陷曹丕杀了汉献帝呢?太不光明磊落了。曹丕称帝,为什么东吴没有“传闻”曹魏杀了汉献帝,单单西蜀才有这样的“传闻”?谁传的,让谁闻?蒙蔽愚民百姓而已。还群臣上书劝进者,“前后八百人”,就是八万人,还不都是你们自己的人,诸葛亮一个行政命令下来,谁敢不上书?那不等于找死!明摆着,都是诸葛亮替刘备玩的把戏!

既然说是汉献帝被曹丕杀死了,你又是汉室宗亲,受过献帝封赏,还在血书衣带诏上签过字,画过押,那就赶紧“衣墨临敌”,誓死报仇,兴师讨逆呀!可是西蜀并没有因此向曹魏发射一枪一弹,甚至连个讨伐的檄文都没有发布,就着急忙慌地自己登基做了皇帝。造谣说汉献帝已被曹丕杀死的目的,原来只是为了自己当皇帝,要不然人家会议论:“汉朝的皇帝还在,你这位以复兴汉室为己任的汉室宗亲,怎么自己当起皇帝来了?”刘备、诸葛亮们在四川造谣说汉献帝已被杀死,其实也只是为自己登基称帝这个合理的借口和理由而已。这也是名,这个名非常重要,可以带来能让自己当皇帝的大利。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却没有获得当皇帝的大利;刘备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却获得了当皇帝的大利。如此看来,袁绍接受淳于琼的说法,不仅不是愚蠢,而且还在刘备身上得到了验证。刘备没有得到挟持天子的机会,但也没有受到挟持天子所受到的压抑,更没有担待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责任,尤其没有承受由此带来的凶险和咒骂。

这位聪明绝顶的刘皇叔,在登基之后,根本没有想到去替汉献帝报仇,却把兵锋直接指向了东吴,去为自己的结义兄弟关羽报仇去了。咱们得佩服刘皇叔的义气,够朋友!但是国家兴亡事大,还是个人恩怨事大?窃国大盗和个人的仇敌,两者到底孰轻孰重?要是普通江湖中人,刘备的做法自有无限的可取之处,但刘备是汉室宗亲,又一直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他的这种做法,除了无知和不负责任的人以外,没有人会认为是正当的,更不要说正义了。

相比刘备在蜀中急急称帝,江东的孙权,却一直到229年才正式称帝,比刘备晚了八年。

【作者简介】

王立新,思想史学者、深圳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博士导师。黑龙江省青冈县人,出生于科尔沁东草原上的吉林省通榆县。

长期从事中国古典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著有《胡宏》《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王立新讲<论语>》《船山大传》《理学开山周敦颐》《从胡文定到王船山》《大宋真天子》《思想引领人生》《建宋——赵匡胤的奋斗》等著作,发表各类文章近千篇。

先后于湖南教育电视台湖湘讲堂、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凤凰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台湾教育广播电台、衡阳石鼓书院大讲堂、《天津日报》“超阅大讲堂”等视、音、纸、网类媒体,北京大学、佛光大学等两岸数十所大专院校,深圳市图书馆、广西省新华书店等数十家省、市、县图书馆及书店,新竹鹅湖书院、台中元亨书院、南岳衡书房等民间机构,讲说中国哲学、历史、文化数百场。

*原标题: “挟天子”的时限与后来的安置问题

*本文为凤凰网国学王立新教授专栏“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九。未经授权,请勿擅自转载。

【附:“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一:为什么只有大恶人才敢砸碎腐朽王朝?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二:制造汉末之乱的都是些什么人?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三:马超是替父报仇还是陷父于死地?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四:袁术为何不承认袁绍是自己的亲兄弟?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五:曹操和刘备为何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六:三国时期的孙氏与司马氏是怎样的统治者?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七:什么叫“挟天子以令诸侯”?

“王立新说史·三国时代”系列之八:什么样的人具备挟天子的资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